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作者:史論

人們常說,成功靠的是99%的汗水與1%的天賦。這句話激勵了無數人努力上進,但也有人始終相信先天的智慧是普通人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其實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依然離不開辛勤的汗水與無數的努力。

在上海,有一位00後天才少女,一舉解決了世界性的數學難題,蟬聯“最年輕科學家”。網絡上,“少年強則國強”“大神,請收下我的膝蓋”“可千萬别讓我媽看到”等等驚羨贊歎之詞不斷湧現。

面對鋪天蓋地的采訪邀約,甚至是央視的專題采訪邀請,這位小小的科學家與她父母卻婉言謝絕了。問其原因,15歲的談方琳說:媽媽從小就教誨我不要為名利所束縛。這個家庭始終希望他們的女兒能夠潛心學習,戒驕戒躁,隻專注于自己的研究,淡泊名利。

也許這正是當今這個流量時代,無數追求着曝光與成名的年輕人們所缺失的精神底色。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天生之才】

2020年10月,上海臨港滴水湖畔,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大會(World Laureates Forum)如期舉辦。每年十月底,大會都會邀請一批諾貝爾獎、圖靈獎、沃爾夫獎等全球頂尖科學家獎項的得主前往參加,而被媒體譽為“世界最強大腦”的武林大會。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這次大會共有44位曆屆諾貝爾獎得主與21位其他頂尖科學獎項獲得者的科學界大腕大咖們參加,中國也挑選出最為頂尖優異的一百位優秀科學家與中國兩院院士共同參與探讨全球未來科學發展的創新思維和偉大宏圖。

而這些與會者中,最為特殊的一位,是年近15歲的00後高一女生,她就是來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談方琳,她是本次大會最年輕的參與者。

整齊的套裝,幹淨的馬尾,這位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高一女生坐在大咖雲集的會場一角。與青年科學家們寫滿睿智與從容的臉龐不同,15歲少女充滿稚氣的臉蛋上英姿勃發,帶着一絲小小的緊張,卻并不怯懦。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談方琳2004年出生在上海的一個進階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她的父親執教于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經常在家研究各種數學公式,談方琳從小便耳濡目染,對數學的世界充滿興趣。

跟大多數家長不同,談方琳的父母在對她的教育上,沒有采取讓她從小嘗試不同興趣和學科的“雨露均沾”的政策,而是抓住她的特長和興趣點全力支援和培養。小談方琳的父母堅信:興趣和意識才是驅使學習的原動力。

與很多天性貪玩的孩子不同,談方琳似乎天生就更偏愛學習。家裡的學習氛圍本就十分濃厚,喜歡跟着父親一起鑽研數學的談方琳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之下,更是讓自己的數學天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父親看到女兒不但擁有極高的天資,并且還酷愛思考和鑽研,感到十分欣慰,也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予指導和幫助。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談方琳成為了學校裡的數學神童。

談方琳的父親本以為自己可以一直在女兒的數學之路上做一盞引導的明燈,盡情解答孩子的一切疑問,他們一起在數學的海洋的探索與暢談,談方琳富有邏輯性和想象力的推導方式常常令父親驚歎不已。

到了初一時,父親發現,自己竟然已經很難輕松與女兒探讨“數學理論”方面的話題。一次偶然的機會,談方琳閱讀了數論方面的書籍,立刻為之深深着迷,而這已經超出了父親的研究領域。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才華更是不可辜負。盡管女兒感興趣的領域已經超出了自己熟悉的範圍,父親還是非常支援談方琳的研究,并且通過自己的學術資源,幫她引薦了一位數論領域的教授,指導她繼續深入鑽研。

談方琳對于新知識的掌握能力遠超旁人,在同齡的孩子們都在為了考試分數瘋狂刷題時,她卻從來不需要這種額外的補課。

出于興趣,談方琳也參加了好幾個數學競賽教育訓練班,但卻從來不報名參加任何數學競賽。她認為那些用來參加競賽的時間不如花在消化吸收新的知識上,而所謂的獎勵,對她而言隻是一種虛無缥缈的東西,遠遠沒有學到新知識實在。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不過對于數學的狂熱癡迷,也不出意外的導緻了談方琳的偏科。面對自己不夠理想的期末考試成績,她感到了氣惱和後悔。然而,對于害怕受到批評而不敢進家門的女兒,談方琳的父母卻絲毫沒有訓斥,反倒是給予了安慰,希望她吸取教訓,再接再厲。

