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托孤于諸葛亮其實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看看劉備的為人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登基稱帝,在此之後,他不顧趙雲等大臣的勸阻,也無視了孫權的求和與吳國大臣諸葛瑾的書信,一意孤行,出兵伐吳。在戰事前期,劉備直達吳境,并成功的占據了秭歸。孫權見蜀軍兵鋒正盛,不得已向曹丕投降,以避免兩線作戰,與此同時,孫權啟用陸遜為大都督,率領東吳五萬大軍阻擋蜀軍。陸遜分析了當時兩國征戰的優勢與劣勢之後,故意将蜀軍引往夷陵一帶,使得兩軍在夷陵一帶展開對峙,是以,兩軍之間的戰事一度拖到第二年六月。由于蜀軍跨境作戰的時間比較長,使得蜀漢将士頗為思念家鄉,導緻蜀漢軍心渙散,而且又正逢此時,吳地炎熱,劉備不得已将大軍在山上紮營,卻不料被陸遜看出破綻,找準時機,火燒蜀軍連營七百裡,是以擊敗蜀軍。最後,劉備倉皇逃到白帝城,同時蜀漢在這一戰中,損失頗為嚴重。

劉備托孤于諸葛亮其實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看看劉備的為人

在夷陵之戰結束後的一年,劉備身患重病,在劉備臨終之前,他将諸葛亮從成都召入白帝城,對諸葛亮進行了托孤。當時劉備稱諸葛亮的才學是曹丕的十倍,是一個可以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大才,是以劉禅就交給諸葛亮輔佐了,如果劉禅可以輔佐,就請諸葛亮輔佐劉禅,若劉禅不堪重用,諸葛亮可以另立其他人為蜀漢皇帝。有人認為,劉備之是以這樣托孤,不過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的忠心罷了。畢竟劉備對諸葛亮是不放心的,他為了限制諸葛亮的權力,還讓李嚴掌管内外軍事大權,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諸葛亮發動兵變。那麼劉備托孤于諸葛亮,真是在試探諸葛亮嗎?

劉備托孤于諸葛亮其實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看看劉備的為人

或許在其他朝代,帝王在托孤于大臣時可能會存在這樣的心思,畢竟帝王要保證血脈傳承,但劉備予以諸葛亮丞相之職,假節,同時還是司隸校尉,以諸葛亮手中的權勢與在蜀漢的聲望,諸葛亮想要獨攬大權一點都不困難。但事實上,當諸葛亮自領益州牧開始,李嚴就沒有了任何執掌軍事的可能,可見如果李嚴就是劉備的後手,那劉備也太過不堪了。是以,劉備之是以會給予諸葛亮絕對的權力,甚至允許諸葛亮另立帝王,很有可能是出于劉備的真心。

劉備托孤于諸葛亮其實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看看劉備的為人

之是以說這是劉備的真心,是因為劉備本來就是這樣的人。當年曹操攻打徐州,劉備就敢率領幾千人去援助陶謙,後來陶謙病重,希望劉備能接替徐州牧一職,但劉備卻拒絕了陶謙的好意,若非陳登與孔融等人的勸說,隻怕劉備真不會領徐州。劉備在荊州時,劉表也曾有将荊州讓給劉備的意思,但劉備不忍心奪劉表的基業而沒有同意。後來劉琮投降曹操,諸葛亮勸過劉備借此機會奪取荊州,但劉備依舊沒有答應,不僅如此,他還帶着十萬百姓日行十裡,南下避禍,雖然在颠沛流離中,劉備依舊不違本心,待人以誠,如此人物,在人之将死之際,他也不會耍出什麼心機。

劉備托孤于諸葛亮其實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看看劉備的為人

正因為劉備從來都不是一個隻顧利益不顧情誼的人,是以張飛可以隻帶着二十多騎兵就在長坂坡斷後,關羽可以舍棄曹操給的封賞而回到劉備身邊,廖化甯願裝死逃回蜀漢,也沒有在東吳苟且偷生,法正可以為了勸下劉備而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站在劉備面前擋箭,諸葛亮可以為了完成劉備興複漢室,還于舊都的夢想,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依舊數次北伐,最終病逝于五丈原。正因為劉備對他們有情有義,他們才會無怨無悔的追随劉備,為劉備奉獻自己的一生。

劉備托孤于諸葛亮其實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看看劉備的為人

筆者認為,劉備如此為人,自然不會在自己臨死之前還想着坑這位跟随了自己近二十年的臣子,是以劉備在托孤時說的話,自然都是發自肺腑之言,并不是為了試探諸葛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