天天看點

1876年63歲左宗棠力排衆議,堅決收複新疆,一位偉大且了不起的人

作者:丙潤老師

左宗棠是多麼了不起的人!

作為一位曆史研究學者,我就把這句話放在這兒,清朝末期所有有名有姓的人物當中,左宗棠原則上來說會排在前5位,甚至排在前三位。

每一次讀清朝的曆史書籍的時候,我都不止一次地感慨,如果沒有左宗棠當初的壯舉,可能我們現在去新疆内蒙甚至是甘肅甯夏等地旅遊的時候,就是一場跨國旅遊了。

左宗棠的偉大之處在于所有的人都不支援他,不信任他,給他使絆子,告訴他這樣做沒有前途,整個帝國都會拖到後腿的情況之下,他仍然做出了最偉大的決策。

1876年63歲左宗棠力排衆議,堅決收複新疆,一位偉大且了不起的人
如果今天你正好有時間,我也正好有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左宗棠的偉大之處。

第1點:1874年的那一場辯論

朝廷是要辯論的,為什麼要辯論?因為要花錢,要出很多的銀子,而左宗棠義正言辭地告訴所有的人,必須立刻馬上收複新疆。

此時有三個方面的視角來判斷這件事情。

我們先來從左宗棠的角度出發看一下,如果新疆不舒服,那麼川陝等地的清朝部隊就必須長期駐紮,以防止英國、沙俄等這些資本主義國家的入侵。

1876年63歲左宗棠力排衆議,堅決收複新疆,一位偉大且了不起的人

更重要的是,一旦失去了新疆的天然屏障,那麼大清朝就徹底危險了,幾乎是頃刻之間就能處在土崩瓦解的狀态。

而同時另一位人物李鴻章,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李鴻章認為,如果把大部分的力氣用在收複新疆這塊地方,那麼整個清朝的海防任務就算是徹底的功虧一篑。

最終導緻的結果是沿海地區源源不斷地遭受敵人的侵擾,更重要的是沿海地區有錢,能提供大量的稅賦,不能顧此失彼。

同時朝廷方向也有話要說,不管你們怎麼搞,我就是沒有錢,我還得把錢省出來給慈禧老太後過生日呢。

1876年63歲左宗棠力排衆議,堅決收複新疆,一位偉大且了不起的人

如果不要錢也能夠把這件事情辦好了,怎麼辦都行,但如果要錢,不好意思,還真不行。

除了這三方勢力在角逐之外,還有一部分勢力,那就是國外的勢力。

包括英國沙俄等資本主義國家,非常垂涎于新疆大片土地。而且一旦拿下新疆,就是掌控清朝的第1步,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是以英國也好沙俄也好,都在暗中巴結一個人物,那個人叫阿古柏。

但是這個時候還輪不到阿古柏登場,畢竟左宗棠能不能出兵都是個問題。

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

左宗棠把這句話算是說明白了,如果現在放棄新疆,接下來要放棄什麼?

是不是要放棄内蒙?放棄甘肅?放棄陝西?那再之後呢?大清朝還有什麼可以放棄的地方嗎?

外面的那些敵人可都是得寸進尺之徒,是無賴之徒。

第2點:一場艱難的戰争

在具體講這場戰争之前,我們不得不仔細複盤一下這場辯論。

實際上這場辯論很複雜很詭異,甚至觸及到了朝廷當中不同勢力的利益配置設定。

但我們隻能說左宗棠是好樣的,為了收複新疆他連臉都不要了,得罪了整個朝堂上可不止一半的人。

1876年63歲左宗棠力排衆議,堅決收複新疆,一位偉大且了不起的人

是以我們總是在稱呼一個人偉大、一個人是民族英雄,往往需要判定一下,他在面對這個抉擇的時候,究竟付出了多麼大的努力。

而當時的左宗棠完全可以不管這件事情,安安心心的當朝廷當中的衆臣,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喝什麼喝什麼,但是左宗棠沒有這樣,他以天下為己任。

對上說服了皇帝,對下說服了這些臣子們,左宗棠就開始準備自己的戰略戰術。

每次讀到曆史書籍,尤其是中學的曆史書籍時,我們總能讀到這一句話:緩進急戰。

但是不會真的有人認為這是左宗棠定出來的最為優秀的戰略戰術吧?

如果我說這是一個無奈之舉呢,為什麼這場戰争打得如此迅猛?

