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斯卡-克勞德·莫奈(法文:Oscar-Claude Monet),1840 年11月14日出生,1926年12月5日去世。他是法國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印象派運動被看作是19世紀自然主義畫派的巅峰, 被看作是現代藝術的 起點。印象派的創始 人雖說是馬奈,但真正使其發揚光大的卻是莫奈,因為莫奈對光影色彩在風景畫中的變化描繪, 已到癡迷成魔的地步。莫奈始終如一的将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莫奈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 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多次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出瞬間的光色感覺。田野裡兩個顔色并不起眼的幹草堆,在莫奈的畫筆下呈現迷人的光色效果。
作品中,幹草垛堆的暗部色彩明度對比并不強,主要是通過色彩的冷暖對比關系來塑造體積與空間。
暗部用色比古典繪畫中的用色純度要高許多,用色更加主觀,色彩清晰可辨。純粹的色彩關系,使得作品暗部色彩通透,富有節奏感。
2019年5月14日,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作品《幹草堆》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破紀錄的1.107億美元高價拍出。
莫奈花園位于法國巴黎以西70公裡的吉維尼小鎮上。1883年4月底莫奈乘火車經過小鎮的時候,被那裡的甯靜氛圍所深深吸引,于是決定在此定居,并在此買下一塊土地建造屬于自己的花園。莫奈非常喜歡畫他的花園景色,經常在自己的花園裡畫小橋、睡蓮、罂粟花等。
莫奈常常可以從普通的風景中挖掘其魅力。他觀察景物細緻入微,對光線的變化十分敏銳。他可以就同一處場景畫出十幾幅作品。而這僅僅是為了研究表現同一場景的不同天氣、光線下的不同表象,這是其他畫家很難做到的。
這幅作品與上幅作品對比,可以看得出畫面整體色彩更加明亮,暗部色彩更加通透。強烈的色彩對比關系可以讓畫面顯得更加實體,富有視覺沖擊力。偏弱的色彩對比關系可以讓畫面顯得更加柔和,富有幾分浪漫的色彩情調。
1909年,莫奈在杜朗-盧埃爾畫廊展出他在1903-1908年間畫的48福畫,他自已為它們取名為:《睡蓮,水景系列》。畫展大獲成功。展出的作品隻标明日期而沒有标題。
記者和文藝評論家們如此評價:“所有這些光彩奪目的畫流露出完美的和諧,既充滿活力,又溫柔甯靜。我們簡直看呆了。但我不無憂傷地想到這些實為一體、互相補充的動人作品即将分散各地,它們隻是短時間地聚在一起給人們一個整體的概念,讓人們感受到它們抒發的全部詩情畫意。
從此,人們再也不會在任何地方像我們現在這樣看見它們聚集在一起。它們将分散到世界各地,它們仍然精美,但每一幅畫隻能展現出部分神秘…當然,我們更願意看到它們全部被收藏在博物館的某個展室,使人們可以去欣賞它們,去享受它們既壯美又甯靜的、無與倫比的畫面。”
從這幾幅睡蓮可以看得出,莫奈對荷塘的用色是越來越純粹、大膽,而對蓮花和荷葉的造型關系畫的是相當概括。
抛開色彩關系去看造型,甚至會感覺莫奈的睡蓮畫得很随意、潦草,有幾分小朋友塗鴉的味道。
其實,也正是莫奈這種看似兒戲般的繪畫方式給了當時的主流畫派靈魂的一擊。原來畫畫也可以這麼玩,而且一玩就是幾十年。
當莫奈還住在巴黎西北部維特尼時,他常在花園裡或室内用鮮花進行練習。從1878年到1883年,他完成了很多花卉靜物畫,其中包括《向日葵花束》。
1888年11月,莫奈的《向日葵花束》參加了當年的印象派畫畫展。高更觀展後當天告訴梵高,他看到莫奈在一個日本大花瓶裡畫了一幅向日葵的畫,畫得非常好。梵高表示他更喜歡自己的《向日葵》。
也正如梵高所說,梵高的《向日葵》成為了世界名畫。我個人認為梵高和莫奈的“向日葵”主要差別在于:
莫奈的“向日葵”是以純粹的繪畫對象為本體,對光線在向日葵身上産生的光影色彩變化來畫的。莫奈的“向日葵”美在光色,這個美主要是畫面外在的視覺美。
梵高的“向日葵”也是以純粹的繪畫對象為本體,不同的是梵高對光影不感興趣,他更注重繪畫本體的外在形象所透入出的精神氣質,并以此為核心描畫對象。梵高的“向日葵”美在向日葵本身外在形象所折射出來的精神美。這種美是藝術家與畫面共鳴産生的内在美,有時候還存在于畫外觀衆後知後覺的意識裡。
《印象·日出》,莫奈也畫了好幾幅,描繪的是藝術家透過薄霧觀望法國海港城市阿佛爾港口日出時的景象。這幅畫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這幅作品被批評家借用作品标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印象派便以此得名。
單從繪畫痕迹看《印象.日出》,這幅作品更像是沒有畫完的草稿,繪畫過程也顯得很倉促。這幅作品是莫奈的代表作之一,早已成為了世界名畫。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得從曆史時間點上去看這個問題。莫奈雖然不是印象派的先驅,但是莫奈的《印象.日出》在新的繪畫方式上開創了先河。莫奈把它作為抗擊主流畫派的利器,并把它推上了藝術的大舞台。
其次,《印象.日出》并不是“豬鼻子插大蔥”。它表現的是港口景色在短時間上呈現出的色彩瞬息感。這種狀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即使是莫奈本人再去重複畫這幅作品也不見得能重制此景。
《印象.日出》的畫面感覺就像是國畫裡的水墨意境,這種意境在中國唐代就已經開始了。
莫奈其它油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