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1市寒假托管班遇冷!有的學校隻招到1個學生,有的報名卻被勸退...

作者:星星飛翔

根據相關安排,1月17日,

青島各國小的寒假托管服務工作正式開啟。

相比接受度較高的課後校内服務,

此次專為寒假打造的校内托管鮮有人報名,

有的全校隻托管1個孩子,

有的報名了卻因人數少被勸退。

山東1市寒假托管班遇冷!有的學校隻招到1個學生,有的報名卻被勸退...

青島八大峽國小本周唯一一名參加校内托管的學生。

01

1個也給托!

學校還專門買微波爐熱飯

17日上午8點30分,青島甯夏路第二國小,2年級的陽陽背着書包來到了學校 。陽陽的書包裡,有媽媽給他準備的練字本、口算題卡還有午飯。7歲的陽陽也是這個星期學校裡唯一一名參加校内托管的學生。

根據時間安排,1月17日,青島國小生寒假校内托管服務工作正式啟動。這是島城正式開啟的首期校内假期托管。

青島甯夏路第二國小教導處副主任劉曉豔告訴記者,前期摸排中,全校共有15名學生報名了寒假校内托管,但因為各種原因,最後隻有兩名學生确定參加。“這個禮拜隻有1個學生來,另外1個報名的學生下周才過來。”劉曉豔說,陽陽平時跟媽媽生活,這段時間家裡老人又生病了,陽陽媽媽還要上班 ,實在無人看護。

“即便隻有1個學生有需求,也要托起來!”劉曉豔說,因為假期裡學校食堂關閉,參加托管的學生的午餐需自行解決。前期與家長溝通時,陽陽媽媽提出給孩子點外賣。“但我們擔心外賣不衛生。是以學校專門買了個微波爐 。家長早晨給孩子做好帶着,中午熱一熱就能吃,衛生也友善。”據劉曉豔介紹,托管首日,陽陽的校園生活還算充實:上午在班主任的看護下,陽陽練字、看書、做口算題還參加了戶外活動;下午畫畫、做手工,還跟着到校進行社團活動的高年級學生做了燈籠。

同樣的場景,在青島八大峽國小也同樣呈現着。當天,八大峽國小也隻有1名4年級的學生參加托管。“孩子家裡情況比較特殊,媽媽上班,老人也身體不好,我們就決定輪着來看護。”學校相關負責人說,他們還專門為學生制定了托管課程表,包括學習指導答疑、文體活動等。

山東1市寒假托管班遇冷!有的學校隻招到1個學生,有的報名卻被勸退...

02

有的報了名,

卻因人少被勸退

相比于“1個也托”的暖心舉動,也有家長向記者回報,給孩子報名托管後遭遇勸退。

市南東片區一名4年級的學生家長趙先生說,班級群裡下發了托管服務通知後,他第一時間給孩子報名了。“平時我們也參加學校的課後托管。放假了,老人沒法看住孩子,在家總是看電視,是以很想參加學校的寒假托管 ,在學校也放心。”趙先生說,誰知報名後的當天晚上接到班主任電話,稱全校隻有3、4個孩子參加,意思是如果家裡有人就自己看。“就是委婉地勸退吧。最後我們報名了校外托管,一天100多塊錢,也是個不小的開支。” 趙先生說。

根據青島市教育局此前釋出的托管服務通知:寒假托管服務主要面向國小有需求的家庭和學生,由家長學生自願選擇,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參加,也不允許動員不參加。

03

報名人數很少,原因多樣

記者采訪獲悉,相比接受度較高的課後校内服務,此次專為寒假打造的校内托管報名人數很少。

記者從某區教體局了解到,該區全區中國小共有28名學生參加托管,分布在4個學校,最多的學校有17人,最少的學校隻有1人。

崂山區一所學校的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前期他們根據上級要求,将通知發放到了每位家長手裡。班主任跟家長進行了詳盡地了解,大部分家長反映春節臨近,自己工作不忙,沒有托管需求。

