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的天才兒子》全網刷屏!父親最新回應

《我們的天才兒子》全網刷屏!父親最新回應

對許多人關心的生活問題,父親一一答複了:“故事的見報,對我來說是完成了一樁盤桓已久的心願” 。被這個故事打動的讀者們,不妨把你們的愛藏得深一點,久一點,讓這個悲傷而幸運的故事有一個最好的結局。

這是一個伴随着巨大苦難與奇迹的真實故事。這是“傾聽”欄目20多年來,接到的第一個從殡儀館打來的電話:“你們能不能寫我兒子的故事?我兒子是天才,他現在精神病院,他媽媽今天剛走了。”今早,我們推送的《我們的天才兒子》,報道一位不為人知的“天才”翻譯家金曉宇和他父親金性勇的真實人生。

金曉宇幼年不幸眼部殘疾,後來又确診為躁郁症患者,翻譯就是他和命運抗争的唯一武器。十年來,他翻譯了英語、日語、德語共22本著作,讀了浙江圖書館幾乎所有外語小說,并細心照顧了患阿爾茨海默症的媽媽生命中最後三年。

作為編輯,我的朋友圈也被自己編的稿子毫無預兆地刷屏了。我的第一反應是目瞪口呆。因為《我們的天才兒子》并沒有刻意推廣。這個殘酷而溫柔的故事,已經不能用感人來形容,讀者說“看這個故事前請準備好紙巾”。沒有任何的準備,幾乎是悄無聲息的,《我們的天才兒子》一文迅速在網上流傳,靠着讀者自發的轉發,本文在新聞用戶端閱讀量達到600多萬,杭報官博閱讀量近300萬,話題1200萬,官方微信破100萬。國内二十幾家媒體來電聯系采訪,至少有七家影視公司表示想拍攝這個被稱作“杭州版《美麗心靈》”的故事。

每一個新聞爆款背後,折射的都是此時此地的世道人心。《我們的天才兒子》作者葉全新是“傾聽”欄目的資深作者,寫過很多“傾聽”的故事。但這一次,她說,她寫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生命,“一個如此弱小又如此強大的生命”。

這可能就是金曉宇父子的故事能打動千千萬萬讀者的緣由。雖然素不相識,但關于愛,關于不幸,關于救贖,這些人類的情感是彼此相通的。

對許多人關心的生活問題,金老一一答複了。

昨天,金性勇老人家裡電話一直在響。白天我打了好幾次,都是忙音。

我告訴金老,有很多讀者流着眼淚看完他們的故事,也有很多熱心腸的人士願意提供無償幫助,有想給這個家做老房子改造的,“地暖、防滑都安排上”,有想送小宇一台新電腦的,有介紹精神科名醫、提供躁郁症醫療幫助的,有想上門探望、送點年貨的,還有願意長期資助捐款的。

金性勇老人在電話裡回應,“我們現在真的不需要這些(物質)幫助,謝謝大家的關心!”

小宇的中學同學和班主任也輾轉來聯系。金老說,“歡迎大家有空來家裡坐坐、聊聊,但希望是春節後吧,節前家裡實在有點忙。”

故事的見報,對老人來說更像是完成了一樁盤桓已久的心願。“我把心裡話說出來,小宇看了報道,也接受了。因為有些話當着小宇的面,以前不敢講。”

父親懸念兒子的心放下了,這比所有金錢和物質報償都來得無價!

對許多人關心的生活問題,金老一一答複:小宇的醫保和養老保險一直在交,到了退休年齡就能拿到養老金;殘聯也有托養中心,已經辦好手續,但現在不想去。“一是小宇去了後,他孤單,我也孤單。他在家裡,我們兩個人還能相依為命。二是等我老了做不動了,到時候我再到養老院去,他再去(托養中心)也可以。現在我們兩個人不要分開。”

一個老派的知識分子,仍維持着優雅的自尊。

喧嚣迎面而來。金老和小宇現在最需要的是平靜的生活,細水長流的關懷。

好消息是,小宇已經出院回家,等待已久的《本雅明書信集》樣書也已收到,預計下月上市。目前他正在全力翻譯第二本本雅明的著作《拱廊計劃》。

兒子的翻譯事業,無疑就是這個兩人家庭的命根。讀了我們的報道,翻譯界、出版界都震驚了。

小宇第一本譯作《船熱》的責編芮逸敏,出國多年,看到報道後特地發來短信,讓這對父子“十分開心”。

還有出版社向小宇伸出橄榄枝,表示願意合作。杭州市翻譯協會也邀請小宇入會,願意為他舉辦翻譯作品展。

很多讀過金曉宇譯作的翻譯同行、出版同仁都紛紛轉發,并細緻地表達内心的驚和敬:

“天啊,讀《和語言漫步的日記》的時候我還一直跟朋友說很佩服,起碼要掌握德日中三門語言才能譯這本書。”

“沒想過多和田葉子小說的譯者背後是這樣的故事。”

“原來都是他翻的,贊美!太不容易了。”

“他翻譯的《船熱》和《誘惑者》都讀過。班維爾很難翻,譯者好厲害又好可惜!”

