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菜一湯”可不是随便說說,哪個皇帝提出“四菜一湯”的規格

四菜一湯”顧名思義:一餐四樣菜一碗湯,那麼,“四菜一湯”的說法是怎麼來的,相傳最早由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的。

“四菜一湯”可不是随便說說,哪個皇帝提出“四菜一湯”的規格

明王朝建立時,百姓生活艱難。而功臣們卻窮奢極欲,過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産生一些驕縱之氣。而從社會最底層上來的朱元璋深深知道民間的疾苦。 如此下去大明朝也要亡國,決心整治這股奢侈風氣。

一天,他下旨宴請文武群臣,為皇後祝壽。臣子們非常高興,以為又可以重溫戰争年代那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猜拳行令,一醉方休的快樂時光呢!可是讓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個宴會有些特别——第一道菜上的竟是炒蘿蔔;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兩大碗青菜;最後一道是蔥花豆腐湯。朱元璋逐一大贊每道菜的好處:“蘿蔔上了街,藥店無買賣”;“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定人心”;“兩碗青菜一樣香,兩袖清風喜洋洋”;“小蔥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潔如日月”。群臣聽了,頓時恍然大悟。

“四菜一湯”可不是随便說說,哪個皇帝提出“四菜一湯”的規格

朱元璋又當衆宣布:“今後衆卿請客,最多隻能‘四菜一湯’,這次皇後的壽筵即是榜樣,誰若違反,嚴懲不貸。”從此,“四菜一湯”的規矩便從宮廷傳到民間。

“四菜一湯”可不是随便說說,哪個皇帝提出“四菜一湯”的規格

不僅如此,新中國建成後,由周恩來總理敲定的四菜一湯也成為公務接待,特别是國宴的标準。此後的半個世紀,今外國宴基本都維持着四菜一湯的标準。而如今,普通老百姓每天吃飯也都能做到四菜一湯,生活在如此美好的年代确實值得我們慶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