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網刷屏的“天才兒子”金曉宇可能不是雙相,他仍有希望完全康複

作者:晴日心理何日輝

本文字數約:5057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

01、6歲失去左眼的翻譯“天才”

02、他究竟是不是“天才病”?如何康複?

這兩天,一篇文章《杭州男子從殡儀館打來電話:能不能寫寫我們的天才兒子》在全網刷屏了,被譽為中國版的《美麗心靈》。

此文是杭州一名“雙相障礙”患者金曉宇父親的自述文章,他講述了兒子曲折的患病經曆,以及在翻譯中取得的成就。

因為文章涉及到“雙相障礙”這種精神疾病,一位複旦的校友,還有一位公衆号大V朋友特意把文章轉給我,問我的看法。

我看完以後也非常感動。從專業的角度出發,我的主要感受有3點:

第一,從科學的精神心理學角度來看,金曉宇得的很可能不是典型的雙相障礙,他可能被過度診斷;

第二,金曉宇50歲了,已經和病魔對抗了半輩子,可如果他的家人能看到問題的根源,采取合适的辦法,他仍有可能實作基本的康複。

第三,金曉宇的成就主要源于他對于翻譯的熱愛和持久的付出和努力,和雙相障礙沒有直接關系。大家别總覺得雙相障礙是“天才病”,這并不利于患者加快康複。

金曉宇出生在書香門第之家,父母都是進階知識分子,家裡還有一個哥哥。

全網刷屏的“天才兒子”金曉宇可能不是雙相,他仍有希望完全康複

金曉宇童年時的家庭合影,圖檔來源于網絡

出身不錯的金曉宇卻因6歲時的一場意外,徹底打亂了人生。鄰居小孩往玩具手槍裡放了一根針,最後射向金曉宇的左眼,他從此瞎了一隻眼睛。

這件事不但令金曉宇承受了巨大的疼痛,肯定也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

金曉宇的父親沒有說明後續這件事是怎麼處理的,但受過良好教育、内心善良的金曉宇父母,有可能選擇寬容與原諒,最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可能又對金曉宇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創傷,他會非常壓抑。

但金曉宇很懂事,他還反過來安慰父母,“沒關系,習慣了”。

全網刷屏的“天才兒子”金曉宇可能不是雙相,他仍有希望完全康複

金曉宇少年時和父親的合影,圖檔來源于網絡

後來,金曉宇與哥哥都長大了。兩人的成績都很好,曉宇哥哥考進了複旦大學,後來去了澳洲留學。曉宇高一時分在尖子班,老師說考大學完全沒問題。

但金曉宇父親回憶,有一天,小兒子突然說,“我不上大學了,也不要讀高中了。”

這位父親沒有解釋原因。但可想而知,一個左眼失明、視力殘缺的孩子,在學校裡免不了遭受異樣的眼光,甚至會被同學嘲笑、欺淩。

金曉宇不想上學,很可能就是因為遭受了這些疊加性心理創傷,他對學校還有那些同學感到厭惡、排斥、甚至恐懼。他甚至會災難化思維,自我否定,覺得自己成績好又有什麼用,還不是到哪都被人瞧不起?!

金曉宇退學後,父母為曉宇找了好幾份工作,比如新華書店售貨員、排氣扇廠勞工,但曉宇要麼跟顧客發生争執,要麼被工友排擠,沒上幾天班就幹不下去了。

從科學精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時的金曉宇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偏執型人格改變。他遭受過疊加性的心理創傷,内心又自卑,非常敏感、多疑。顧客、工友可能确實對他帶有歧視,但有的可能是無意中的言行舉止,有的甚至可能是善意的關注。

可這都很容易激怒金曉宇,導緻他在人際關系中經常與人發生沖突,不斷形成新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他就更加敏感多疑,偏執易怒,進入惡性循環。

