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死後55年狀況,拖拉機拖着骸骨“遊街”,一點兒痕迹不留

李鴻章作為清末洋務派的一員,不僅是洋務運動的魁首,更是慈禧晚年依仗的重要人物之一。雖然在李鴻章這個地位也仍然不過是“奴才”,但是他卻沒少為慈禧辦事兒。每次隻要是簽訂條約,基本上他都要上去作為代表簽訂。是以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李鴻章辦北洋水師沒弄好,簽訂條約又是一把好手。在清末時代,他幾乎貫穿了一個從洋務到失敗的屈辱史。然而雖然如此,他死後,卻仍然還是有一座樸素但規模很大的墓葬。

李鴻章死後55年狀況,拖拉機拖着骸骨“遊街”,一點兒痕迹不留

李鴻章在自己還未離世之前,就一直都在營建自己的墳墓,對于古代人而言,墳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标志。更何況李鴻章這時候已經算是官至極品了,不把自己的墳墓好好弄弄,那麼也不能揚眉吐氣。是以盡管當時内憂外患,但李鴻章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墳墓要搞搞好。在1903年去世之後,他的遺體也就被帶回了墳墓所在地進入埋葬。人們以為從這以後,李鴻章的名字就隻能出現在清末的那段曆史中了。

李鴻章死後55年狀況,拖拉機拖着骸骨“遊街”,一點兒痕迹不留

然而鏡頭調轉,時間來到了1958年,也就是李鴻章死後55年。在1958年以前,他一直都隻是靜靜呆在自己的墳茔當中,然而1958年以後,他卻連屍骨都找不着了。原因很簡單。在1958年的時候,社會正在進行工業化,是以建廠的步伐也越來越快,而李鴻章墳茔旁邊是一片空地,很适合來建立廠房。于是在得到了上級的準許之後,勞工們動手把李鴻章的墳墓一并平了,來修建廠房。

李鴻章死後55年狀況,拖拉機拖着骸骨“遊街”,一點兒痕迹不留

打開墳墓,人們發現李鴻章的陪葬品很少,除了眼睛,懷表,拐杖等用品以外,幾乎沒有什麼金銀物品。在把這些古董上交以後,李鴻章的屍體卻被拉了出來。畢竟李鴻章曾經沒少簽訂不平等條約,是以勞工們對他非常仇視。

李鴻章死後55年狀況,拖拉機拖着骸骨“遊街”,一點兒痕迹不留

于是他的屍體就被挂在拖拉機上,在大街上被拖着“遊街”,屍體被遊街之後,也出現了很大程度的損害,畢竟李鴻章本來那時候就隻剩下一具骸骨了。在颠簸當中,更是骨頭四散,最終一點兒都找不着了。要麼被碾成粉末,要麼就被路邊野狗叼走了。可歎曾經還是一代朝廷大臣,但曆史流動變遷之下,卻最後落得個屍骨無存。大概這也是李鴻章怎麼想也想不到得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