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安蓮湖區抗疫下沉幹部一線紀實

作者:陝西網
西安蓮湖區抗疫下沉幹部一線紀實

歲末年初,疫情來襲,西安被迫按下了“暫停鍵”。“走過冬天便是春”,連日來,在西安市蓮湖區戰“疫”一線,下沉幹部們全力以赴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殲滅戰,全心全意保障群衆生命健康安全。核酸采樣、門崗值守、秩序維護……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披甲上陣,無所畏懼,他們心懷大愛、無私奉獻,他們沖鋒在前、全力堅守,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個個感人故事!

“我們溫暖着别人,也被溫暖着”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淩晨的蓮湖路是那樣靜谧,昏黃的路燈把每一片雪花襯得格外有氣質——一種倔強堅毅的氣質,仿佛能看到它們也在向疫情宣戰。”呂妍,陝西省農業農村廳幹部,2021年12月23日下沉到西安市蓮湖區青年路街道習武園社群。

西安蓮湖區抗疫下沉幹部一線紀實

27天以來,她經曆了寒冬中的核酸采樣、門崗值守,與基層社群人員同心協力,并肩作戰,用實際行動展示着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為了能穿得下防護服,出門時穿了件不算厚的外套,太冷了,隻能一溜小跑來社群報道。進屋環視一圈,每一個小夥伴臉上都是一樣堅毅的表情,社群主任不論配置設定什麼任務,大家都搶着說‘我來,我來’。今天又是一場硬仗要打,習武園社群人多,每次我們都要早早開始,好在隊伍不斷壯大,錄資訊的流程也優化了,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這是呂妍在她的“疫”線日記中記錄的一段話。

西安蓮湖區抗疫下沉幹部一線紀實

1月17日,呂妍的任務是到人社廳家屬院做核酸采樣。剛一進門,門衛阿姨就趕緊拿出了家裡的電暖爐和提前灌好的暖水瓶,“雖然每次都解釋為了避免上廁所盡量不喝水,但她總想做點什麼,每次一壺熱水,讓我們心裡都覺得很暖。”呂妍說。

經過幾次核酸檢測,居民的防疫意識越來越高,排隊速度越來越快,已經不需要像一開始那樣維持秩序,大家就能井然有序排好隊。因為老年人較多,沒有一碼通,從業人員隻能一遍一遍大聲詢問他們的身份資訊,最困難的是問手機号碼,有記不住的,也常常有記錯需要找兒女來幫忙的……

“看着他們拿着身份證顫顫巍巍的手,不禁想起了祖父母,疫情發生以來出現的衆多新名詞、新操作,老年人難免不适應,尤其是兒女不在身邊的獨居老人,讓人不禁心酸,我隻能提高音量、放慢語速,拿出更大的耐心幫他們完成核酸采集。還有好多小朋友,從開始需要父母牽手陪伴,到現在可以自己獨自做核酸,将自己的資訊一筆一劃大大地寫在卡片上,臨走還會甜甜地說一聲:‘謝謝阿姨,再見。’心裡瞬間暖洋洋的。”呂妍笑着說到。

七個小分隊經過幾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習武園社群全員核酸有序完成了。大家互相噴灑消毒液後,褪去一身防護裝備,露出一張紅撲撲的臉,用凍得像紅蘿蔔一樣的手指比着耶,拍照紀念 “戰友情”。這是一群還來不及記住彼此姓名,也不曾留下聯系方式的“戰友”。

回到社群,已經下午兩點多了,呂妍趕緊吃了幾口飯,來到執勤點,站好“安全衛士”的崗,幫群衆聯系生活急需物資,處理緊急事件。

“其實每天到這時候,腦子已經有點發懵,需要不停地走來走去,還好有門衛大叔能和我說幾句話,還有小區團寵小白狗時不時過來賣賣萌。”在呂妍看來,“安全衛士”的工作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站在與群衆面對面的一線,要足夠耐心、細緻,還要講求方式方法,尤其在決戰疫情的關鍵期,這是第一道防線。

西安蓮湖區抗疫下沉幹部一線紀實

短短半天時間,呂妍便勸退了一位想出去看看自己愛車的大哥,幫身體不适的奶奶聯系了醫院,為快遞送來的物品進行消殺……還有一位群衆跑到呂妍面前,扔下一包“暖寶寶”就跑,這讓呂妍十分開心。

天漸漸黑了,一天的“下沉”防疫工作完成了,呂妍也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我已經回到家了,這座城市裡,還有多少‘逆行者’仍在堅守崗位回不了家,他們當中有很多都不是本地人,甚至沒有一盞燈是為他們而留,卻也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戰鬥中,已經半月之久,他們的父母、孩子、夫妻也在遠方日日夜夜期盼着他們平安歸來。”呂妍說。

“有我在,請放心”

