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封建地主和土豪,因為盤剝百姓、欺壓農民,而成為了無産階級革命要推翻的首要敵人。實際上,這些封建地主中,也有一些有着很高思想覺悟的人,他們樂善好施、為革命事業提供幫助。在重慶,有一個名叫楊宣永的地主,就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楊宣永的十二個兒女中,有六個都參加到共産黨的革命事業中。最終,楊宣永的兒子楊白冰,成為了軍隊中的上将軍,而另一個兒子楊尚昆,則成為了國家的主席。楊氏家族,可謂英才輩出。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1864年,楊宣永出生在重慶潼南縣的雙江鎮。在當地,楊家是一戶很有聲望的鄉紳家庭。富足的家庭生活,讓楊宣永養成了樂觀、闊達、寬容-仁慈的性格。

那時候,參加科舉考試,走入仕途,仍然是主流的選擇。但是,科舉道路的困難,也可想而知。需要經過十年寒窗苦讀的積累,再經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激烈競争,方可能争取一個金榜題名的名額。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大多數人參加科舉,是為了自身的宏願,想要出人頭地、成就一番事業;也是為了光耀門楣、光宗耀祖。但闊達的楊宣永,并不執着于科舉。他知道,想要出人頭地、實作人生價值的方式有很多種,科舉并不是唯一選擇。是以,楊宣永并沒有随大流地參加科舉考試。

但是,自古以來,“長子支應門楣”一直都是大家族中一種預設的規則。楊宣永作為楊家的長子,他也需要承擔起支應楊家門楣的重任。幾經權衡之下,憑借着楊家雄厚的家産,楊宣永決定用“捐官”的方法,“買”個官職。最終,楊宣永捐了一個“藍紹候選巡檢”的官職。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藍紹候選巡檢,實際上是一個虛職,平時并不需要做什麼工作。是以,楊宣永仍然有着很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楊宣永從小在祖母的身邊長大,與祖母的關系非常親密。随着他長大成人,祖母也慢慢地老去,身體出現了各種病痛。

為了照顧祖母的身體,楊宣永自學醫術,為祖母診脈開方、調理身體。同鄉的人知道他懂得醫術,有時也會上門來求醫。楊宣永也有求必應,無償地為人看病醫治。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楊宣永共有兩段婚姻,并養育了十二名子女。楊宣永的第一任妻子,是一位姓鄒的女子。成婚之後,鄒氏先後給楊宣永生了四個兒子。但隻有三個兒子順利地長大成人了,而另外的一個兒子在出生不久之後,就不幸夭折了。

發妻所生的兒子,大兒叫尚荃、二兒叫尚麟、小兒叫闇公。其中,楊闇公的身份比較特殊。在血緣上,楊闇公是楊宣永的親生兒子。但是,在楊家的族譜上,楊闇公卻是楊宣永的侄子。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因為楊宣永的親弟弟楊宣蔚沒有生育子女,兄弟二人經過商議之後,就将楊闇公過繼給楊宣蔚當嗣子。此外,楊闇公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者。楊宣永非常重視兒女的教育,二十世紀初時,許多青年學子都出國留學,去西方先進的國家學習知識、增長見識。

兒女有出國留學的想法,楊宣永都會盡力支援。1917年,楊宣永就将自己的四子楊闇公送到了日本留學。在日本留學期間,楊闇公受到了共産主義革命思想的熏陶,并結識了許多革命者。是以,1924年,楊闇公回國之後,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共産黨。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加入革命隊伍之後,楊闇公在四川、重慶等地,擔任着重要的上司職位,積極地開展革命工作。然而,不幸的是,1927年,因為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逮捕和殺害了許多革命者。楊闇公被捕之後,英勇就義。

楊宣永的原配發妻鄒氏,在生了一場大病之後,去世了。之後,楊宣永又續娶了一個名叫邱祖芬的女子為妻。在這一段婚姻中,邱祖芬先後為楊宣永生下了五個兒子和四個女兒。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對于這些兒女,楊宣永給了他們很大的自由,并不像某一些強勢的家長那樣,限制兒女們的選擇。四兒子楊闇公的犧牲,讓楊宣永經曆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在得知兒子去世的消息時,楊宣永非常悲痛,後悔自己為何讓兒子走上革命的道路。

但是,當其他的兒子,也提出要追随哥哥楊闇公的腳步,走上革命的道路時,楊宣永還是非常闊達地同意了他們的選擇,并給他們提供物質和精神的支援。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包括楊闇公在内,楊宣永的十二個兒女中,有六人,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中,楊尚昆和楊白冰,在革命鬥争中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現。1926年,楊尚昆加入到共産黨的隊伍中。之後,他又到蘇聯的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系統地學習共産主義的思想。

學成歸國之後,楊尚昆在上海、中央蘇區等地區,負責組織和宣傳的工作。1934年,楊尚昆又跟随着紅軍,參加了二萬五千裡的長征。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之後,楊尚昆在抗日根據地中,積極地開展宣傳工作,組織群衆參與抗日鬥争。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建國之後,楊尚昆仍然繼續為中國的建設事業做貢獻。在1988年時,他被評選為共和國的主席。楊尚昆同母的小弟弟楊白冰,在他的影響之下,也加入到革命的隊伍中。

戰争時期,楊白冰不懼犧牲,勇敢地奔赴戰場前線,并有着非常優秀的表現。為了嘉獎楊白冰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所作出的貢獻,國家授予了他上将的軍銜。

農村老太爺12個子女,個個都是精英高官,不僅有上将還有主席

楊宣永雖然是地主家庭出身,但是他卻闊達、寬容,并沒有封建地主身上的那些陋習。作為一個華夏兒女,他積極地支援國家和民族的革命事業。

作為一個父親,楊宣永重視兒女的教育,将十二個兒女撫養長大,将他們培養成為一個能夠為國家、為人民做貢獻的人。楊宣永培養出了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者,培養出了上将,也培養出了主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