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師聯盟》裡的她,才不是戀愛腦呢

作者:沁綠筱

【沁筱文韻】

文/沁綠筱

“我以為在這亂世之中,我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可是自從我認識了他,他敢于主宰自己,甚至敢于改變這個世道,我想要跟他在一起。”

“我隻知道,喜歡一個人有多美好,那種感覺就好像生有所戀,苦難中也有希望,就連他的痛苦也覺得是高貴,想要跟他一起分擔,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軍師聯盟》裡,最初,在張春華反對郭照追随曹丕而去時,郭照說了這兩番話。竊以為,這不僅是她的愛情觀,更是她的人生态度和初心。郭照甜而不傻,絕非戀愛腦。

郭照身處風雨飄搖的亂世中,卻渴望生命得以伸展,渴望得到陽光雨露,渴望把握自己的命運和愛情。若說命運對亂世女子而言是一頂掀不開、揭不掉的鐵幕,郭照卻是一個試圖撐開一個縫隙窺見陽光的人。她不願在命運面前束手就擒,不管未來會在不可逆轉的輪回裡如何動蕩不安,至少在遇見了一個敢于主宰自己、敢于改變世道的英雄時,她要把握住。郭照的人生态度是:堅強笃定,不向命運妥協。而這份人生态度,亦是她的初心。她選擇了曹丕,便是選擇了她的初心。她終其一生依依東望的,都是她的初心,至死不渝。

曆史上的郭女王容貌美麗,擅長跳舞,精通琵琶,《質别傳》曰:“帝嘗召質及曹休歡會,命郭後出見質等。帝曰:‘卿仰谛視之。’”得意滿意之心躍然紙上。而劇裡的郭照亦是一個貌美的女子,曹丕初識郭照時便被她的美麗靈動吸引。但,真正讓曹丕對郭照一見傾心的,并非郭照之美貌,而是她蓬勃的朝氣和倔強耿烈的風姿。美人是分三六九等的,隻會恃美行兇抑或因美而自憐自傷,都落了下乘。而郭照不然,她堅強笃定,從未向命運妥協。

驚馬初遇,玉佩定情,手心畫字,數次接觸下,曹丕不由在鐘情郭照多年的司馬孚面前,直言郭照想要的并不是找一個男人小心翼翼地守護她一輩子,還說:“這世間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得一人,志同道合、知情識趣、同甘共苦、不忘初衷。她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得到你的贊歎;她的每一個眼神,都是那麼流光溢彩。與這樣的人共度,才不負青春啊。”

而郭照蓬勃的朝氣、耿烈的生命力、堅強笃定的人生态度,以及那顆永遠堅守這一切的初心,注定了郭照就是能與曹丕共度一生的人。曹丕依依東望,望的是“上承父志,下安萬民,匡扶四海,還天下以太平”的抱負;而郭照依依東望,望的是與“敢于主宰自己,甚至敢于改變這個世道”的英雄分擔痛苦、“苦難中也有希望”的生有所戀的初心。

《軍師聯盟》裡的她,才不是戀愛腦呢

比之郭照,曹丕生命裡另一個重要女子甄宓,便是敗在了始終不知自己的初心是何物上。曆史上的甄氏與曹丕恩愛過,但不長久,後因“郭後、李、陰貴人并愛幸”而“愈失意,有怨言”而被曹丕賜死,可見頂尖美女甄氏缺乏與帝王相處的智慧,恰如後世李白所說:“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曆史上甄氏隻是個寫閨怨詩、顧影自憐而缺乏政治判斷力的小女子,不懂人在不同處境時應有不同的言行和心境,遠不及郭女王大智、實才、賢德兼而有之。但我在感佩曆史上的郭女王的同時,也深深惋惜着曆史上的甄氏。而劇裡甄宓的悲劇,其實還源于她始終不明了自己的初心。

曹丕起初對郭照和甄宓都有好感,但本質是不同的。初識郭照,天朗氣清;幾次接觸郭照,郭照英姿嬌俏;玉佩定情,手心畫字。恰如曹丕對司馬孚所說的那樣,郭照的話語和眼神都讓他贊歎喜悅,他要的是郭照這樣志同道合、知情識趣、同甘共苦、不忘初衷的人。郭照了解曹丕,且聰慧陽光,能夠溫暖曹丕的心,使得曹丕越來越愛她,從最初的好感發展到有偕老之誓。再看曹丕說到甄宓,甄宓死前幾集曾問曹丕是否愛過她,甄宓問的是“愛”,而曹丕回答的是“喜歡過”,是“喜歡”而非“愛”,且一個“過”字表明哪怕是喜歡也是過去的事了。曹丕說喜歡過後還提到初見甄宓時甄宓的頭發,可見曹丕最初對甄宓的好感是那種被一個絕色美女吸引的好感,那不是愛。