更多的留言,是看了報道後的網友給小宇的祝福:“金曉宇,加油,相信你會看得見。雙親或許會離去,苦樂也會随風散。但文字會記住你,書本上永遠有你的注腳。加油啊這位譯者。”

網絡上小宇翻譯的作品,标記“想讀”的人數顯著上升。書店裡,小宇的譯著被重新翻了出來擺台。而他的翻譯處女作《船熱》在網上突然炒到了308元一本。

喧嚣也迎面而來。這樣的留言更顯珍貴:“巨大的苦難之下,也希望這個世界,能給小宇不打擾的溫柔。”

網友留言

西溪山人:金老先生是位了不起的父親、丈夫。感謝作者為我們講述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普通人家”。

歸去:“命運賜我荊棘,我卻報之以歌”,并非隻有我們臆想中的“正常人”才是正常人,天才與瘋子僅一線之隔。從這篇文章裡,我隻看到了堅韌而溫暖的一家人,和天才翻譯官——金曉宇。“要知道,春天的道路總是充滿泥濘!”“兒子春天會回來,他會讓媽媽看看他的新書《本雅明書信集》”。

無聊人:世上從此多了一個人知道、記住金曉宇,還有他偉大的父親母親。今年也當爸爸了,真的感同身受,不容易的一家,緻敬!

Yaye Gai:命運無常,隻有炙熱而溫柔的親情才能抵過嚴酷殘忍的寒冬。有這樣的老伴、兒子、母親永遠是無盡黑暗中的燈塔。

張建青:看着那背影,酷似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描述,禁不住淚如雨下!為孩子,為父親,為母親。

追尋:一聲“爸爸我們回家吧”,瞬間破防。為人父母後才懂得那份責任、那份無奈、那份心痛!欽佩金性勇對愛持久的、無怨的守護!生活本來冷峻,有愛才能溫暖。惟願金性勇和金曉宇都能健康平安。

金餅餅LEE:原來是他啊!!我喜歡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安迪沃霍爾日記》,《十首歌裡的搖滾史》出自他!非常感謝!我也等《本雅明書信集》的到來,我會送給身邊每一位喜歡本雅明的朋友一本。

圓圓狗頭:啊,原來是翻譯《絲綢之路紀行》的老師。這本書專用語極多,當時還感歎譯者一定下了很大功夫。

vanilla味兒的piggy:前些天在讀《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那麼精準而富有情感魅力的譯文......沒想到譯者與他的家人背後竟有這樣一段故事。

Alice:早上習慣一邊早餐一邊看新華網,看了文章,淚一點一點打濕了手中的面包和手機螢幕。願叔叔平安喜樂,願後面的一切安好順遂。加油,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

曲歌:看到痛哭流涕……感慨于命運的捉弄,感懷于親情的支撐。我們無法定義任何一種人生,隻有愛才能讓信念永生。

XN:淚目。人生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家的溫暖和力量讓人感動不已。希望社會這個大家庭也能出點力,為你們帶來更多的溫暖和力量,加油!

瞳:一大早看哭了!一直感歎自己生活一地雞毛,關關難過關關過。但也知道世上有比自己難得多得多的人,他們更“倔強”地活着,甚至活出常人難以企及的精彩。這篇文章是最好的“雞湯”,給予讀者最真實的力量感與勉勵感。祝願金老先生和金曉宇先生平安健康。

塗峰:真是堅韌而溫暖的一家人。命運向他們展示了最殘酷的一面,他們卻在命運枷鎖的裂縫中,頑強地種下了希望之花。

遠方:看完淚流滿面,昨天是我爸爸去世42天,把自己悶在被子哭,怕孩子聽見,我也是一個癌症患者,常常也在想,我走了,孩子該如何面對,能留下點記憶就留下。

Anna:好心疼,這個少年遊走在魔鬼和天使之間,無法控制,翻譯是他的命,他的靈魂,他的高光時刻,他對自己的期待和事實發展的進度一旦錯位,他就控制不住體内的魔鬼,當翻譯好了,該到的書稿沒到,我就預料到不妙,果然如此,父親也知道,世俗的錢權利,跟這種追求相比太俗氣,這些作品會永世流傳,可能幾代人都無法超越,您的兒子會成為經典,會永遠在譯本上簽名,這不是錢可以買到的能力。他的确是一個天才。雖然天才也飽受痛苦。

愛榴蓮的檸檬精:第一次知道雙相情感障礙是在電視劇女心理師看到的,原來以為隻是電視劇。看得我好有觸動,記住了金曉宇這個名字,也在思考父母老了的時候,我們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呢?除了操心還是操心,我的父親辛苦培養我成為醫生,可是就在我工作剛起步那幾年他身體漸漸吃不消,忙碌的我勸他出來體檢他總是推脫,怕影響我工作,怕連累我照顧他,那一年我住院總,電話他除了訴苦還是訴苦,習慣了父親是個小港,成了我裝着滿肚子辛苦水的避風港。我終究等來了縣醫院晚期肺癌的電話通知,那一刻我開始自責,一直到現在都無法原諒自己,終究,一個醫生沒法醫治好他,确切地說沒有提前發現問題給他更大的機會活下去。他還沒看到我結婚,沒看到我生娃,他就走了。悔恨和内疚會伴随一生。

是的,金老和小宇現在最需要的是平靜的生活,細水長流的關懷。考慮到小宇的身體情況,大家盡量不要打擾。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給人留下的隻能是傷痛。是以,《我們的天才兒子》的讀者們,不妨把你們的愛藏得深一點,久一點,讓這個悲傷而又幸運的故事有一個最好的結局。

我們祝福小宇!祝福金老!

來源:新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