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2年,重點高中生殘暴殺死媽媽後照常上學,被抓時說:被逼的

作者:杉石石

2012年2月7日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這一天早晨,鄭州一中的學生,17歲的梁铨在父親上班後對母親痛下殺手,他拿起鍛煉用的啞鈴向媽媽頭上狠狠砸去,一下、二下、三下……他不斷地揮動啞鈴,眼看着媽媽頭上鮮血迸濺出來,他既沒有感到害怕也沒有停手,在媽媽倒地後,梁铨解下媽媽的鞋帶,在媽媽的脖子上纏繞了兩圈然後狠狠地勒緊…

見媽媽停止了呼吸,梁铨長出了一口氣,仿佛如釋重負,他拿起書包面帶着一絲輕松上學去了。

4天後,梁铨的父親回家時發現妻子倒在血泊裡,頭上的鮮血已經凝固,他報了警。

警方調查後認定梁铨有重大作案嫌疑, 正在學校上課的梁铨被警方帶走,在警方審訊梁铨時,這個外人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十分平靜地說:“這一切都是被媽媽逼出來的。”

十七歲的梁铨為何如此殘暴?他為何對視他為驕傲,願意為他付出一切的媽媽有如此的深仇大恨,非欲除之而後快?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慘案。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使梁铨失去了快樂的童年

梁铨出生于普通家庭,他的父親在一所大學安全科工作,母親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出生後梁铨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無憂無慮地成長,每天都玩耍得十分開心。

上學後,梁铨的父母決心好好培養他,他們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梁铨的爸爸媽媽進行了分工,爸爸負責掙錢,媽媽則将爸爸掙來的錢用于梁铨的教育。梁铨的媽媽為梁铨報了英語、奧數、書法等各種校外學習班,将梁铨的課外時間排得滿滿的。每天放學後媽媽帶着他奔波于各種補習班之間沒有喘息的時間。梁铨童年的快樂時光就此被沉重的學習壓力所取代,生活在“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緊張之中。

2012年,重點高中生殘暴殺死媽媽後照常上學,被抓時說:被逼的

寒暑假本該是孩子休息放松,盡情玩耍的時光,但梁铨的媽媽卻認為假期是彎道超車的最佳時機,要充分利用,梁铨的每個假期都被媽媽安排上了密密麻麻的課程,梁锃媽媽為兒子報了各種學習班,使梁铨比上學時更加忙碌。梁铨媽媽每天晚上都會檢查兒子學習情況,時刻督促他,不讓他有一刻的清閑。

就這樣,梁铨玩耍放松的權力被剝奪了,他想出去玩不被允許,連他喜歡看的少兒頻道也被媽媽設定了密碼,梁铨的媽媽告訴他隻有等他考上重點中學後,才會給他放松的時間。

2007年7月,梁铨如願考上了鄭州外國語中學,這是鄭州最好的中學之一,梁铨的爸爸媽媽感到十分欣慰,他們覺得幾年來傾注在兒子身上的心血沒有白費。

考上了好學校梁铨很高興,他對母親說要好好地玩上一個假期,可媽媽卻對他說:“國中是新的起點,你現在又站在一條新的起跑線上,絕不能落在别人後面, 媽媽為你制定了新的學習計劃,為你報了國中課程學習班,沒有時間放松。”

梁铨感到很失望,他非常生氣地對媽媽說:“你說過的,隻要考上好中學就讓我盡情地玩上一個假期,你怎麼說話不算數?”

梁铨的要求被媽媽斷然拒絕,為使梁锃在國中能取得好的成績,梁锃的媽媽又作出了一個令梁锃壓力陡增的決定:從機關辭職,做全職“陪讀媽媽”。

上國中前的這個假期,梁铨一天也沒有休息,媽媽為使梁铨開學後能取得領先,一口氣給他報了5個校外學習班,提前學習國中的各門功課。梁铨的媽媽全程陪讀,時刻督促,對于才剛剛十二歲的梁铨而言,學習已成了沉重的包袱。

2012年,重點高中生殘暴殺死媽媽後照常上學,被抓時說:被逼的

讓梁铨媽媽欣慰的是,陪讀的效果不錯,梁铨在國中分班考試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如願分到了實驗班。

來自媽媽的“有毒”壓力,使母子變成敵人

轉眼又放寒假了,上中學後的第一個假期是梁铨非常期盼的,梁铨感到上中學後學習壓力陡增,緊張的學習使他透不過氣來,他想在放假時放松調整一下,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媽媽時,又被媽媽一口拒絕,媽媽對他說:“千萬不能松懈,能考進實驗班的學生都很優秀,你稍一放松就會落在後面,還是要抓緊時間學習。”