正是因為父母的态度,談方琳才沒有因為這一次考試的失利而自暴自棄,影響學習的幹勁。在爸爸媽媽的了解和鼓勵下,她很快就走出陰霾,立刻抱着飽滿的熱情繼續投入到了學習中,甚至學習的熱情隻增不減。

開明的家風與睿智的父母給了談方琳最好的支柱與後盾,在父母的全力支援和鼓勵下,談方琳更加努力的鑽研數學。在她國中的時候,已經開始參與到了世界性的研究課題中,這個課題名為“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自從1202年,這個數學課題被提出後,便一直困擾着全世界的數學界,是一個十分棘手的難題。對于一個僅僅十來歲的國中女生而言,盡管是公認的“天才”“神童”,這也絕對不是什麼信手拈來的輕松事。

談方琳在導師的建議下,開始閱讀《美國數學月刊》,這種外國文獻裡除了涉及大量最為專業的學術理論外,還有無數讓人滿頭霧水的專業單詞。但是這些讓人望而卻步的閱讀難度,在談方琳這裡似乎都不是什麼難事。

很快,談方琳就在學術期刊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投入了大量時間,廢寝忘食的研究。無數的演算稿紙和許多個絞盡腦汁的夜晚,終于在一次次的靈感乍現與循環往複中,談方琳給出了無數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答案。

而研究課題圓滿結束時,談方琳僅僅才國中三年級。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世界之巅的橄榄枝】

很快,談方琳就憑借她的研究成果獲得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的一等獎和主席獎,在整個科學界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她成為了科學家冉冉升起的新星。

談方琳對于獲獎與名氣并沒有太大的興趣,更沒有是以而驕傲自滿,她依然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在進一步的研究裡。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談方琳經過半年的時間,研究出了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内在聯系,這在數學史上屬于首次。不僅如此,她還順利拿下了貝祖數最佳上界與下界的估計問題,并改進了波蘭數學家蘭金教授(Rankin)數年前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相對不夠完善的估計式。

這下,談方琳在整個數學界更是聲名大噪,一個年僅14歲的少女解決了原作者苦苦思考5年都未曾解決的難題,蘭金教授本人也對這位科學界的小小新星充滿了好奇,想要看看她聰明的小腦袋到底是怎樣思考出這些問題的。

不止蘭金教授,随着談方琳的名氣與日俱增,越來越多功成名就的學術大佬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這位小女生。沒多久,談方琳就很有幸地與赫赫有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弗郎克.維爾澤克(Frank Wilczek)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交流。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弗郎克教授對我說,在研究中保持着對科學的好奇與興趣是很重要的事,以此同時,還需要有面對科學難題時的勇敢無畏。”談方琳對此深表認同,她認為與這些大科學家的面對面交流更加激發了自己對于科學研究的熱情。

一時間,談方琳風頭無兩。

2020年,因為談方琳課題的巨大成功,“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大會”向她發出了邀請函。此次論壇大會與往屆不同的是,邀請了許多不滿20歲的青少年科學界一同前往參與探讨。但即便如此,談方琳依舊是全場最年輕的一位受邀者。

此前,談方琳也曾經參加過這個學術會議,隻不過是跟随者身為數學家的父親一起,僅僅作為旁觀的聽衆。而這一次,她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科學家會議的邀請嘉賓。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雖然父親對此十分驕傲,但談方琳本人卻有些猶豫。一來,參加學術會議所花費的時間多少會影響到自己的日常學業,再者,身為一個年僅15歲的小女生,即将面對那麼多黃頭發高鼻梁的外國科學家們,談方琳還是感到了拘謹和緊張。

思來想去,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談方琳也覺得能有機會向這麼多科學界的泰鬥級人物學習與提問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在家人導師的鼓勵之下,她調整好自己小小的緊張與學習安排,并平衡好學業與參加會議的時間後,參加了這次大會。

會上展示的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與會人員也都是學術界的一座座“高山”。一個剛剛升上高中一年級的15年女生,坐在科學界大會的會場裡,談方琳感覺十分的激動,也克制不住的緊張。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坐在談方琳身邊的是傑羅.麥森伯克(Gero Miesenbock),這位和藹的白發老人正是世界光遺傳學創始人。面對身邊這位重量級泰鬥,談方琳略帶緊張的請教“請問您認為做研究課題的人最重要的三個品質是什麼?”

