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縱觀中國古代曆史,各個朝代的開創者無不是豐功偉績、文治武功。然而有唐一代,唐高祖的名氣和地位卻遠不如唐太宗的顯赫,以至于後人在讀史的時候總是習慣于把唐高祖的功績忽略和抹殺,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李淵(公元566年-公元635年),字叔徳,出身關隴貴族李氏,北周柱國李虎之孫,襲爵唐國公,唐朝開國皇帝,年号武德。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家世顯赫

李淵的先祖是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涼的開國皇帝李暠,而李暠又是西漢飛将軍李廣的十六世孫。關隴李氏一直是關中地區的名門望族。

李淵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時期擔任太尉,後因功被授柱國大将軍。北周建立後,追封李虎的爵位為唐國公,可以世襲罔替。

李淵的父親李昞襲爵唐國公,先後擔任禦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将軍等職位。後來,李昞迎娶獨孤皇後的姐姐為妻,做了隋文帝楊堅的連襟。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李淵七歲的時候,其父李昞去世,李淵得以襲爵唐國公。李淵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長大後,性情豪邁,喜歡廣交朋友,無論貴賤,深得衆人的稱贊和美譽。

憑借顯赫的家世和跟隋文帝的關系,隋朝建立後,李淵從千牛備身做起,先後擔任谯州、岐州、隴州三州刺史。

楊廣登基後,李淵前後又改任荥陽、樓煩兩個郡的太守。不久之後,李淵又被征召入朝,做了殿内少監。

大業九年,李淵改任衛尉少卿,開始掌管宮中禁衛軍,正式開啟文官轉武職的生涯。

因功累遷

大業九年,隋炀帝二次讨伐高句麗,李淵在懷遠鎮奉命督運糧草。同年六月初,楊玄感起兵作亂,李淵奉召鎮守弘化,兼知關右諸軍事。

在此期間,李淵廣交天下豪傑,大肆擴充勢力,受到了隋炀帝的猜忌和懷疑。為求自保,李淵開始飲酒作樂、廣納财貨,表現出胸無大志的樣子躲過了一劫。

大業十一年,李淵改任河東宣慰使,調往山西。軍至龍門之時,恰遇毋端兒聚衆作亂。李淵率衆攻擊,連射七十箭,箭箭擊中賊寇。毋端兒敗逃,被箭射中而亡。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绛郡人柴保昌作亂,聚衆數萬人,擊敗隋将樊子蓋。李淵到來後,采用剿撫并用的政策,逐漸瓦解起義軍的勢力。由于李淵的善待政策,起義軍隻投降的就有一萬多人,最終起義終于被平定。

大業十二年,李淵因多次向隋炀帝進獻飛鷹和獵犬受到賞識,升任右骁衛将軍。此時天下大亂,突厥趁機經常騷擾邊境,隋炀帝命李淵和馬邑郡守王仁恭共同北擊突厥。

此時,李淵和王仁恭的兵馬分出大部分鎮壓叛亂,北擊突厥的兵力有些捉襟見肘。李淵便選出擅長騎射的兩千騎兵,吃住騎射全都仿效突厥人,以吸引其注意,另埋伏一批善射的士兵于旁邊。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突厥派兵來騷擾,兩軍戰鬥之時,伏兵從後面殺出,射殺突厥數百人,突厥再也不敢貿然來侵犯。

大業十三年,隋炀帝巡幸江州,任命李淵為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正式成為一方最高行政長官。

晉陽起兵

此時的天下群雄并起、諸侯割據,加上隋炀帝猜忌成性、擅殺大臣,隋朝的滅亡隻是時間問題。

晉陽縣令劉文靜暗中結交李淵兒子李世民,策劃起兵。然而又害怕李淵不同意,于是找來晉陽副監裴寂商議,趁李淵醉酒安排宮女陪宿。李淵醒後大驚,自知死罪。李世民等人趁機彙報了起兵計劃。

李淵假裝要把李世民等人送官,得知衆人計劃後又不了了之,但始終不同意起兵。

大業十三年二月,李淵治下鷹揚校尉劉武周發動叛亂,殺死郡守王仁恭占據汾陽宮,勾結突厥意欲奪取天下。隋炀帝聞訊後大怒,釋出聖旨要捉拿李淵治罪,但後來又遣使赦免了李淵的罪行。

李淵被隋炀帝的猜忌吓得半死,在衆人的勸說下終于下定決心起兵。于是,李淵以讨伐劉武周為名,開始到處招兵買馬,籌措糧草,很快就聚集了數萬人之衆。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淵招兵買馬,懷疑李淵要造反,便密謀騙李淵父子到晉祠祈雨,想要除掉他們,向隋炀帝邀功請賞。不料,他們的計劃被晉陽鄉長劉世龍獲悉,報給了李淵。

李淵大驚,遂下令将二人斬殺,正式起兵。李淵遣劉文靜送厚禮結交突厥始畢可汗,獲得支援後,自稱大将軍,傳檄天下。同時,開倉放糧,以赢得群眾支援。

建立唐朝

大業十三年七月,李淵親率精銳三萬從晉陽出發,沿汾河南下河東。此時隋朝虎狼将宋老生屯兵兩萬于霍邑、左武衛大将軍屈突通屯骁果軍數萬于河東,阻止了李淵進軍長安的道路。

此時秋雨連綿,軍糧匮乏,加上有謠言稱劉武周聯合突厥攻擊晉陽,李淵有點不知所措。裴寂要求回師晉陽,李建成、李世民主張繼續進軍。最終李淵力排衆議,繼續進軍。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八月,天氣終于放晴,太原來的軍糧也補充到位。李淵率軍先後攻占霍邑殺死宋老生,圍困河東收降屈突通,形成了對長安的鉗形攻勢,