這個寒假,梁铨媽媽為提高兒子稍弱科目的成績,有針對性地為他報了三個校外強化班,讓梁铨在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的同時全力提高弱科的成績。這個假期梁铨又是在苦學中度過,連過年也沒有休息。

上初二時,梁铨媽媽發現兒子作文總是得不了高分,于是又給他報了校外寫作班,可過了一段時間梁铨媽媽發現梁铨作文成績還是沒有提高,眼看着國文成績拖梁铨總成績的後腿,梁铨媽媽非常着急,她嚴厲批評梁铨:“你都補了一個多學期的寫作了, 為何還是一點進步都沒有,是不是聽課沒有用心?”

遭到媽媽批評的梁铨感到十分委屈,他反駁說:“我又不是神童,怎麼可能科科都好?寫作需要文學天分,我可能沒有這方面的天分。”

梁铨的話令媽媽非常生氣,她厲聲說道:“考試的時候會因為你沒有天分就不考作文嗎?你這不是在找借口嗎?你這種态度怎麼考得上好大學?”

媽媽一通歇斯底裡的怒罵令梁铨感到無可奈何,他知道繼續反駁隻會引來媽媽的喋喋不休,他隻好對媽媽說以後上寫作課時會更加用心聽講,會想辦法提高作文成績。

聽到兒子做出保證後,梁铨媽媽才感到滿意,她絲毫沒有注意到兒子轉身時投過來的充滿怨恨的目光,她沒有意識到她對兒子的嚴厲督促已經變成了“有毒”的壓力。

2010年7月,梁铨又一次升學奏凱,他以優異成績考入重點高中:鄭州一中。

梁铨爸爸媽媽非常高興,梁铨媽媽把兒子取得的優異成績歸功于自己的嚴厲督促,她認為高中已經到了最關鍵時刻,必須對兒子更加嚴格,為使兒子不松懈,她下定決心一刻也不讓他脫離自己的現線。

但這時一個現實問題卻擺在她面前,梁铨上高中後因離家很遠隻能住校。但兒子往校就意味着他将脫離自己的監督,這是她絕對不能允許的。

思來想去,梁铨媽媽決定舉家搬到兒子所在高中附近,她要在高中這個最重要時期,比以往更加嚴格地督促兒子的學習。為使梁铨認識到高中學習的重要性,梁铨媽媽告誡梁铨:“殘酷的戰鬥才剛剛開始,你要比以前更加的投入,這樣你才能考上名校,媽媽将陪你一起戰鬥!”

梁铨媽媽全然沒有注意到兒子對她的反感,他冷冷地對媽媽說:“我已經長大了,自己能照顧好自己,我想有一些自己的空間,你現在這樣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我身上,我感覺很不自在。”

梁铨的這番話并未引起媽媽的注意,她在這個暑假為梁铨報了校外高中各科課程學習班,并全程陪讀,已經上了高中的梁铨時刻不離她的監督,沒有半點自由空間。

2012年,重點高中生殘暴殺死媽媽後照常上學,被抓時說:被逼的

梁铨媽媽十分辛苦,她每天早早起床為梁铨準備早餐,吃完早飯,騎電動車送梁铨上學,中午放學接梁铨回家吃午飯,然後再把梁铨送回學校,晚上10點下晚自習後再接回來,梁铨媽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

一次學校下午放學後,梁铨剛走出校門口時有一個同學來邀請他打一會籃球,沒等梁铨開口,早就站在校門口等候的梁铨媽媽上前一口拒絕,梁铨隻好乖乖跟在媽媽身後回了家。

梁铨媽媽對梁锃的監視甚至到了校園裡,當梁铨上課聽講累了剛把目光投向教室窗外時,他有時會突然接觸到媽媽那嚴厲的目光。有時媽媽甚至會在下課時沖進教室,在同學面前質問梁铨上課時為何溜号,讓梁铨在同學面前顔面掃地。

就這樣,在梁铨媽媽付出全部心血之時,梁铨心中對媽媽的怨恨卻逐漸在加深,梁铨媽媽全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變成兒子的敵人。

不堪忍受重壓的兒子竟對媽媽痛下殺手

媽媽施加的巨大壓力,使梁铨産生了逆反心理,他開始暗中和媽媽頂着幹。你指責我上課溜号,讓我在同學面前丢臉,那我就偏這麼幹,他在同學那裡借來電子閱讀器,在上課時間偷偷看網絡小說,每當媽媽批評他時,他都以沉默的方式以示抗議,母子間産生了巨大的隔閡,連正常的交流溝通都成了問題。