身為一名4年級學生家長,孫女士認為,寒假托管的需求不高,有多方原因 。第一,很多家長會利用假期給孩子安排各種興趣班,規劃得滿滿當當。第二,冬天天氣比較冷,學校托管午飯得自己解決,比較麻煩,是以很多有需求的家長選擇了校外托管。“另外,我覺得假期應該有假期的樣子,是以我沒有給孩子報名學校托管。我的工作時間也比較自由,我盡量抽時間多陪孩子,豐富他的寒假生活。”

不過,多數家長表示,雖然寒假托管不熱,但教育主管部門初衷是好的,對于一些确有困難的家庭,還是可以選擇的,就是希望在執行的時候不要變味兒;剩下的大多數家庭還是會選擇克服困難,盡量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假期。

04

評論:做實校内托管,

解除“神獸出籠”後顧之憂

疫情防控需要,寒假提前到來。學校提前放假,孩子開心,家長卻犯了難。尤其是雙職工家庭,孩子放假了,但家長還要繼續工作,如何在看護孩子與正常上班之間做到兼顧、平衡,成為諸多家長面臨的難題。在“雙減”的大背景下,給孩子報校外輔導班似乎不是明智之舉,也與孩子的意願相悖。

青島市教育部門主動作為,在國小開展寒假托管服務。這就為雙職工家庭在解決孩子看護難問題提供了新的選擇。此舉來得及時來得必要,這種主動擔責主動作為的作風值得點贊,也值得其他地市學習推廣。

假期孩子看管難由來已久,也并非隻存在于一時一地。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解除“神獸出籠”後顧之憂,教育部門已經出台了諸多措施。去年暑期,教育部釋出《關于支援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首次對學校開展假期托管服務提出要求。

今年1月初,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寒假期間“雙減”工作,提出有條件的地方根據實際需要積極探索寒假托管服務。青島市在國小開展校内托管服務,正是對教育部部署要求的積極回應。

對于學校提供假期托管服務,家長無疑是歡迎的,這方面的需要也是巨大的。但從去年暑期托管班的情況看,假期托管的實施效果卻并不理想,參加托管服務的學生并不多。以青島市為例,根據報道,去年暑期托管,學生參加的積極性不高,其中有4個學校加起來,也隻有七八十人參加校内托管。

可以說,假期校内托管面臨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處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新規剛出,部分家長持觀望态度;另一方面,從暑期實施情況看,托管班也存在着不實不細,托管品質不高的問題。

比如,有些學校雖然提供了托管,但學校食堂關閉,無法為學生提供午餐,家長中午還要接孩子回家吃飯,如此一來,托管的便利就大打折扣。此外,部分學校還存在托管内容單一的問題。有些學校隻是單純把孩子集中起來,或者讓孩子自習,或者是讓孩子自由活動,托管成了課堂的繼續,甚至是直接“放養”。這顯然不能滿足家長對假期托管的期望。

假期校内托管之是以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還是因為學校的積極性未被充分調動。很大程度上,學校開展托管并非是自發主動的“我要做”,而是迫于外界壓力的“要我做”,學校、老師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

基于此,辦好假期托管班讓其“叫好又叫座”,必須充分調動起學校和老師的積極性。隻有有了辦事的積極性,學校才會有動力把托管服務抓實抓細,豐富服務内容,優化細化服務細節。

做到這一點,教育主管部門在倡導學校開展托管服務的同時,有必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确學校作為托管服務的責任主體,細化托管服務的内容、形式,對托管服務的品質水準進行跟蹤監管。

與此同時,也要為開展托管服務的學校提供好後勤保障服務,從職稱評定、工資收入等方面對參與托管的老師、學校予以傾斜照顧,確定勞有所得,如此才能調動其積極性。

如此,假期托管才能做到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真正成為解決“看護難”的利器。

你會讓孩子寒暑假參加這種托管班嗎?

你最大的顧慮是什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評論員 張泰來)

來源:齊魯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