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知的已知,比未知的未知還可怕

作者:Zukunft1894
未知的已知,比未知的未知還可怕

今天介紹一本有些小衆的哲學書,——《事件》,作者是斯拉沃熱·齊澤克。

這書雖然是哲學書,但并不枯燥乏味,其中有很多舉例都采用了影片或是小說的例證,讀起來十分有趣;另外有些話語也令人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頂。

本書共分六個章節,分别是“架構、重構與結構”、“幸福之過”、“自然化的佛教”、“哲學三事件”、“精神分析三事件”、“事件的撤銷”。

“事件”是什麼?我們查閱詞典,裡面是這樣解釋的:漢語詞語層面的解釋為“事情、事項。”;統計學名詞層面則為“亦稱随機事件,機率論的基本概念之一,是随機現象的表現,是由某些基本事件構成的集合。”,說了這麼多書面的概念,還是來舉例吧!

比如北京申奧成功、中國隊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明星藝人XXX因違法犯罪被刑拘、巴黎聖母院失火、我今天出門買彩票中了大獎……這些都是事件,但是似乎找不到一個完全切合的通俗易懂的總結語。但是我們還是能找到它的特點:———它可以是日常發生的普通内容,又或者是重大事件,可以是稀松平常,也可以是出乎意料。

哲學徘徊在先驗論和存在論這兩條路之間,

先驗論旨在揭示現實世界以怎樣的普遍結構向我們呈現:它要回答的是實在物(the Real)的感覺如何可能的問題。主張先驗論的哲學家認為,我們的認知架構是“先驗”的(transcendental),它決定着現實世界的坐标——

例如,先驗論的進路往往讓我們意識到:對科學自然主義者而言,隻有位于時空中且遵循實體定律的物質現象才是真實存在的;而在持前現代傳統觀念的人看來,在人類的籌劃之外,精神與意義也是實在的一部分。

與此相反,存在論的進路關注的則是現實世界本身及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例如: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它是否有起始和終結?我們在其中又處于怎樣的位置?

到了二十世紀,這兩個哲學思考路徑之間的鴻溝已經空前巨大。

先驗論思想在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那裡達到了巅峰;而存在論則轉變為自然科學的領地:量子力學、腦科學與進化論,成為我們尋求宇宙起源變化問題答案的依據。

[斯洛文尼亞] 齊澤克著,王師譯.《事件》.上海文藝出版社.

第一章我們來到“架構、結構與重構”,先來看看開頭的例子:

二戰時期,德軍将法國貝當元帥及其名義上司下的法國政府遷到了德國的西馬格林根,建立了一個所謂的享有法國流亡政府治外法權的城市國家。德、日、意三國還在這裡開設了使館,從此這個小城中所謂的“國家機構”繼續像在法國一樣正常工作:

政府都作出數不清的聲明、法案與行政決策,盡管所頒發的這些檔案毫無實際效力——這就像一台失去了國家的國家機器,它自行運轉,漫無目的地實作着自身的職能。

[斯洛文尼亞] 齊澤克著,王師譯.事件.上海文藝出版社.

就像反對哲學的人一樣,他們認為哲學也是精神上的“西馬格林根”,似乎是空中樓閣,可是,真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哲學是來揭示基本原理的,有人曾提過“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未知的已知”,我們有時候會發現,已知的已知、未知的未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的已知,那些已掌握但不自知的知識,通俗點說就是我們的經驗(這些經驗不是特指那些通過經曆積累而來的,而是前人總結好,你直接拿來用),或者我們根本不了解其原理如何,為什麼要這樣?把它當作理所當然,因為“就是這樣做啊”。

由此我想到,從小到大,接觸一些知識的時候,我似乎隻是被動地接受,從沒想過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要這樣?隻是因為大家都這樣,是以就照做了。

等到大一些的時候,偶爾在别的地方看到,回顧過去,又咂摸出一番滋味,那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雖然掌握,但其中奧妙卻到現在才能解開。并不是在其中學到了新知,而是由經驗倒回到事件中去了。

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你慢慢地可以用學習的行為來補足;但未知的已知,習以為常的東西,真要花一番功夫去搞清楚其原理,還是很不容易的,也很難逢到對的時候,有時候或許靈感就在那一霎那。

未知的已知,比未知的未知還可怕

書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