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

偉大領袖的這首《秋收起義》,可謂是将當年的階級仇恨刻畫的淋漓盡緻。千百年來那些地主殘酷的壓迫農民百姓,有多少戶人家庸庸碌碌一輩子也還是缺衣少食,為了那最基本的溫飽而奔波不停。

(一)、承蒙祖蔭當土司,腰纏萬貫胡作為

那時候地主的起家方式分為很多種,比如官員退休後當員外或者通過日積月累的積攢,賺的萬貫家财亦或者是像西北和西南那樣稱霸一方受到朝廷認可的土司。

在電視劇《沐府風雲》裡就經常出現土司一詞,時至今日最為出名的土司莫過于果敢楊家,傳承了那麼多年仍舊生生不息。今天要說的這位也是個土司,名喚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這位祖籍甘肅的地主,他的祖上在乾隆年間平叛有功,是以被皇帝授予了土把總職,也就是土司。雖然隻有七品的官階,不過在雲南楚雄及其周邊地界一直有着很大的影響力

,是妥妥的''土皇帝''。

土司一職可以世襲罔替,傳到李潤之這裡李家的土司正好當到了第六代。

清末民初之際出生的李潤之,斷然放棄了土司這一頭銜,但這并不妨礙他稱霸一方。畢竟祖先們都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幹就行了。

李潤之當時緊跟社會潮流,在新平縣創辦了

''富昌隆商号''

。這個公司涉獵的範圍很廣,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大到槍械和貨币的鑄造都囊括其中。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李潤之陰險狡詐,什麼事賺錢他就做什麼,才不管合不合法有沒有人氣。他利用手中的職權和家中的勢力,大規模的侵占民田以建造工廠。

他的手下還有一隻親軍,這些人都是當地的流氓地痞,他們整日拿着富昌隆商号制造的槍支,在街上遊走看見誰不順眼就會前去教訓一番。

而李潤之在當地

頗有名氣

,距離當時的國民政府又天高皇帝遠,是以國民黨的人很樂意讓李潤之成為自己在新平地界的代理人。對于他的種種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潤之對于人情世故很是精通,逢年過節的他都會給當地的官員送禮。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為了賄賂這些人,他還專門拿出一處宅院裝修的

富麗堂皇

,閑來無事大家就聚到他這裡飲酒作樂。可能,李潤之這就算是最早的會所了。李潤之除了與政府人員關系甚密以外,他和當地的土匪也有所勾連。哀牢山上的土匪頭子,傳說就是李潤之的把兄弟。

如此一來,李潤之可以說是黑白通吃。

他自己有人有槍,又在黑白兩道有着非常深厚的人脈

,說他是土霸王一點都不為過。

有了這些人的幫襯,李潤之的生意做得是如火如荼。他順利的壟斷了哀牢山一帶的茶葉以及煙土産業,又霸占着鹽礦不許他人開采。在滇南一帶,提起李潤之的名号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前去上任的官員第一件事不是交接工作而是親赴李宅拜谒李潤之。而那些過往的商人遊客,也要購買帶有李家标志的旗幟才可以暢通無阻。李潤之在當地,就是說一不二的角色,他本人也是十分殘暴,做的欺男霸女逼良為娼之事數不勝數。

(二)、光明降臨日,粉身碎骨時

等到1945年以後國共内戰爆發,國民黨反動派開始愈發的重視像李潤之這樣的

土豪惡霸

。國民黨許李潤之以高官厚祿,令其誓死保住滇南。李潤之知道,他本人和國民黨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是國民黨垮台了,那自己的地位也将不保。

是以他開始變本加厲的搜刮财物,開始擴大生産規模,甚至将自己生産的煙土販賣到東南亞各國。同時,

李潤之也頗有些可持續發展眼光。

雖然他老早就有了鑄币廠與槍械廠,但它們生産的貨币根本無法在滇南以外流通,生産的槍支也都是不入流的水準。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是以他開始興辦學校,為自己拉攏人才,而