李淵在關中的親朋故舊聽說李淵起兵後,紛紛起兵響應。他的女婿柴紹在鄂縣散盡家财招募亡命之徒為其效力;他的從弟李神通也在鄂縣招兵買馬準備起事;他的女婿段綸在藍田起兵,聚衆一萬多人…

中原地區瓦崗軍與王世充正在激戰于洛陽城下,趁此機會李淵整合二十萬人馬合圍長安,不久攻克。李淵迎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甯,即為隋恭帝,遙尊隋炀帝為太上皇。隋恭帝封李淵為唐王、大丞相,都督内外諸軍事。

義甯二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殺,天下已無共主,李淵開始策劃稱帝。六月十八日,隋恭帝被迫下诏禅位于李淵。李淵在長安太極殿登基為帝,改國号為唐,改元武德,成為唐朝開國皇帝。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一統天下

武德元年,李淵派李世民攻打西北薛舉。李世民先敗後勝,大敗繼位的薛仁杲。同時,李世民又擊潰涼州李軌,收複了西北地區。

武德二年,李淵命李世民統領關中軍隊讨伐劉武周,經過半年激戰,擊敗劉武周部,收複原來所有土地。至此,唐朝穩固了大後方,得以全力進軍中原。

武德三年,李淵命李世民率軍出關征讨王世充。李世民攻城略地,一路殺到洛陽城下,并将城池長期包圍。不久,李世民圍點打援的戰術奏效,在虎牢關生擒來援的窦建德,迫使王世充開門投降。虎牢關一戰擒兩王,使得唐朝得到了中原地區。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征戰中,唐朝又滅掉叛亂的劉黑闼和高開道,很快就統一了北方。

武德四年,李淵命李孝恭為荊湖道總管、李靖為行軍總管統帥水路大軍進攻南梁蕭銑。蕭銑戰敗而降,唐軍平定荊湘。不久,李靖招降嶺南九十六州,嶺南遂平。

武德六年,取代杜伏威割據淮南的輔公祏舉兵反唐,在丹陽稱帝。李淵命李孝恭率諸将水陸并進,以征讨輔公祏。

武德七年,李孝恭先後攻克蕪湖、梁山、丹陽,擊敗并擒獲輔公祏。至此,江南地區全部平定,唐朝基本完成了全國統一。

骨肉相殘

李淵稱帝後,封大兒子李建成為太子、二兒子李世民為親王、三兒子李元吉為齊王。太子李建成為人寬厚,輔佐李淵穩固後方;秦王李世民東征西讨,為大唐得天下立下首功;齊王李元吉才智平庸,卻是太子的追随者。

李世民因公被授“天策上将”,位列三師之上,為武官之首。在其府裡聚集了大批才能出衆的文臣武将,同時還畜養了八百多名死士。

太子洗馬魏徵提醒太子說秦王功大,威震海内,且身邊聚集了這麼多的能人,怕是對太子之位造成威脅。宰相封德彜也向李淵提出秦王的威脅,請求打壓。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在齊王李元吉和後妃的不斷煽風點火下,李淵開始打壓李世民,流放了秦王府裡的幕僚王珪、韋挺和杜淹。太子和秦王之間的沖突越來越深。

李建成私下招募兩千勇士,号為“長林軍”,用以保衛東宮。同時,不斷賄賂拉攏後宮嫔妃,以在李淵面前诋毀李世民。接着,李建成又派人遊說瓦解秦王府幕僚,企圖分化李世民的力量,剪除其羽翼。

李世民越來越感覺到太子的威脅,知道李建成很快就要對自己下手了。秦王幕僚也是日夜規勸李世民先下手為強,除掉太子和齊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長安宮玄武門伏兵射殺入朝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制造了“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正在泛舟的李淵見秦王府大将尉遲敬德率衛士來見,急問何事。尉遲敬德答道,太子和齊王作亂,已被秦王誅殺,特來保衛陛下。

李淵此刻已經明白了一切,自知骨肉相殘下也無能為力,隻得下诏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委托其管理軍國事務。

蓋棺定論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淵正式禅位于李世民,退位為太上皇,仍居于太極宮。

李淵退位後,除了參加一些大型宴會外,基本上不參與政事,在後宮中頤養天年。物質上的富足卻掩蓋不住内心的凄涼,喪子的痛苦始終萦繞在他的腦海裡。

唐太宗貞觀九年五月初六,李淵駕崩于大安宮,享年七十歲,廟号為高祖,谥号太武皇帝,入葬獻陵。

唐高祖李淵:一位被低估的開國皇帝,一生功績全被兒子光芒遮住

李淵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和驚心動魄,又包含了無奈和衆叛親離。雖然後來開創貞觀之治的李世民的光芒完全掩蓋了李淵,但作為唐帝國的開創者,他的光輝和貢獻始終镌刻在曆史的豐碑之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