因為整個清朝根本沒有給左宗棠太多的幫助。

左宗棠唯一拿到的也無非就是朝廷給的那點銀子以及自己對外的貸款。

整個大清朝已經國庫空虛了,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之内擊敗敵人的話,那麼這一場消耗戰,以左宗棠的狀态根本打不下來。

是以緩進急戰并不是左宗棠提出來的優秀戰術,而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而且必須得走好,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進行行軍作戰之前,左宗棠早已經未雨綢缪地建立了蘭州制造局。

1876年63歲左宗棠力排衆議,堅決收複新疆,一位偉大且了不起的人

蘭州制造局不同于其他地方,這個地方在當時是加大力度為左宗棠及其部隊制造大槍大炮的。

因為當時的阿古柏對上有沙俄的支援,對下又有英國人的支援,而且這兩股勢力幾乎是拼了命地支援阿古柏。

因為阿古柏很有可能成為新疆的代理人,是以阿古柏的武裝力量也幾乎是武裝到了牙齒。

而左宗棠這邊也不能太過示弱,如果再拿着大砍刀往前跑的話,可能根本傷不了敵人分毫。

是以蘭州制造局自此刻開始就已經改變了功能,進行一次系統性的更新。

而且左宗棠為了保證品質,從全國調派到各種人才,隻要你會制作大槍大炮,有娴熟的技能,馬上來蘭州制造局。

除此之外,本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抉擇,左宗棠還指令沿途的人興修當地的水利,盡最大可能去收集更多的糧食。

而這些糧食在後期左宗棠收複新疆時,起到了無法言喻的作用。

至于籌措的軍費我們就不多講了,因為籌措經費涉及到了另一個人物,清朝的第1首富,同時也觸及到了諸多國外的利益。

而左宗棠正在下一盤大棋,如果接下來有時間,我會單獨把左宗棠籌措軍費這一章節拿出來擺在台面上來講,這裡面的複雜程度幾乎可以拍一個電視連續劇了。

1876年63歲左宗棠力排衆議,堅決收複新疆,一位偉大且了不起的人

左宗棠當時的戰略戰術從南到北,是以我們會發現最開始收複的那個地方叫南疆。

隻不過有了成績之後,左宗棠并沒有驕傲自滿,恰恰相反的是,他進行了新一輪的談判。

這場談判是伊犁的談判。

隻不過這場談判幾乎是一邊倒的狀态,沙俄憑借着自己強大的綜合實力,對清朝進行步步壓迫,而最終真正談判竟然割讓了大片土地。

左宗棠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異常生氣,開什麼玩笑,都打了這麼長時間了,你現在要把土地給人家,那這場戰争不就白打了嗎?

于是我們在曆史課本上,在民間傳說的故事中,在我們看到的電視劇上,在我們能了解到的一切曆史資訊當中,有了這樣的一個形象,一個白胡子老頭,為了整個帝國的尊嚴,為了整個帝國的疆土進行了殊死一搏。

而此次奮鬥之前還給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口棺材,要麼我死在這口棺材裡面,要麼你把我的土地還給我。

都說弱國無外交,那我也隻能以死相搏。

在之後的事情不多講了,這件事情的整體處理結果隻能說是說得過去,但并不是太過滿意。

為什麼呢?

不是太過滿意,絕對不是不滿意左宗棠的處理結果,而是不滿意清朝的懦弱腐朽,以及極端無能。

是以欲知後事如何,我隻能說,你去查史料去吧,畢竟我們這篇文章隻講左宗棠一個人物。

之前有人說過,李鴻章要比左宗棠優秀上10倍百倍甚至千倍,張之洞要比左宗棠優秀上10倍百倍甚至千倍。

1876年63歲左宗棠力排衆議,堅決收複新疆,一位偉大且了不起的人

但是從我所認知的曆史狀态來看,好像并不是這個樣子。

左宗棠要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優秀,因為他做了一件别人不敢做,且極有可能引火燒身的事情。

從當時的狀态來看,左宗棠可不是在和沙俄做對抗,也不是和英帝國在做對抗。

他除了對抗當時兩個世界頂級的資本主義國家之外,還在對抗其他一些東西。

其一是懦弱腐朽且無能的清朝,其二是滿朝的文武大臣以及某些暗中的勾當,其三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阿古柏。

而左宗棠在面對這些的時候,并沒有退縮,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強硬,挽留着清帝國最後的尊嚴。

是以從曆史的角度出發,左宗棠的這一行為足以名垂青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