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才譯者”金曉宇與貝多芬、梵高都患躁狂抑郁症,這病你了解嗎

作者:大象新聞用戶端

大象新聞記者 張嘉憶

“你們能不能寫我兒子的故事?我兒子是天才,他現在精神病院裡,他媽媽今天剛走了。”

近日,《杭州日報》推送的報道《杭州男子從殡儀館打來電話:能不能寫寫我們的天才兒子》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刷屏,一名患有躁狂抑郁症(雙相情感障礙)的“天才”翻譯家金曉宇和他父親的真實生活狀态進入大衆視野。

不少網友提出疑問,“躁狂抑郁症(雙相情感障礙)到底是個什麼病?”、“這類病人真的能被稱為天才嗎?”、“能治愈嗎?”...

“天才譯者”金曉宇與貝多芬、梵高都患躁狂抑郁症,這病你了解嗎

1月19日上午,大象新聞記者聯系到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張麗霞,她告訴記者,患有“躁狂抑郁症”的患者,會一段時間躁狂,情緒高漲,一段時間又會變得抑郁,情緒低落,如此反複、交替,是以也被稱作“雙相情感障礙”。

“我有一位患者,因為逛街時與售貨員發生口角,因對方一句不當話語,瞬間點燃了躁狂情緒,就把整個店給砸了。”張麗霞稱,患者發病時會失去理智,常見表現為摔東西或用暴力來發洩情緒,不計後果。

相關資料顯示,“躁狂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終身患病率為4.4%)、高複發率(90%的患者多次複發)及低齡化的特點(50%的患者首次發病年齡為15歲,75%的患者為25歲),“社會、心理、生物或者患者從小的經曆等因素,都有可能成為‘躁狂抑郁症’的誘因。”

“天才譯者”金曉宇與貝多芬、梵高都患躁狂抑郁症,這病你了解嗎

據《杭州日報》報道,金曉宇基本沒上過高中,但聯考分數距一本線僅差3分,随後自學2年,拿到浙江大學英語系的自考畢業文憑,6年時間自學德語、日語同時鞏固英語,10年時間,翻譯22本書,近700萬字,沒有錯字、錯句、錯譯,橫跨小說、電影、音樂、哲學多個領域,多門語言。

“有人稱這種病為‘天才病’。”張麗霞稱,貝多芬、梵高、牛頓等人都是“躁狂抑郁症”患者,他們在出現輕度躁狂表現時,大腦反應會特别迅速,此時他們會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經常會做一些平常人不會做的事情,“可能沒人去做,他去做了就成了,沒人創造他就創造出來了。”

“躁狂抑郁症”是精神領域中常見的疾病,藥物雖然能緩解情緒帶給患者的影響,但更多的是需要家人的陪伴與照顧,“天才”翻譯家金曉宇能取得現在的成就,與他的經曆和父母深深的愛與奉獻是分不開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