高一期末考試時,梁铨的成績下滑到了班上第21名,雖說這也是中上水準,但梁铨媽媽不能容忍,她質問梁铨為什麼考成這樣?梁铨沉默不語。

梁铨媽媽一通發洩後,又拉着梁铨去校外補習班,一口氣給他報了所有學科的補習班。她還加強了對梁铨的管控,将梁铨最後一點個人空間也剝奪走:她在兒子的房間裡添了一張折疊床睡在梁铨的房間裡,日夜監視梁铨的一舉一動,以便使梁铨的所有心思都用在學習上。

梁铨後來這樣講述自己的感受:

“媽媽搬進我的房間後,我感到自己快要窒息了,連睡覺的自由都沒有。隻要我在5分鐘之内翻兩次身,準能聽到她的聲音“又胡思亂想什麼呢,趕緊睡”,我睡不着,卻隻能像僵屍一樣躺着。”

媽媽施加的巨大壓力,使梁铨行将崩潰,而之後的一次考試使梁铨這個十七歲的少年徹底被壓垮了。

高二上學期期末成績公布時,梁铨的成績進一步下滑,他大榜排到了全校200名之外。雖然開家長會時班主任說,從往年來看全校排名前600名的學生都能考上重點大學,但這個排名遠遠沒有達到梁铨媽媽的期望值。

這個将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的母親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她對梁铨的監督更加嚴厲了,家裡每天都會傳出她的怒吼和呵斥聲。

放寒假時,梁铨一如既往地埋頭于書山題海和沒完沒了的補課之中,過年也沒休息。

正月初七的晚上,埋頭複習的梁铨感覺到有些累了,他站起身來到視窗,向窗外望去想稍稍放松一下,耳邊突然傳來母親的怒吼:“你的注意力怎麼總不能集中到書本上?你知不知道離聯考越來越近了而你的成績卻在不斷下滑?”

梁铨轉過身來,他看到了媽媽因生氣而漲得青筋暴露的臉,那一刻他覺得這張面孔十分可憎。那一刻他覺得媽媽不再可親可敬,而是徹底變成了自己的敵人,這個敵人時時刻刻監視着自己,幹涉着自己的一舉一動。他覺得這個敵人使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光澤,變得死氣沉沉毫無一絲樂趣。

他覺得母親像一個幽靈一樣控制着自己,将自己呆的每個地方都變成了監獄,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才會獲得自由,梁铨覺得自己受不了了,他想要徹底擺脫。

這時,一個可怕的念頭在他的腦海中浮現:除掉媽媽,尋求自由。

2012年2月7日是梁铨新學期報到的日子。早晨起床後,梁铨的父親吃過飯急匆匆地走出家門去機關上班,梁铨則呆坐在書桌前想着心事。

這時媽媽的督促聲在他的耳邊響起,媽媽讓他趕緊把校外補習班留的作業寫完,然後去學校報道。

梁铨寫完作業後想去學校時,母親問他新學期的學習計劃是什麼,将來準備考什麼大學?見梁铨沒有吱聲,媽媽又開始數落他。

媽媽不停的唠叨瞬間點燃了梁铨心中的怒火,他先是默不作聲,之後趁媽媽不備拿起地上的啞鈴對媽媽痛下殺手……然後梁铨面帶一絲輕松走出了家門……

2012年,重點高中生殘暴殺死媽媽後照常上學,被抓時說:被逼的

在接受警察訊問時,梁铨竟毫無一絲悔意,他說:“我媽對我的學習要求太嚴格了,我太累了,隻能用這種方法來尋求解脫…”

梁铨弑母的悲劇帶給我們的警示

梁铨的媽媽為了孩子舍棄了工作,放棄了自己的生活,她為了孩子能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大學全身心地投入,但最終她卻親手釀成了一出悲劇。

這出悲劇産生的根源在于梁铨媽媽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都出現了嚴重偏差,她把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大學當成孩子成才的唯一标準,在不知不覺中将自己的理想與願望強加給孩子,使孩子淪為實作自己理想的工具。她忽略了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關注,沒有注意到自己對孩子的愛已經變了味。

在教育方式上,她在不停地給孩子增加學業負擔和施加精神壓力的同時,卻從未考慮過孩子所能承受的極限,沒有注意到自己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已經“有毒”。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需要理智和方法,要認識到在教育過程中一味地施壓隻會适得其反,會使孩子産生逆反、逃避、扭曲心理,甚至釀成悲劇。

通過梁铨母子的悲劇,每位家長都應不斷地反思: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能被孩子所接受?到底給孩子什麼樣的愛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梁铨母子的悲劇使每位家長更應認識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孩子價值的唯一展現,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