但其實,若甄宓能一心一意對曹丕,曹丕還是會善待甄宓的,一如他代漢稱帝後和曹真進獻給他的前漢兩位公主相處甚歡那般,即便他的真愛永遠是郭照。就像曆史上,與曹丕志同道合的始終是郭女王,可曹丕早年也寵愛過甄氏,後來也寵愛過李、陰貴人。帝王可以有真愛,但不可能隻對一個女子好。然而劇裡的甄宓始終不擺明自己的态度,竊以為,她對曹植是愛慕,對曹丕則是親情。甄宓起初和曹植彼此有情,後在卞夫人的勸說下,為了曹植的前程嫁給曹丕。婚後一直念着收藏着曹植的詩,又不斷為曹植求情,美其名曰不忍看手足相殘,可當曹丕和其他兄弟有沖突時也不見甄宓出來幹涉,可見她對曹植始終有情。但甄宓對曹丕也并非無情,否則最後不會追問曹丕是否愛過她。隻是,比之郭照面對司馬孚的單戀時果決表明态度,選擇曹丕就不忘初心、堅強笃定,甄宓玉枕裡塞滿曹植詩,不斷為曹植求情,讓曹丕作何感想?曹丕再聯想到曹操把甄宓賜給他是為了激起曹植鬥志讓曹植和他鬥,曹丕對她的好感必然漸漸磨滅。甄宓依依東望,望的是迷茫;而郭照依依東望,望的是初心。

一個人,唯有深悉自己想要什麼,堅強笃定,守護初心,方能活得明白,方有機會擁有幸福。郭照雖不如正史記載的那麼智謀無雙,可委實聰慧通透,她了解曹丕,拎得清何時該做何事。在劉貴人害郭照流産而嫁禍甄宓,曹丕給甄宓送去鸩酒時,郭照意識到甄宓可能是被冤枉的,于是自作主張換了酒救了甄宓,曹丕與其交心時詢問緣故,郭照說:“如果錯殺了她,你就會因為悔恨而一輩子思念她,還有可能會恨我。我甯可死,都不要你恨我。”可見郭照是多懂曹丕,曹丕可以賜死甄宓,但不能冤死甄宓,他的性情注定了他不想虧欠誰,是以若是甄宓死在了這件事上,郭照和曹丕之間就會有一根刺。而若甄宓死在了第二次被賜死上,亦即死在了心系曹植、證明曹叡身世清白、私下見重臣以謀太子位上,那麼便非曹丕錯殺她,也更與郭照毫無幹系。郭照何其睿智善良,而她不許曹丕因悔恨而思念甄宓一生也很有女王霸氣。畢竟,她雖從不求曹丕把她放在第一位,她明了愛上政治人物的代價,曹丕是屬于江山的,她不是擁有虛無缥缈愛情觀的小女子,但她全心全意,為曹丕如履薄冰多年,與曹丕共過患難多年,故她想要曹丕純淨的真心,不讓任何人成為他們真愛裡的一根刺。

郭照用聰慧善良撐起來的初心,讓曹丕與她有偕老之誓,讓曹丕一直在等着她生下皇子好立她為後。在郭照被劉貴人害得流産不孕後,曹丕想讓她收養曹禮,而她的不從讓我看到了她的識大體、顧大局。曹禮很小,若扶他上位,免不了宗親扶持,大魏剛實施新政,而宗親都反對新政,讓甄宓所生的皇長子曹叡當太子,會将危害減去不少。甄宓死後,郭照違抗聖旨堅持收曹叡為養子,不僅因為她和甄宓的姐妹情以及司馬懿的托付,還因為她的初心,她愛曹丕,為曹丕的江山着想。而自收養曹叡後,郭照就不再婉拒皇後之位,因為隻有她成為皇後,曹叡這個長子才能變成嫡長子,曹丕才會放下他和甄宓的恩怨,立曹叡為皇太子。郭照是有大愛之人,先國家後小家。她愛曹丕,她深悉曹丕的抱負是江山,是以她以江山為重。

《軍師聯盟》裡的她,才不是戀愛腦呢

“等到海晏河清,天下安甯的時候,我一定要帶着你走馬天下,看看那山那水,帶你去我的家鄉,嘗嘗那裡的甘蔗,那才是真正的甜。”這是曹丕聽了郭照換酒救甄宓的緣故,被郭照對他的了解感動而滿心憐愛時許下的承諾。隻是啊,終究是谯縣甘蔗空許約。郭照成為皇後之後,她和曹丕之間的恩愛時光也僅剩四年了。

曹丕行将就木時問郭照還有何心願,郭照含淚說道:“妾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妾是你的妻子啊,妾是大魏的皇後,妾是這個世上最幸福的女人了。”是啊,為了初心始終堅強笃定,收獲了美滿的帝後愛情,有愛也被愛,用心也有心回應,郭照是最幸福的了。

隻是,縱使谯縣甘蔗空許約,縱使郭照心滿意足,曹丕也想最後恩愛一回,“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乘并載,以遊後園”,和郭照共遊後園,共嘗葡萄。

臨死前,曹丕終立曹叡為皇太子,叮囑曹叡要孝順郭照,爾後又與郭照告别,最後一次在郭照手心畫字:“憂來思君不可忘。”郭照滿臉驕傲而悲傷地看着曹丕含笑去世的那一刻,委實震撼了我。

《軍師聯盟》裡的她,才不是戀愛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