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把一個長相和藹可親的老太太,跟騙子聯系在一起?
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個叫劉洪斌的老太太,還真就是這麼一個:大騙子!
甚至連“劉洪斌”這個名字也不能保證就是真實的。
這個老太太,用三年的時間,遊走在各大衛視的養生節目中,用九種不同的身份,瘋狂斂财80億。

被網友們戲稱為:中國“最忙神醫”,“四大神醫之首”,“虛假醫藥廣告表演藝術家”
那她真實的身份究竟是什麼?
又是如何詐騙如此巨額的金錢的呢?
劉洪斌“出道”前,隻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勞工
2010年,那時的劉洪斌剛剛退休。
雖然忙碌了大半輩子,但她也沒想過在家裡享享清福,種種花、逗逗鳥。
可能因為她天生能說會道,性格又不太安分,是以她準備在退休後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和其他退休老人相比,劉洪斌的想法實在過于大膽。
她竟然選擇了年輕人才會選擇的表演行業。
有傳言說,她在年輕時候就有一個演員夢,雖然不知是真是假。
但這一次,已經退休的劉洪斌決定進軍“演藝圈”
不知,劉洪斌是真的想賺些外快養家,還是想趁此機會出一把風頭。
總之,她跑了不少劇組,做了很多龍套,角色。
雖然隻是演一些小角色,但劉洪斌演起戲來卻很認真。
是以,她總能接到通告。
而且每次參演,她都打起12分的精神,在片場也能很快地進入角色,演技也日益精進!
劉洪波的孩子,最開始對母親喜歡演戲這件事,總覺得有點奇怪。
但看在老人十分堅持,也沒有過多幹涉母親拍戲的事。
2015年,生活節奏開始變快,網際網路時代到來。
但老年人對新鮮事物,并不太能快速地适應,上手。
這時,電視購物開始悄悄崛起,不比操作複雜的手機跟電腦,老年人們更傾向于在電視上,聽聽講座,購買商品。
對于老年群體來說,這也更容易些。
并且,有電視台做平台,老人們也更加放心。
這一時期的老人們,在良好的國情下,開始慢慢地注重養生。
是以,養生節目也逐漸在各大衛視上檔,各種各樣的保健品,在市場上繁榮起來。
另一邊
劉洪斌正在一個小劇組裡當群衆演員。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到了一個邀請。
此次邀請是一個劇組發來的,劇組邀請劉宏斌來拍攝廣告,并在廣告中對産品進行講解。
也正是這一次,劉洪斌第一次以女主角的形象出現在鏡頭面前。
面對如此不可多得的機會,劉洪斌感覺就像是被天上掉的餡餅給砸中了一樣。
她沒多思考,就同意了。
劉洪斌在鏡頭前表現十分良好,不僅演技精湛,而且對節奏的把握也恰到好處。
這一次的拍攝,成功地提升了産品的銷量。
可想而知,這次的廣告費用也自然很優厚,廣告商甚至還希望劉洪斌接下來能繼續合作拍攝。
劉洪斌慈祥溫柔的眼神,滿頭的白發,讓觀衆對她說的話深信不疑。
在接下來的拍攝中,導演首先讓劉洪斌以權威專家的身份出現。
接下來再讓她,列舉一些自己醫治好的成功案例。
包括各種疑難雜症,怎樣妙手回春的,讓劉洪斌進行大量的描述。
接着還會找一些演員來客串患者。
讓他們講述被病痛折磨的過程。
表達因為吃了節目中宣傳的“神藥”,病痛如何全部消失康複的案例。
營造出一種,原先在大醫院都治不好的絕症,被“劉神醫”所代言的産品給治好了的假象。
這些“病人”還要在節目中,大肆表達對劉洪斌的感激之情。
整個拍攝過程一氣呵成,完美至極。
這則廣告當時在電視上一經釋出,反響特别好,該保健品的銷量也逐日上升。
廣告商也沒有想到,這樣的創意和安排竟然能起到這麼大的效果。
于是,看着眼前的劉洪斌。
他們認為,這就是未來保健品最合适的代言人。
接着,廣告公司對劉洪斌進行了更為專業的形象打造
從此,劉洪斌被正式包裝成了“神醫”
劉洪斌通過一系列專業打造,僞裝成各大醫院專家的身份推銷各種産品。
也正式以“神醫”的身份開始自己的行騙之路。
最開始,劉洪斌也擔心過自己的行為是否違法。
她甚至猶豫過,這些所謂的“藥”會不會對那些老人的身體産生危害。
但賺錢的欲望,猶如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就再也合不上了。
而背後的廣告商,隻想看到産品銷售額增長,賺大把大把的鈔票。
他們開始逐漸迷失自我。
眼中也隻剩下了賺錢,根本沒有考慮過産品的合法性和那些老人們的身體安危?
