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死亡給予人們什麼樣的警醒?

作者:哲道之修

#紅紅火火過大年#也許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對于未來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和畏懼。倘若我們沒有找到人生的目标方向,不知道自己将往何處去,将要做什麼?那麼内心必會産生擔憂、迷茫和畏懼。

“畏”是人感受性的一種描述,是一種情緒體驗,是人先天固有的。它是一種心裡産生的感受,但有與怕有差別,怕是有對象的,你總會害怕什麼,但“畏”是你不知道在怕什麼,有一種莫名其妙卻又不可名狀的畏懼之感,一種無形的東西在威脅着你,使你感到緊張不安。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體驗過“畏”,比如,我們有時會問自己或他人:“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内心會感到一種莫名的空虛和無意義。在浩瀚的宇宙裡,覺得自己生如蝼蟻般渺小和無助,面對着充滿未知的大千世界,到處都是危機和誘惑,這樣的體驗讓你感受到莫名的畏懼。你也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在畏懼什麼,但種是有一種莫名的“恐慌”。這就是“畏”向着你襲來,是以人們總是想辦法來填補日常的空虛,哪怕有些事情看似沒有意義,但就是為了打發時間而逃避這種“畏”的感覺,這就是哲學家海德格爾說的:“此在陷入沉淪中的過程,此在走在向大衆,逃避自己本真的狀态,逃到一個沉淪的,麻木的日常生活中去。”

死亡給予人們什麼樣的警醒?

是以他認為“畏”是沉淪的根源所在,正是因為這個“畏”又把此在逼回本真的自己。當“畏”來襲,你又陷入了一片虛無缥缈的狀态裡,此時的你被迫重新思考自己的處境,一個未知的世界正向你敞開,無論你想不想,無論你願不願意,你都被逼到這個境域裡。你必須獨自面對前方的路,獨自前行,于是乎,你開始面對本真的自己,你不再将自己看成一個和其他存在物一樣的存在者,而是将自己看成一個可以獨自面對未來,一個自我籌劃,自我決斷的存在者。

這種感覺就如同在一個舒适且溫暖的家中離開,獨自去闖蕩這個未知的世界。你内在的那股”去存在的沖動“就此被激活。你開始獨自面對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獨自承擔責任,你開始成為一個具有可塑性的人,你開始真正的活出自我。

正因為“畏”的襲來,讓你從沉淪中醒覺,讓你有了離家出走的感覺,沒有了家庭的呵護,你處在一個無家可歸的狀态,正是這種狀态逼迫你去面對各種陌生且充滿新鮮和未知的壞境。你被逼回到自己”本真的狀态“裡,于是,你開始審視當下的生活,進而做出改變。

死亡給予人們什麼樣的警醒?

人們隻有經曆過這種”畏“的時刻,隻有經曆過”虛無“的瞬間,才會對當下的生活有所領悟,本真的生存才有可能。

那麼人為什麼會有這種”畏“的情緒呢?為什麼人不能一直都處在一種快樂且無知的狀态裡呢?因為我們必須面對人生中的生老病死,這裡涉及到死亡的話題。人們始終都要面對死亡,這是一個不可逃脫的事實。死亡就意味着這一個“我”從此消逝在這世上。很多時候,人們畏懼死亡,是因為自我的存在感沒有了,從此消失了。此在之所畏,其實是對死亡的畏懼。

死亡讓你産生一種極端的“畏”。隻有這種極端的情緒有所體驗,對死亡有最本真的領會,才可以使自己從“非本真”的狀态回到“本真”的狀态,徹底從沉淪中解放出來,立足于自身,而生存在世。這也就是海德格爾對死亡的觀點。

常人的死亡觀就是,心髒不再跳動了,生命的終結就是死亡。我們如何感受到死亡呢?大概是經曆一場親人的離别,才領會到生命是如此脆弱,是如此可貴。又或者是經曆一場車禍,你的朋友在車禍中喪生,但你還幸存着,死神與你擦肩而過。就如同海德格爾所說:“隻有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真谛。”

海德格爾從“生存論”的意義上來探讨死亡,從分析“死”到領會“生”的角度來探讨。在他來看,死亡是“此在”的終結,是“此在”最本己,無所關聯,而又不可逾越的,不确定的可能性。換言之,死亡是随時發生的可能性。“明天和死亡不知哪個先來”,死亡總會到來臨,是以死亡本身就是此在在世的一部分,隻不過是最後的一個環節,有了這個環節,此在在世才是完整的。

死亡給予人們什麼樣的警醒?