此後,曉宇變得堕落、頹廢,整天躺在床上,情緒十分不穩定,總是發脾氣,像變了一個人,還發展到把家裡的家具、電器都砸掉了。

這其實都是他想起一些創傷事件時,内心非常痛苦、憤怒,忍不住把強烈的負性情緒宣洩了出來。

金曉宇是痛苦的,他父母又何嘗不是,他們都很絕望。令他們十分驚喜的是,突然有一天,曉宇決定要去考大學。

金曉宇父母立刻給他找了補習班。雖然曉宇高中基本沒上過,但惡補幾個月後,聯考成績讓人大吃一驚:離一本線隻差3分。

金曉宇的二本志願填了杭州大學外語系,成績也超過了錄取分數。一家人很開心地等學校的錄取通知,誰知,學校将檔案退回,原因是曉宇高中時不守紀律、缺課。

最後,金曉宇去上了另一所大學。但上學一年後,他又犯病了,隻能再次退學。

但金曉宇沒有就此放棄學業,他在家埋頭自學,隻用兩年,就拿到了浙江大學英語系的自考畢業文憑。

可與此同時,他的情緒波動也越來越嚴重,2次嘗試自殺,嚴重失眠,時而情緒低落,時而狂躁不安,無端猜疑别人,還有破壞行為。

父母帶金曉宇就診,他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雖然吃了藥,但不能完全控制病情。每次曉宇情緒劇烈波動時,父母一點辦法都沒有,隻好把他送到醫院住院治療,1992年起,基本每年他都會被進去。

到底雙相障礙是什麼?金曉宇的父親本來聽都沒聽說過。但兒子患病後,他看了不少相關書籍。

他說,其中有兩點令其略感欣慰。

一是通常這類病人一兩次自殺未遂後很少再有這個念頭,他們會比之前珍惜生命;

二是這類病人會在精神領域不同凡響,甚至表現出天才性的創造力。

其中有一本美國精神病醫師寫的《躁狂抑郁多才俊》,裡面列舉了25位曆史名人:貝多芬、梵高、牛頓、海明威……他們終其一生都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典型表現,承受了超出常人的痛苦,但他們都是具有偉大想象力的天才藝術家。

金曉宇父親并不在乎兒子是不是天才,隻希望他能活着。

這段時間,金曉宇的病情時好時壞。他特别愛看書,他想要的書,父母都會省吃儉用買給他。

1993年,曉宇父母還花了重金、冒着被兒子砸壞的風險買了一台電腦給他,曉宇特别高興,發怒時也從不碰電腦。

全網刷屏的“天才兒子”金曉宇可能不是雙相,他仍有希望完全康複

曉宇家的電腦,圖檔來源于網絡

他也從不玩電腦遊戲,主要用電腦自學外語和看原聲電影。

金曉宇用了6年時間不斷自學,學習了德語、日語,還不斷鞏固英語。他最常去的是浙江圖書館,将裡面的外語小說都看完了。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0年,金曉宇的母親參加南大50周年同學會,一位老同學願意給金曉宇一次翻譯的機會。

南大出版社寄來了美國女作家安德烈娅·巴雷特的八個短篇小說,讓曉宇翻一篇試試。

他憑借過人的語言能力,将翻譯做得很出色。從那以後的10年裡,他以每年兩本書的速度,一共翻譯了22本書。這是全家難得的幸福時光。

在翻譯日本女作家多和田葉子的小說《狗女婿上門》時,為了提升翻譯的準确度,金曉宇天天看日本相撲比賽。還用紙條擋着字幕,鍛煉自己的翻譯速度。

看着螢幕上兩個隻系着腰帶的大力士在翻滾打鬥,父子倆哈哈大笑。

金曉宇翻譯的書稿寄到編輯部,大家都搶着做責任編輯。因為全書沒有錯字、錯句、錯譯,而且每本書都好賣。他的譯作,除了精準之外,還有着豐富的情感魅力,甚至比原作更精彩、細膩。

金曉宇母親的南大同學打電話祝賀她,“你們養了一個天才!”

2015年,曉宇的母親患病,又得上了阿爾茨海默症,生活不能自理,隻能在床上躺着。曉宇非常難過,他照顧母親的吃喝拉撒,毫無怨言。

與此同時,曉宇繼續潛心翻譯,除了南大,還有出版社邀請他翻譯,書一本比一本厚,病情也有明顯的緩和。

但去年10月,有可能是因為新近翻譯的書作遲遲未出版,也有可能是母親的重病,金曉宇的病情出現波動。

一天晚上,他獨自坐火車去了溫州,父親正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他卻突然回來了。又過了幾天,他過馬路時把一名快遞員的門牙打掉了。