随着劉洪斌在廣告事業上的“大放異彩”,廣告公司又開始對外宣傳劉洪斌的形象。
他們将劉洪斌的形象,資訊,表演天賦介紹給了一些地方電視台。
果然,電視台在看到劉洪斌高超的演技和産品的銷售額之後,也對劉洪斌産生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對她發出了邀請。
金錢才是最大的動力
這時的劉洪波,台詞越說越流利,演技越來越高超。
她已經在“神醫”的身份中不能自拔。
為了賺取更多的錢,廣告商決定将劉洪斌和産品推銷的範圍擴大。
他們準備讓劉洪斌上電視參加訪談節目。
第一次她在蒙古台出場時,以“蒙醫第五代傳人”的身份在廣大觀衆們的視線中出現。
當時她還在鏡頭中帶上了方方的小眼鏡,顯得很有學問。
而且為了配合“蒙醫傳人”的身份,還專門給她定制了一套道地的蒙式長袍。
在拍攝中,她的台詞和演技爐火純青,在表現也分外真切。
讓在場的所有嘉賓,包括電視前的觀衆都深信不疑。
可是誰也沒想到,她整場的侃侃而談都是私下備好的劇本,節目上站出來的患者,也都是請的演員。
而劉洪斌的表演,也有她自己獨特的風格。
為了讓觀衆深信不疑,她格外仔細地将自己“專家”的身份和具體行醫的生涯,描述得繪聲繪色。
談到動情之處,還常常讓台下的觀衆潸然不已。
正是這樣一位有學識、有溫情、有醫術的“專家”,很快就擁有了一大批忠實的老年粉絲,甚至有些人更把劉洪斌視為“當代華佗”。
這也正是廣告商想要達到的目的。
老人們的心,總是柔軟的,老年人的心,總是寂寞的。
他們承受不住劉洪斌煽情的叙述,在情感的驅使下,許多老人們花費大量的金錢買了這些所謂的“神藥”。
他們認為這樣權威的專家一定不會騙人,電視台也不會騙人。
他們内心對健康的向往,讓他們對這位“神醫”的說辭深信不疑。
慢慢地,劉洪斌愈發自信了。
她認為她完全可以應付這樣的電視推銷,她的野心越來越大。
于是,劉洪斌開始以多個身份參加電視節目,推銷保健品。
僅僅三年時間,就分别以“北大教授”,“苗醫傳人”和“中醫專家”等多個不同的身份在電視上大肆宣傳。
劉洪斌假借這些身份推銷過:心腦丸,助眠晚餐,活骨散等産品。她聲稱這些藥都有立竿見影的成效。
劉洪斌一時間以多種身份出現在電視節目上,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懷疑。
索性,劉宏斌和他的廣告團隊開始在全國各地進行宣傳。
他們不僅僅在電視上有所宣傳,也進行實地演講,跑遍了大半個中國。
在如此大範圍的宣傳下,劉洪斌“神醫”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甚至有時,她自己都會忘了自己原來是誰?
她自己就是神醫再世!
其實劉洪斌的行騙話術并不高超,很多年輕人如果看過她的節目,應該都能快速反應過來。
那些買他産品的老人們的兒女,也都知道劉洪斌,和她背後團隊真實目的。
但老話說,人越老越固執。
他們堅信劉宏斌的身份,堅信那些“神藥”的功效。
他們也總是無視兒女的勸阻,反而責怪子女們不孝順。
其中,一些老人的子女還找到劉洪斌的幕後廣告商讨說法,但此時他們早已卷錢走人。
反過來,劉洪斌又頻頻更換身份,繼續活躍在各大節目中。
劉洪斌和她幕後的團隊,為了讓老人們大量且持續的買他們推銷的産品,首先,他們宣傳藥品是“中成藥”,因為見效慢副作用小,是以需要一次性買好幾箱。
并且還會推出相應的折扣活動和贈品活動,引發老年人大量的購買。
他們抓住老年人勤儉節約的習慣,用折扣和贈品拴住他們的消費群體,刺激購買欲望。
其實他們贈送的折扣和禮品,也都是哄騙的手段,隻是他們瘋狂斂财的手段罷了。
這些所謂的“藥”。
雖然不會對老年人的身體造成直接的損害,但是也不會有任何的好處,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讓劉洪斌和她的團隊,賺到更多的錢。
2016年,大陸廣電總局釋出了《有關養生類節目和醫藥廣告播出管理》的通知,保護廣大老年群體的權益,提高他們的防範意識。
但很多老人們依然相信“劉神醫”的話。
而這則通知,也并沒有讓這些違法團隊有所收斂。
他們來到偏遠的農村繼續兜售假藥。
伴随着防騙,防詐宣傳力度的增長,劉宏斌“專家”“神醫”的身份終于開始被媒體們所質疑。
他們總感覺劉洪斌背後總有一個巨大的秘密。
果然,經過一年的調查驗證,證明劉宏斌和其團夥售賣的“藥品”統統是三無産品,他們的行為是徹底的招搖撞騙。
劉洪斌被警方帶走,正式進行調查。
結果挖出,劉洪斌這些年在電視節目上,九個專家的身份,全部都是編造的。
而她的真實身份隻是一個退休勞工,一個演員。
身份是假的,自述是劇本,連病人也是客串的。
她推銷的所謂“神藥”也沒有任何的相關标志,就連上面的電話也是虛構的!
至此,劉洪斌與她背後團隊的詐騙行為被揭露!
他們騙取了大量的老人,涉案金額達到八十億之多。
很多老年人,甚至積攢了一輩子的财産,大半都被他們輕而易舉地騙入囊中。
不久,劉洪斌背後的相關負責人也全部被依法逮捕,而作為主演的她,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與其合作過的企業也将面臨高額的罰款。
其實,在筆者看來。
劉洪斌能用“神醫”的身份,輕而易舉的欺騙到這麼多老年人,也反映出了另一個社會現象。
其實,很多老年人内心是孤獨的。
他們嘴上常說:老了,終究要入土了,現在什麼也不在乎了。
其實他們心裡,卻很在乎,在乎自己的身體,在乎身邊有沒有人關心他們,願意陪陪他們。
隻是,他們的想法變的更簡單了,有時候簡單的像個孩子。
他們希望,也隻是希望,自己能健康的多活幾年,子女們能抽點時間,陪陪他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