潤之學校

就是最著名的一所。這可能也是他罪惡的一生中,做的為數不多的好事。同時為了更好的響應國民黨的号召,李潤之開始擴張自己的民團規模。

他出以高價來吸引當地的土匪惡霸,曾經與其稱兄道弟之人,也不得已納入李潤之的麾下。

在李潤之最鼎盛時期,手下的兵丁人數超過了一萬之衆,俨然就是滇南的一個小軍閥。

不過一個小小的李潤之,又怎能抵擋住全國解放的曆史洪流。他的新平縣城,在國民黨悉數敗退台灣以後,也很快被偉大的人民解放軍所解放。而孤注一擲的李潤之,

利用他在當地的影響力于1950年率部衆殺入新平縣城

,一百多位征糧幹部慘死在他的槍口之下。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其實這時的李潤之已經走火入魔,他完全可以南遁入緬甸或者越南過上隐姓埋名的生活也可以向新中國作出忏悔誠心誠意的投降。

可李潤之是

''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獄無門卻偏投''

。圍攻完縣城以後,李潤之又組織土匪們制造了

''血染戛灑江''''蒿芝地慘案''

等一系列慘絕人寰的反革命破壞事件。

他肆意的殺害一心為民的黨政幹部,是鐵了心要與人民政府為敵。李潤之的手下不過是些散兵遊勇,

隻能欺負一些手無寸鐵的百姓,

等到碰上了英勇的解放軍,那些人欺軟怕硬的本性就暴露了出來。1950年10月,滇西獨立團決議清除李潤之這顆禍害滇南的毒瘤。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獨立團兵分二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土司府,經過了曆史三個月的炮火終于将以李潤之為首的一衆土匪悉數逮捕。1951年3月25日,李潤之等二十餘位反革命分子,被帶到了新平縣,并舉行

公開判決大會

與會的群衆超過了一萬人,激動的人們紛紛朝李潤之扔菜葉和臭雞蛋。平日裡大家對李潤之的作為敢怒不敢言,終于在人民政府的努力下這些鄉紳惡霸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最終,李潤之被處死。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三)、人死财猶在,至今不得見

李潤之家族世代在滇南耕耘,他們必定積累了無數的金銀财寶。尤其是到了李潤之這一代,他壟斷着鹽業、煙土還有茶葉這些暴利行業,必定有許許多多的财富。在土司府淪陷之際,解放軍已經罰沒了一大部分,但李潤之還有些壓箱底的貨物。

當年李潤之全盛時期,建造了一座三千平米的''

隴西世族

''府邸,裡邊的家具大都是西洋進口,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還通了自來水管道。據悉李潤之在生前曾經藏了

三百餘箱的金條

,在這座大宅院中,這是他壓箱底的寶貝以供不時之需。

然而還沒等他用上,就命喪黃泉了。他被處理後,來尋寶之人絡繹不絕,但這位世襲了六代的地主李潤之,生前私藏的300箱黃金至今仍未找到,不見蹤影。可能早已被人拿走,也可能這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那麼,從李潤之的下場帶給世人怎樣的啟迪?

首先,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倘若李潤之不那麼的為富不仁,不欺壓百姓不壓榨農戶,下場就不至于那麼慘烈。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像李潤之這樣公然與人民為敵且冥頑不化之人,必定會遭到共産主義鐵拳的打擊。

而且,此人一點都不識時務。國民黨政府已經垮台,他完全可以捐出全部的财産以示對當地百姓的歉意。如此一來,大家也能看在其投案自首的情節上,酌情處理。而且,他活着的時候拼了命的積攢财富,等到審判的槍聲一響,就什麼都沒有了。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可見,在風光的時候一定要多行善事。千萬不要被自己手中所擁有的一切迷惑,變得膨脹變得不可一世。有條件的時候,要多想着造福鄉裡既給自己留條後路又能留個美名。

同時,為人不能太過貪财,該收手的時候就得收手。像李潤之有那麼多的财富還不知道收斂,一昧的一意孤行,最後隻能落得個下場凄慘。

其次,就是舊社會的黑暗與新社會的光明。

李潤之這樣的人在國民黨執政期間可謂是如魚得水,他仰仗着自己在地方上的勢力與當局狼狽為奸,自己賺的個盆滿缽滿。但是人民政府,絕對不會允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1951年,世襲六代的地主李潤之被處死,私藏的300箱黃金不見蹤影

李潤之這種為虎作伥之人,在新社會根本就沒有任何立足的餘地。新社會也絕對不允許有這樣欺榨人民的敵人存在。是以,

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應當感謝革命先輩們抛頭顱灑熱血,

為我們創造的這和平安甯且人人平等的江山。

李潤之死了,但他300箱黃金的傳說仍在,不管有沒有那些黃金,這些不義之财都是他犯下暴行的罪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