“有我在,請放心!”這是馮小龍下沉社群27天以來,常對社群居民們說的一句話,短短六個字,帶給居民們的卻是安心。

2021年12月22日,作為陝西鐵路集團的一名幹部,馮小龍看到疫情形勢逐漸嚴重,他放棄休假,主動申請下沉到一線,到自己居住的西安市蓮湖區紅廟坡街道工農新村社群報到後,就近在芷園小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西安蓮湖區抗疫下沉幹部一線紀實

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馮小龍與物業從業人員一起開展核酸檢測、防疫政策宣傳、小區秩序維護等工作。剛開始,芷園小區隻有馮小龍一個下沉幹部,防疫任務艱巨。他跟物業動員了幾名居民加入志願者隊伍,很快理清了頭緒,保障了物資供應,安撫了居民情緒,小區的防疫工作逐漸變得順暢。

2022年第一天,馮小龍按照紅廟坡街道的安排,趕赴到星火社群九大隊家屬院。到崗後,馮小龍很快了解到,該小區是個“三無小區”,連一名志願者都沒有。

了解到這一現狀後,馮小龍加入小區微信群,招募了3名志願者,一起挨家挨戶上門摸排情況,根據居民需求,建立了藥品、慢性病、物資等10類台賬,對特殊人員一人一策,精準服務。他第一時間為12戶居民送去急需藥品,接着想方設法為居民2天供應一次蔬菜和米面油,堅持每天為獨居老人送飯菜,協調天然氣公司為20多戶居民解決了瓦斯問題,確定每一戶居民都能正常有序安心生活。小區裡有孕産婦急需産檢,他聯系大興醫院,順利預約産檢。

馮小龍在短時間内就得到了小區居民的支援,他說,“當我跟志願者逐一敲開每家的大門時,很多人眼中充滿了質疑的眼神,言語中不信任就這幾個人能解決幾百号人的生活問題。我當時就下定決心,用心用力去解決好每一個人的急需問題。”

西安蓮湖區抗疫下沉幹部一線紀實

短短半個月時間的相處,讓馮小龍最為感動的是,無論是在電話裡、微信裡,還是在核酸檢測現場,大爺大媽隻要看到他,都會對他招手打招呼,并囑咐他要注意安全。

馮小龍積極推動、聯系多個點位的下沉幹部,成立了星火社群第一網格臨時黨支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馮小龍說:“今年是我入黨的第20年,黨員就要沖在一線,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次出征,也算是給自己20歲的黨齡獻上最值得紀念的禮物。”

“辛苦了!還有什麼需要請說。”

近日,西安蓮湖區教育局幹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黨員發揮表率作用,在核酸檢測、困難幫扶、隔離管控過程中沖鋒在前,為防疫工作貢獻“蓮教”力量。蓮湖區教育後勤服務管理中心主任蘇從剛就是其中一員。

“值守點核酸檢測工作需要支援”“防疫幹部的口罩和酒精需要補充”“隔離酒店物資需要運送”……一件件事,隻要蘇從剛得到消息,就會立即落實,工作不分白天黑夜連軸轉。

西安蓮湖區抗疫下沉幹部一線紀實

寒冬臘月,冷風刺骨,看到下沉幹部們堅守崗位,蘇從剛想方設法聯系小太陽、搭帳篷、建圍簾,盡可能給大家送溫暖。在隔離酒店專班的幹部們,身披戰衣,日夜忙碌,用生命守護群衆健康,蘇從剛想方設法保障辦公器材和生活用品等物資。每當幹部們看到蘇從剛載着防疫物資駛來,都會高興地說:“溫暖哥帶着組織的關懷和溫暖來了!”每當幹部們聽到蘇從剛熟悉的問候:“辛苦了!還有什麼需要請說。”大家感到特别溫暖,是以親切的稱他“溫暖哥”。

連日來,蘇從剛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帶頭參與小區值守、敲門入戶、核酸檢測,奔波在下沉點位送口罩、發酒精,往返于隔離酒店與物資補充點,手拿肩扛、腳走車行。本來身體不好的他,克服困難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累了歇一歇,困了眯一會,然後迅速投入到緊張而忙碌的防疫工作中,聯系物資、采購調撥、落實發放、統計盤存,他常常忙的忘記了時間。

“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是他的工作常态,夫妻在家做的飯熱了又熱,兒子的電話一遍又一遍,期盼他早點回來。可是他心裡始終裝着防疫一線的幹部們。

“疫情就是指令,防控就是責任。”他深知有千千萬萬的黨員幹部正奮戰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隻有盡全力守好自己的崗位,保障好幹部們的防疫物資,才能使大家安全高效的投入防疫戰鬥,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攻堅戰”。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蘇從剛是衆多奮戰在防疫一線蓮湖區教育局幹部的縮影。疫情當下,蓮湖區教育局的幹部們身披白衣、志願服務、搬運蔬菜、敲門入戶、進駐隔離酒店。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克服困難,勇于擔當,用實際行動書寫着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為群衆的生命健康安全同心協力齊戰鬥。

這個冬天因為有了防疫“溫暖哥”而不再寒冷,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記者 李惠茹)

(部分素材來源:蓮湖區委組織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