那麼人生存在世本身就是面向死亡的過程,但問題是,人要如何面對死亡?怎麼領會死亡?領會死亡對生存本身有什麼意義呢?他提到,“先行到死中去,向死而戰。”面對着隻屬于自己那尚未到來的死亡時,人要時刻警醒,嘗試領會死亡,把自身投入到死的境界裡,去體會那個不确定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人就會對生存有了全新的體驗,人就會逐漸從沉淪的狀态中醒覺,會好好籌劃自身,以一個更好的狀态面向未來。可以說對死亡的領會,使人從“非本真的”狀态逼回到了“本真的”狀态裡。

是以,你便能真正放下很多東西,放下拖累你前行的許多重負和累贅。你開始積極籌劃自身活出自己,告别以往那沉淪的狀态,以一個本真的此在面對生活,這就是向死而生。

人不可能逃避死亡,當我們去領會自己尚未到來的死亡時,此在就會逼回到本真狀态,此在不得不在,不得不籌劃自身,不得不面向未來,先行到死中去,才可以更好地領會生存的意義,更好地去存在。

如果我們永恒不死,那麼我們或許就不會為了實作目标而努力,我們就不會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很多時候,我們之是以努力地生活正是因為生命是有期限的,而要在這有限的生命裡,活出自我,實作自我,超越自我,才不辜負這來之不易的一生。

在面向死亡的這條路上,人是孤獨的,因為無人能代替你死。你隻能自己獨自面對死亡,當你明白了這點時,你頓時就會振作起來,我們可以想想看,如果我們的生命隻有三個月的期限,我們還有什麼想做卻又未做的事情?我們會為了什麼未做的事而感到遺憾?

對于死亡這沉重的話題,也許讓我們毛骨悚然,當我們逃避它,畏懼它,它就越陰魂不散;反而當我們接受它,發自内心寬容它,它就像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成了再自然不過的過程。悄無聲息地過渡到下一個尚不為人知的階段。生命如此,四季如此,日月升降如此,生命即在自然萬物之中。

死亡給予人們什麼樣的警醒?

在海德格爾對死亡的看法中,領會死亡也有領會一種“無”的感覺。死亡意味着一切将變成虛無,一切可能性都不複存在。其實,我們為什麼會畏懼死亡,也許我們真正懼怕的是空虛。死亡讓我們難以接受,也許是人們覺得死了就意味着自我從此消散,彌漫在紅塵中。我們無法想象,存在世間的這個“我”化為虛無,随風而去,從此世上這個我不存在了。人們懼怕死亡,害怕空虛是不是正是因為我們覺得是永恒的空虛?

若是如此,消除空虛,遠比超越死亡更加重要,換言之,與其懼怕死亡,煞費苦心地計較生命長短,還不如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使之絕不空虛,這意義更為重要。

對于精神富足者而言,他們會盡力創造并享用着生命中的每一刻歡樂和收獲,使之無遺憾,使之心滿意足。他們不懼怕死亡,也不期待死亡,但是若真的有一天他們與死神會面時,他們也能安然地面對死亡。因為他們此生已經活得心滿意足了,死亡并沒有真正埋沒他們此生的幸福,死亡并沒有切斷他們精神裡散發出來的璀璨光芒,若把他們帶走他們也無怨無悔,因為他們生如夏花般綻放,死如秋葉般靜美,他們在愛中離開,也因愛而永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