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索賠1000萬元,小紅書起訴4家虛假種草通告平台

1月19日,小紅書對外宣布,正式對微媒通告、成寶、南京贻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機構提起訴訟,這些機構從事“代寫代發”虛假種草筆記的業務,幫助商家及部落客進行虛假推廣,對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譽造成極大傷害,同時嚴重損害了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為此小紅書要求上述機構立即停止針對小紅書的虛假推廣交易等行為,并賠償小紅書經濟損失1000萬元,賠償金将用于平台虛假種草治理。

與此同時,響應“清朗·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專項行動,小紅書開啟第三輪虛假種草治理,在前兩批封禁68個涉虛假種草品牌及線下商戶後,小紅書再度封禁包括渝舍印象、安隅酒店、廣州曙光美容醫院等在内的6家線下商戶,以及佑天蘭、至初、歐德堡等在内的7個品牌。

索賠1000萬元,小紅書起訴4家虛假種草通告平台

自2021年12月16日啟動“虛假種草”專項治理以來,小紅書已封禁81個品牌及線下商戶,處理相關虛假種草筆記17.26萬篇、違規賬号5.36萬個。

對此,小紅書“虛假營銷”治理專項負責人表示:“隻治理平台内的虛假内容和賬号,治标不治本,是以需要截斷上遊品牌‘代寫代發’的需求,才能從根本打擊到這個灰産鍊。”記者獲悉,不少品牌以産品/服務置換或現金的方式,通過外部中介機構或者平台尋找大量素人,在各平台鋪設違規營銷的内容。

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薛軍介紹稱,網絡黑灰産的産業鍊有三個主要環節,它們緊密聯系,互相分工:首先是需求方,希望借助黑灰産為其刷單實作流量造假。其次是承接需求的第三方代營運機構,比如刷單公司。最後是,領取類似“刷單”、“刷好評”任務的大量分散參與者。

根據媒體報道,“代寫代發”的黑灰産鍊路通常為:品牌或承接品牌方需求的第三方中介機構,通過“紅通告”、“微媒通告”、“番茄通告”等為代表的第三方接單中介平台,以實體商品/服務或0-1000元不等的現金,大量有償招募素人,在小紅書、抖音、微網誌、大衆點評上生産内容。

打開“番茄通告”的小程式,可以看到該通告平台上有大量品牌招募素人分享的資訊,品牌用實物商品,或者用0元-500元不等的現金,作為素人在小紅書、抖音、微網誌等平台分享内容的報酬。

招募資訊中,品牌會明确标注對接單素人粉絲、資料的要求,素人接單後需将本人在各平台的分享截圖回報給品牌方,才能拿到商品或現金報酬。

這些在通告平台上招募素人的機構,一般為品牌方,或者是以成寶、南京贻貝為代表的代理品牌營銷需求的MCN機構。

薛軍表示,委托他人進行虛假種草的商家,屬于從事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争行為,而對于代營運的組織者和公司,既屬于幫助他人進行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争行為,亦屬于從事非法經營活動。“未來我們可以進一步推動這塊的立法立規,将相應的罪名特定化。”

薛軍認為,治理需要把生态鍊、産業鍊、利益鍊弄清楚,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打擊。如果隻聚焦其中一段,上下遊的問題不解決,問題很難有效根治。同時,薛軍認為,違規營銷等問題需要行業關聯,各個平台對黑灰産的代營運平台、中介機構進行共同打擊、治理。

“違規營銷的治理,我們一定會長期堅持做下去。它是個持久戰,有很多治理難點,不是通過單一平台能夠完全克服的。”小紅書總編輯沈煉表示,“比如,類似微媒通告、紅通告等這些第三方接單中介平台,我們今天依然沒有找到特别好的方法來打擊它們,但我們會持續嘗試、找辦法。”

圖檔來源:小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