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時期内地各族向新疆的遷徙曆史

1.漢族

漢族是新疆地區最早定居活動的民族之一。從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張骞出使西域後,一直到明代,内地漢族就因為各種原由源源不斷的移居今新疆地區。在與當地民族交往的過程中,一批又一批的漢族大部分融入當地的民族當中。近現代居于新疆的漢族,主要是18世紀中葉清朝統一新疆後陸續遷入的。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統一天山南北,為了盡快恢複新疆因戰争而遭到嚴重破壞的經濟,從根本上解決新疆駐軍的糧食供應問題,清政府除了采取八旗和綠營所開展的“屯墾養邊”的軍屯外,還施行了各種形式的屯田,如民屯、回屯、犯屯、商屯等,鼓勵内地群眾出關屯墾:由于此時,清政府在南疆實行漢回隔離的民族政策,是以大批内地漢族主要先後移入新疆北部地區屯墾。據王希隆先生統計,到嘉慶末(1820)新疆屯墾人數約在20萬人以上。

2.回族

亦稱“回回”,是在13世紀蒙古西征的過程中,大量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波斯、阿拉伯的軍士、工匠、商人等遷居中國的西北和沿海諸省,後逐漸與當地漢、蒙古等族融合而成的。大約到元末明初,回族這一民族才正式形成,主要分布在陝西、甘肅、甯夏等地及沿海諸省: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統一新疆之前,新疆已經有小部分回族軍民在此活動。如順治六年(1649),甘肅涼州回族米喇印、丁國棟發動“反清複明”起義,擁立哈密王巴拜汗之子土倫泰。起義失敗後,一些參加抗清的回族群衆逃亡新疆。這是清朝時内地回族進入新疆的首次文字記載。

清朝統一新疆後,在遷移内地軍民到新疆長期駐守屯田的過程中,大量内地回族軍民也遷移到這裡。他們有的駐守屯田,服役生産,有的經商習教,逐漸成為新疆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之一然而,由于當時文獻記載的缺乏,很難統計出這一時期究竟有多少内地回族遷入新疆。據有學者統計,“到19世紀20年代嘉慶朝末期,加上天山南部這一時期駐防經商等從事各種活動的回族官兵群衆,這時新疆的回族人口應該超過十萬人”

3.滿族

滿族,曆史上屬于東胡的一支,其族源可追溯至周代的肅慎,漢代的挹婁,魏晉南北朝時期勿吉,隋唐時期靺鞨及五代宋遼金時期的女真。明代時,女真主要分建州、海西、野人等三部分。16世紀中葉,建州女真的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諸部,建立後金政權。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又不斷吸收其他一些民族成分,使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随之産生。1635年,皇太極廢“女真”舊名,改稱為“滿洲”。1644年,建立清朝政權。18世紀中葉,清朝統一新疆後,大量滿族官員及八旗官兵戍守屯田于新疆。由于原駐守新疆的八旗官兵實行的是駐軍定期換班制度,三年一次從内地進行換班,往來路途遙遠,費力費财為了免去官兵來回奔波之苦,安心服役,清政府決定對駐防部隊實行絜眷遷移、長期駐守的政策。如此一來,大量滿族官員及八旗官兵以後便留于此地。到18世紀末,從内地遷移并長期駐守新疆地區的滿族官兵總數已經在6萬人左右,主要分布在伊犁、烏魯木齊、巴裡坤、木壘、焉耆等地。

清朝時期内地各族向新疆的遷徙曆史

4.錫伯族

錫伯,系其民族自稱。其族源最早可追溯至中國古代東北的東胡鮮卑族,世居東北地區。16世紀後期,滿洲女真(即後來的滿族)興起後,征服了錫伯各部,編入蒙古與滿洲八旗,調戍各地。18世紀中葉,清朝統一新疆後,為了充實邊防,維護西北領土安全,清政府于1764-1765年先後調遣錫伯官兵及其家眷三千餘人從東北盛京遠徙于今新疆伊型河南岸的察布查爾一帶。遷居後,清政府即按照八旗制度對其進行了調整,将赴新疆的錫伯族分編為8個牛錄,每個牛錄為一旗,共為八旗,組成錫伯營,駐防伊型河南岸,屯田自給。到乾隆六十年(1795)前後,新疆的錫伯族軍民總數已增加到了7292人。

清朝時期内地各族向新疆的遷徙曆史

5.達斡爾族

達斡爾其名又作“達呼爾”、“打虎兒”、“達烏爾”等,是大陸東北地區具有悠久曆史的一個民族。其族源可能為遼代契丹族的後裔,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17世紀中前葉,達斡爾部臣屬于後金政權,後又被清政府與東北的鄂溫克、鄂倫春等部一起合編為索倫營,按照八旗制度進行管理。清朝統一新疆後,亦抽調由達斡爾族為主的“索倫部”,遠戍新疆的伊犁地區。乾隆二十八年(1763),索倫營軍民一千餘名先後分兩批從黑龍江出發,經過長途跋涉,相繼于次年到達伊犁地區。至此,“索倫營”成為新疆“四牧營”之一:清政府将其安置在伊犁河以北、霍爾果斯河以西的策濟、齊齊罕、薩瑪爾、圖爾根等地遊牧居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到乾隆六十年(1795)前後,索倫營“官兵家口共四千零五十七名口”。從此,部分達斡爾族就世代居住于此地,成為近代新疆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重要成員。

清朝時期内地各族向新疆的遷徙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