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拍攝的楊貴公主,也可以是曆史神

作者:虹膜

作者:David Melville

譯者:易23

校對:天

資料來源:Senses of Cinema(2005年7月)

乍一看,《楊公主》(Princess Yang,1955)看起來像是同年馬克斯·奧法斯(Max O'Fays)的傑作《勞拉·蒙特斯》(Laura Montes)的亞洲版。這是一個華麗的彩色幻想(一半曆史,一半是灰姑娘的故事),講述了一個來自悲傷背景的年輕女子抓住了君主的心。

日本拍攝的楊貴公主,也可以是曆史神

勞拉·蒙特斯,勞拉·蒙特斯。

當然,這是一個沒有"永遠幸福"結局的曆史童話。在這兩部電影中,我們女主角的迅速崛起使社會陷入混亂和公開的抵抗。可憐的勞拉在馬戲團的怪異表演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雖然兩部電影有着相似的外表,但她們的女主角(和她們的情感)卻大相徑庭。由Martini Caro飾演的Laura是一個粗俗而空洞的女冒險家,除了貪婪之外沒有其他情感。她的迅速崛起和令人眼花缭亂的堕落是19世紀歐洲道德淪喪的典型例子,奧菲莉亞斯不希望觀衆浪費任何關于她命運的眼淚。

日本拍攝的楊貴公主,也可以是曆史神

然而,在苟賢治的眼中,從幫廚房女仆到皇室寵兒的楊公主,就像是8世紀唐代一堆糞便上盛開的百合花。在一個貪婪的家庭被迫成為,她對唐玄宗( Senya )的愛是完全真實的,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住他的王位。

日本拍攝的楊貴公主,也可以是曆史神

楊公主與其說是冷酷無情的蕩婦,不如說是受害者。楊公主的角色延續了高口作品中其他女英雄的傳統:《西鶴一代》( 1952 )中臭名昭著的貴族,或者他上一部電影《紅線》中的。女人有強烈的信念,但她們的情感更強烈。

可悲的是,他們被囚禁在一個原則和情感是奢侈品的世界裡。郭台銘出生于一個貧困家庭,小時候親眼目睹了妹妹的生日被賣為藝妓。在他母親去世後,十幾歲的陣風逃離了他的家,在他妹妹的地方避難。正如他所經曆的,他明白愛情是一種奢侈,羞恥是生存的代價。

日本拍攝的楊貴公主,也可以是曆史神

《The West Crane Generation》(1952)

在川口先生的電影生涯中,隻有《楊貴妃》的故事發生在非日本的環境中。"異國情調"的概念——大多數西方觀衆和大多數亞洲電影之間的傳統障礙——是《楊公主》中的雙重問題。也許古代中國的世界對古口先生來說和我們想象的一樣陌生。是不是這種奇異而奇特的次元,讓這部電影在風格上與郭建二的其他作品不同?包括佩内洛普·休斯頓(Penelope Houston)在内的西方影評人稱贊他"在曆史之旅中想象過去和現在之間的連續性的能力,這是我們有意識地體驗曆史時無法感受到的。

的确,看看《楊貴妃》就知道了。在電影中 - 突然之間,沒有任何預告片 - "這是一個古老的陌生國家:他們的行為與我們不同。

日本拍攝的楊貴公主,也可以是曆史神

Groove從他的習慣世界中走出來,進入了一個色彩鮮豔的王國,其布景和場景與他所有作品(包括他為數不多的其他彩色電影,現實主義的"新平嘉",拍攝于1955年底)不同。當楊公主在皇家花園遇見皇帝時,浮華的人造布景散發着精緻的蒼白——仿佛整個場景都是用珍珠母雕刻出來的。

《陽公主》的目标不是任何曆史現實主義,而是讓人想起一個遙遠而虛幻的古代中國,比如卡洛·戈齊的戲劇或賈科莫·普契尼的歌劇《圖蘭多》。

日本拍攝的楊貴公主,也可以是曆史神

在二流導演的手中,這種東方般的視覺效果可以滑入危險的庸俗。不過,《楊貴妃》的人為本質,不僅是影片的風格,更是其内容。無論是家族的野心還是宮廷禮儀,都不允許楊公主和唐玄宗有任何誠實或毫無防備的時刻。

他們之間強烈而真誠的愛(幾乎)是以犧牲他的王位和(最終)她的生命為代價的。一方面是外在壓力,另一方面,唐玄宗對楊公主的喜愛也蘊含着一種強大的幻覺(如果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話)。起初,他愛上了這個不知名的女孩,因為她像他死去的妻子的肖像。

日本拍攝的楊貴公主,也可以是曆史神

這個特殊的情節轉折将"楊公主"從許多曆史傳說的莊嚴套路中帶出,進入了普雷明格的"勞拉的秘密曆史"(1944年),迪亞特爾的"珍妮肖像"(1948年),希區柯克的"狂喜"(1958年)和林奇的"夜線"(1996年)所創造的陰郁世界。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些電影都是對希臘神話《神曲》(Theoise)和歐律狄加(Eurydic)的重新構想(如果不是實際的重述)。

同樣,在《楊貴妃》中,川口賢治也以日本男人愛上美鬼的傳說為素材。他在他最著名的作品《雨月》(Rain Moon,1953)中探讨了這個主題,其中森喜朗扮演卑微的陶藝家Yuro,而Jing Yuzi(白臉飄逸的白色長袍)扮演幽靈般的幽靈。五口先生選擇了同樣的兩位演員——盡管他們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為楊公主的浪漫營造出一種令人難以忘懷、微妙而虛幻的氛圍,讓我們覺得皇室關系甚至在開始之前就注定要失敗。

日本拍攝的楊貴公主,也可以是曆史神

雨月 (1953)

盡管風格與顧先生的其他作品形成鮮明對比,但《楊貴妃》也許是他世界最純粹、最有力的升華,V.F.珀金斯将其描述為"一個充滿短暫歡樂和不斷悲傷的地方"。這也是一部充滿性和死亡的電影,符合其俄耳甫斯式的聯系。

當楊公主從浴缸裡出來時,苟賢治從她的裸體特寫鏡頭中剪下了一張(更性感)水面上的漣漪照片。當她走到叛亂分子被處決的地方時,戰壕再次被巧妙地編輯 - 從頂部切割到特寫鏡頭 - 她的珠寶一個接一個地落在她的腳下。這種短暫但持久的視覺愉悅的核心是悲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