接着,醫院派來人員把曉宇接走了,他再次住進了精神科病房裡。

就在金曉宇住院的時候,他的母親突然去世了,但父親仍瞞着曉宇。

根據最新消息,金曉宇現在已經出院了,他看了父親的自述文章,也得知了母親的死訊。他接受了這個事實,他父親的心也放下了。

全網刷屏的“天才兒子”金曉宇可能不是雙相,他仍有希望完全康複

金曉宇和父親金性勇,圖檔來源于網絡

很多網友希望給金曉宇一家提供援助,20多家媒體想采訪他,還有影視公司想把他的經曆拍成電影。

但這些都被其父親婉拒了,他隻希望大家盡量不要打擾曉宇,讓他可以繼續平靜地生活,從事着最愛的翻譯工作。

作為一名精神心理醫生,看完金曉宇的患病經曆,我非常心痛。

金曉宇從小到大經曆很多苦難。

他6歲失去一隻眼睛,遭受巨大的心理創傷;

後來上學很可能飽受嘲笑和欺淩,高中退學;

嘗試工作時又頻頻與人争吵;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又被心儀的大學退檔;

讀大學後又因病情再次退學;

他多次被送進精神病院,被迫打針吃藥,甚至可能被采取保護性限制措施,這也有可能令他感到屈辱,形成疊加性心理創傷……

尤其是6歲那年失去一隻眼睛,他那時很可能患上急性應激障礙(ASD),後續發展為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隻是在那個年代,絕大部分人都缺乏相關知識,金曉宇的父母也忽視了,他未能及時得到診治。

全網刷屏的“天才兒子”金曉宇可能不是雙相,他仍有希望完全康複

金曉宇少年時的家庭合影,圖檔來源于網絡

經曆過那麼多心理創傷,金曉宇一度情緒低落,嘗試自殺,他有重度抑郁發作,這是基本可以确定的。但對于他被診斷的“雙相障礙”,我認為存疑。

大衆或許對雙相情感障礙這種疾病不熟悉。這屬于6種重性精神疾病之一,“終身服藥”、“預後不佳”、“遺傳度高達80%”都是該疾病的常見标簽。

但讀了金曉宇父親的自述文章後,我認為,如果曉宇從沒有過過分自信、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表現,那他就不是典型的雙相障礙。

他熱愛翻譯,因為翻譯而廢寝忘餐、靈感湧現,獲得别人認可時感到很開心,這都屬于正常的反應。

尤其是對于郁郁不得志的他來說,獲得肯定時比常人更興奮,翻譯時更加陶醉、投入精力更多,這是很正常的。

實際上,這屬于高效工作的狀态,類似于良性的“工作上瘾”。

隻不過這種狀态很難為人了解,沒有這種人生經曆的精神科大夫,很容易把這種狀态認為是“輕躁狂/躁狂發作”裡的精力旺盛、思維奔逸和情緒高漲,但其實他不屬于。

而從其父親的自述文章來看,金曉宇所謂的“輕躁狂/躁狂發作”更多是在家砸東西、煩躁不安、有破壞行為,所謂的“砸人毀物”。

這其實是他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被激活後的“激越狀态”,他非常痛苦、憤怒,感到命運不公而又無法改寫,是以情緒大爆發,用激烈的形式把怨恨發洩出來。

但很多精神科大夫會認為這是“易激惹”,進而認為這是輕躁狂/躁狂發作,然後診斷為雙相障礙。

嚴格來說,這一點在臨床中是有争議的。

還有,金曉宇無端猜疑、指責别人,這其實是偏執型人格改變的展現,因常年經曆疊加性心理創傷,他就像一隻驚弓之鳥,非常敏感、多疑、容易把别人的好意當壞意,并不是雙相障礙的症狀。

是以,從多學科診療(MDT)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更符合金曉宇的診斷,應該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繼發的抑郁障礙伴激越狀态,并有一定程度的偏執型人格改變。

不過,因為金曉宇無法正常工作,又有嚴重的社交障礙,沒有朋友,加上他非常喜歡學習語言,這樣一來,他反而有大量的時間、精力放在外語學習和翻譯工作上。

而且他曲折的人生經曆,更敏感的情感反應,這使他的情感更充沛,對人性的觀察和了解也更加獨到。

這些因素都為他投身翻譯事業做好了準備,最後獲得了顯著的成就。他父親說,做翻譯其實沒有多少錢,但關鍵是金曉宇獲得了外界的認可和成就感,他實作了自我價值。

那金曉宇的經曆,是不是恰好印證了其父親看的那本書的說法:

這類病人1、2次自殺未遂後很少再自殺,并常常會在精神領域不同凡響,表現出天才性的創造力?

