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stin Schoonveld女士來自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今年52歲,
2019年,她去做了一次DNA檢測,想要尋找親生父親。

Kristin是1969年被養父母收養的,她一直知道自己不是他們的親生女兒,
是以才會對親生父母的身份感興趣,
她已經先找到了親生母親,這次測DNA是為了找生父,順便看看有沒有失散的兄弟姐妹。
很快,檢測結果出來了,
當Kristin拿到檢測報告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結果顯示,确實有一名男性跟她比對上了,
但并不是生父,而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
從血緣上來看,這個男孩是Kristin的親生兒子!
看着報告上“兒子”這個詞,Kristin都蒙了,
她從來沒生育過,哪來的兒子啊?!
一開始她以為報告搞錯了,
可靜下心來仔細回想之後,終于想明白怎麼回事兒了。
原來,Kristin曾經捐獻過一次卵子。
那是1994年,她讀到了一篇關于捐卵的文章,很感興趣,
于是申請成為志願者,捐卵給那些因為身體原因不能正常懷孕生子的夫婦。
很快,就有一對想要孩子的夫婦選擇了Kristin的卵子,
她經過幾個月的激素注射,飛往加州取卵,就匿名捐獻過那麼一次卵子。
那對夫婦對她非常感激,特意給了她一張手寫卡片表示感謝,
“從心底裡感謝你幫助我們要孩子,”卡片上寫道。
“在我們眼裡,你是一個很棒很棒的人。”
“我們希望這整個過程對于你來說不算太難......照顧好自己,我們想讓你知道,你給我們的禮物對我們來說意味着世界。”
“真誠的,充滿希望的一對父母。”
Kristin跟這對夫婦從沒見過面,也再沒有聯系,
她根本不知道那位滿懷希望的女士,有沒有用她的卵子懷孕成功,生下盼望已久的孩子,
時間長了,這件事已經被她慢慢淡忘了。
多年後的某個瞬間,她可能突然想起這件事,
會冒出“我可能有一個親生孩子”的想法,
但也都是一閃而過,從沒細想過。
拿到檢測報告後,Kristin幾乎可以肯定,
當年那對夫婦利用她的卵子,成功生下了一個男孩,
從血緣角度講,Kristin才是那個男孩的親生媽媽。
突然多出一個兒子,這讓Kristin覺得很神奇,
因為她本人從來沒有生育過,隻給一個孩子當過繼母。
那是在2012年6月,Kristin在特奧會上當志願者,遇見一位叫Nick Schoonveld的年輕人,
兩人十幾年前就曾認識,這次久别重逢。
最初相識時Kristin是大學生,她休學一個學期去一家特殊教育學校教書,
Nick是她的學生,當時隻有9歲,是一名唐氏綜合征患兒,Kristin夏天還受雇給他當過保姆。
(年輕時Kristin和Nick的合影)
後來生活把他們帶到了不同方向,雙方失聯了好多年,
那次在特奧會上的偶遇,讓兩家人又有了聯系。
不幸的是,Nick的媽媽已經身患癌症,三年後去世了,
那段時間Kristin經常去看望Nick一家,久而久之,她和Nick的爸爸産生了感情。
2018年1月,Kristin和Nick的爸爸結婚,
婚後她正式收養Nick為養子,沒有孩子的她開始給這個男孩當繼母。
在辦理收養手續的過程中,Kristin經常想到自己的身世,也對親生父母越來越好奇,
是以婚後第二年,她才去做了DNA檢測,
想找親生父親,沒想到找到個兒子。
那個對她來講很陌生的兒子,名叫Parker Erickson,來自加州聖克魯斯,已經是一位26歲的小夥子,
Kristin和他開始互發短信,并約定見上一面。
2019年11月,Kristin帶着養子Nick,去見了親生兒子Parker和他的父母。
一見面,Parker就給了Kristin一個大大的擁抱。
Kristin非常激動,也很感慨:“就好像我跟他認識很久了一樣。”
Parker跟養子Nick也一見如故,他說自己“一直想要一個兄弟。”
Kristin這次也終于跟Parker的父母見面了,
更巧的是,Parker的媽媽也叫Kristin,血緣上的生母和生他養他的媽媽同名,
而且她們的名字還都是受同一個人名啟發取的,Kristin Lavransdatter,來自作家Sigrid Undset的小說。
這些巧合和意外,讓兩家人都感歎緣分的奇妙,
此後他們一直保持聯系,Parker也在生母Kristin的影響下,報名成為特奧會志願者。
“我們已經建立了一種,會持續一輩子的關系。”
Kristin雖然還沒找到生父,
但找到血緣上的兒子Parker,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