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笪志剛:“韓流”持續熱的背後是久久為功

作者:東北亞研究學者笪志剛
笪志剛:“韓流”持續熱的背後是久久為功

南韓文化産業振興院最近公布的估算資料顯示,2021年南韓文化内容出口額有望達到115億美元,将比2020年增加7%,較之5年前更是大增92%。有日本媒體以“韓流勢頭壓倒日流,出口額5年翻番”為題進行報道,這當中自然有面對“韓流”迅猛勢頭的某種危機感,但也不無對“韓流”持續創新舉措叫好的成分。“韓流”在全球攻城拔寨,表明南韓文化輸出的影響力不僅在亞洲甚至在世界範圍都開始超越日本,日本潛心打造的“酷日本”戰略在與“韓流”的火拼中頹勢漸顯。

笪志剛:“韓流”持續熱的背後是久久為功

“韓流”銳意進取攪動世界新一輪文化競争,南韓文化産業幾乎全線出擊,尤其是碾壓文化産業曾在亞洲擁有強大影響力的日本,不僅在傳統的電視劇、電影等領域保持優勢,還在日本把持多年的動漫、化妝、時裝和音樂等領域後來居上,這些都催人思考,為何文化市場規模不大的南韓能在全球市場站穩腳跟,為何文化領域相對單一的“韓流”近年卻能不斷拓展新天地,拉動電遊、食品、農業等其他行業突飛猛進。三大因素或可解釋“韓流”目前階段在全球此起彼伏的一些成因。

笪志剛:“韓流”持續熱的背後是久久為功

一是銜接有序的國家戰略持續發力。将文化産業發展納入國家戰略層面予以推進,無疑是“韓流”能夠後來居上并持續領跑的關鍵因素。1998年,為了幫助擺脫亞洲金融危機,南韓時任總統金大中提出将文化産業發展确立為21世紀支柱産業的“文化立國”戰略,開始推動通過文化輸出提振經濟的軟實力塑造。到了文在寅政府時期,南韓文化産業擴張預算占比已經高達20%,文化産業也被不斷用于服務國家外交。

20多年來,盡管政府周期性更疊,但南韓咬定文化産業不放松,緊盯文化軟實力放長線,主打文化輸出創新牌,實作了文化振興方向不變調的“一個頻道幹到底”。文化産業領域基本實作了戰略銜接、戰術延續,政策多元、招數多樣以及官民一體、創新不斷。

二是“官、産、學、研、用”攜手出擊各司其職。在通過國家預算支援“韓流”做大做強的過程中,南韓政府文化管理部門以及駐外的文化傳播機構、文創企業和智庫機構等,都從不同視角提出戰略建議,強化協作。“韓流”影響持續擴大刺激購買欲望,國際閱聽人在購買消費後好感度增加,反過來又驅動其他行業漸次飛躍,南韓文化産業領域的企業及出口商依托這樣的“一條龍戰略”既互相協作又共同受益。

南韓媒體不久前報道說,南韓2021年農水産食品出口有望突破100億美元。相關分析特别指出,泡菜和人參等受“韓流”刺激而出口增加的食品,對帶動農業出口起到積極作用。這驗證了“官、産、學、研、用”攜手進行全球化出擊的集體獲益模式,也表明“韓流”從主打文化概念和娛樂元素向綜合概念和多元元素變身,不僅帶動電子遊戲、電子産品乃至汽車消費,還對南韓農業等其他領域産品起到推銷作用。

笪志剛:“韓流”持續熱的背後是久久為功

三是融入國際化元素的多元價值觀。為規避本國文化市場相對狹小、模式單一的劣勢,南韓近年來越來越将“韓流”主攻方向瞄準海外市場,并從尊重多元價值觀、滿足世界不同地區閱聽人文化消費需求、适應全球範圍内的新生代口味創新、吸引各國人士和企業參與“韓流”合作等方面,摸索“世界的才是南韓的”逆襲路徑。

通過吸納外籍就業與“韓流”交流,南韓文化産業在本土化基礎上融入國際多元色彩,使得“韓流”粉絲近年來從東亞到北美、從歐洲到中東、從南亞到非洲不斷擴充,甚至在争奪堪稱“哈日”大學營的東盟地區時也屢出奇招。熱播劇《鱿魚遊戲》獲得國際關注,防彈少年團火爆全球,影片《寄生蟲》《米納裡》在國際影展上摘金奪銀,都從不同角度驗證了“韓流”追求國際化所取得的成效。在文化軟實力的區域化實踐、全球化創新和企業化效益上,“韓流”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嘗試。(作者是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

笪志剛:“韓流”持續熱的背後是久久為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