其實不然,這是表象。很多雙相障礙患者、包括是真正典型的那些,他們最終也可能會不堪疾病的折磨,選擇輕生離世。

還有,雙相障礙與“天才性的創造力”沒有直接關系。金曉宇在翻譯界裡大放異彩,這主要得益于他對外語學習的熱愛、長期堅持和付出。

隻不過因為患病,他反而有了更多的鑽研時間,以及有更獨特、細膩的情感體會。但這個因素不是主要的。

換言之,有朝一日金曉宇走向真正的康複後,他的翻譯才華并不會随着疾病的消失而消失。相反,他能夠将其患病經曆轉化為人生财富,在翻譯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金曉宇可能自己不知道,現在在網上,他被譽為中國版的《美麗心靈》。

電影《美麗心靈》由真實故事改編,主人公納什是著名的博弈論提出者,還獲得諾貝爾獎。但他罹患精神分裂症,在電影尾聲,他也沒有完全康複,幻覺并未消失,隻是他學會不受其影響,與病和平共存。

金曉宇以後的命運,會不會比《美麗心靈》裡的納什更好?實作真正的康複?

全網刷屏的“天才兒子”金曉宇可能不是雙相,他仍有希望完全康複

納什出現幻覺,并接受治療,電影“美麗心靈”截圖

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他的患病根源是從小到大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其實在他從事翻譯這十幾年來,因為父母無限支援、包容和照料,還有翻譯帶來的成就感,他有一些創傷已經得到了部分修複,起碼與父母的關系是比較親密的,病情也有過一段平穩期。

可每當他遇到一些挫折、打擊,或者認為别人針對、歧視他時,他遭受過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很容易被激活,進而情緒劇烈波動,再次出現打人砸物的行為。

在理論上,深度催眠下創傷修複技術(TPMIH)可以修複金曉宇症狀相關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他的情緒症狀會大大緩解、甚至消失,進而實作快速的撤藥。

在創傷修複後,他能徹底走出過去的傷痛,再想起時不再是痛苦,而是平靜,而且對過去的事有積極的認知和感悟,他本就有的善良、堅韌、追求高尚的良好品格會得到強化。

最重要的是,金曉宇的相關疊加性心理創傷修複後,他能跟外界很好地交流了,也能獨立地生活了。

他的翻譯工作會更上一步,甚至不排除,他會遇到真正愛他、欣賞他的那個人,收獲一段幸福的婚姻。到那時,他的康複經曆會真正地轉變為他的人生财富!這個中國版的《美麗心靈》會有個更溫暖、更鼓舞人心的美好結局!

那如果沒法接受深度催眠下創傷修複技術(TPMIH),通過他家人的科學應對和努力,金曉宇也有可能逐漸康複,隻不過時間更長一些。

希望他的父親能夠看到兒子症狀背後的根源,有意識地去修複兒子曾遭受過的心理創傷,并就自己曾造成的心理創傷對兒子真誠道地歉。

金曉宇沒有朋友,兩父子相依為命,其父親更要成為了解兒子、尊重兒子的良師益友。

他要盡量避免再對兒子造成疊加性心理創傷。如果兒子惹麻煩,他不要動不動就認為兒子犯病了、送到精神病院,這可能會持續對金曉宇造成心理傷害。

相反,他可以學習良性溝通三部曲,學會對兒子共情、傾聽、積極引導,化解他的一些不嚴重的情緒波動,這也會令金曉宇的病情進一步改善,自我覺察和自我控制能力有明顯的提升。

若這對父子的關系更加親密,再加上金曉宇的翻譯成果和外界的認可越來越多,并結合規範的藥物治療,他的情緒會更加趨于穩定,甚至走向康複!

#患躁郁症天才翻譯家發聲:現境況很好# #雙相情感障礙者10年翻譯22本書# #精神心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