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詩中的明月

作者:唐曉敏

唐曉敏

 明月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最撩人情思的意象。如十七世紀的張潮在他的《幽夢影》中講:“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樂莫如琴,在動物莫如鵑,在植物莫如柳。”

  不過,明月在詩歌中的獲得這樣的地位,也有一個過程。明月,在遠古時期就與人的生産、生活有密切關系,它為人們夜晚生活帶來友善。古人對月亮的關切,可以從語言中看出,古漢語有不少詞彙與月亮有關,如十五叫“望”,初一叫“朔”,十六叫“既望”,二十九或三十叫“晦”,連初三都有專名,叫“胐”。意思是新月開始發光。古人對月亮很熟悉,不過,在上古時期,文學作品中對明月的描寫似乎不多,《詩經》中星多月少。寫月景的似乎隻有《陳風•月出》,叙及星相的卻較多。後來,明月漸漸受到詩人的注意。曹植寫有“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在民歌中,更有“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裡光。”“春風難期信,托情明月光。”明月成為情人相思之情的寄托物。

  明月這一意象,到唐代才真正大放光彩。初唐詩人對明月即情有獨鐘。沈佺期《雜詩》因有“可憐閨中月,長在漢家營。”而生色。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更是以明月意象為主,以春江、春花、春夜與之相伴,描繪一幅無比美好的畫圖,被稱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聞一多)。

  盛唐詩人對明月亦一往情深。開元賢相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寫情人們的明月。而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寫了蒼茫曆史中的明月。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和《鳥鳴澗》:“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則寫了隐者的明月。

  李白是最傑出的明月詩人。他的詩歌,據說有四分之一提及或描繪了明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渡玉門關。”開闊而蒼涼。《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浪漫而孤獨。“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飽含想象與深情。“暮從碧山下,山月随人歸”兒童一樣天真爛漫。《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最短、卻流傳最廣的詩,也是最好的詩。

  杜甫詩歌中,明月也是頻頻出現。他的明月是溫馨的,連系着親情。如《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鬓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明月,高高懸挂在唐代詩國的上空。它寄托着戀情、親情、鄉情,夫婦、親人、戀人之情似乎惟有明月最了解,明月就成為兩地情思的寄托。六朝謝莊早就寫道:“隔千裡兮共明月。”

  明月也連系着古今。因為今天的明月也曾照過古人。明月是曆史變化的見證。曆史是變化的,但明月似乎是永恒的;面對明月,詩人們感到的是人世的短暫和宇宙的無窮,又對此發出探問。如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就問道:“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隻有江月隻相似。”李白的《把酒問月》這樣寫道:“今人不見古人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中唐時期的劉禹錫則這樣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那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