傑羅教授親切的回答“對于一個科學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訣竅就是三個‘不’,也就是面對研究時難免遇到的各種難題和失敗時不氣餒、不松懈、不喪失自信,要學會随時調整好心态重新開始。”

随着談話的進行,談方琳還見到了一直對她充滿好奇的蘭金教授。正是談方琳對蘭金教授發表在期刊上的文章進行了改進,才擁有了今天的研究成果。經過愉快的交流,他們驚喜的發現,原來這項成果是基于兩人間的互相成就。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這些與前輩們的探讨交流使得談方琳大獲啟發,她明白了研究科學的道路總是荊棘叢生,而面對所有的難題,她需要做到的就是披荊斬棘,永不氣餒。

面對蜂擁而來的采訪記者,談方琳并沒有被潮水般湧來的稱贊與掌聲沖昏頭腦,而是始終謹記着父母的教誨,并不願意過多的曝光與接受采訪。面對記者的鏡頭,她帶着一絲調皮地笑着比出一個“噓”的手勢說:小心别讓媽媽看到。

直到2021年,這位年輕的小科學家也依舊謝絕一切媒體的專訪,一心關上門沉浸在數學的王國中,一磚一瓦的建造着探索與研究的城堡。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她的身邊人提起,談方琳常常說,堅持做各種數學上的研究帶來的滿足感,就像買新玩具和吃麥當勞一樣開心。舉世聞名後的她依舊跟在數論導師身後,積極的參與着各種新的研究課題。

她把下課後逛街吃零食打遊戲的時間都花在了解決繁瑣複雜的數學課題上,即便被同學們稱為享譽世界的數學天才,她也始終認為現在的自己還遠遠不夠。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談方琳總在不斷挑戰着數學前輩們頭疼的各項研究。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現如今2022年,談方琳依然不太願意花費時間參加各種數學競賽。她更喜歡呆在書架旁,沉浸在各種數論書籍的知識海洋中。在同學們還在研究相對初級的數學公式與理論時,她已經可以靠着自己别出心裁的算法與構想獲得最前沿數學家的贊賞與指導,甚至研究公事。

即使已經小有名氣,甚至在整個學術界中有了一席立足之地,談方琳卻始終不忘初心。她現在是“中學生英才計劃”中的一員,繼續為自己的學術研究,乃至國家的科研計劃付出不斷的努力,并從中獲得巨大的滿足與快樂。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結語】

有人問她,怎麼看待現在年輕人間普遍流行的“追星”行為。談方琳表示,一些同齡人的追星行為是她并不太能了解的,她認為這是一些毫無意義并且浪費時間的事情,“如果我要追星,追的也是科學巨星”談方琳常常這麼說。

如果空有天賦而不付出努力,想必即便是談方琳,也很快會在昙花一現之後泯然衆人矣。正是她這些從不被外界聲音與風向影響的态度,才能夠潛下心安心追求自己喜歡的科學研究,堅持下去并取得不俗的成就。

縱使古人雲“嚴師出高徒”,但成就談方琳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她開明且清醒的父母。鼓勵孩子追求興趣的先進教育理念,以及不要迷戀外界追捧的“家訓”,都讓這位年輕的少女始終保持着學習的激情和理智的頭腦,相信在自身的努力與家庭氛圍的支援下,談方琳未來可期。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采訪,别讓我媽看到

參考資料:

“科學女孩”談方琳:被世界認可的少年天才科學家,by 韓曉蓉,現代青年

談方琳:愛數學的15歲科學家,by 董晴,課堂内外

新偶像談方琳婉拒專訪發人深省,by 肖竹,作文與考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