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車加速落子,深耕智電賽道,長城汽車迎高成長周期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李卓玲

新車加速落子,深耕智電賽道,長城汽車迎高成長周期

2021年,在海外疫情疊加晶片短缺、供應鍊挑戰等因素影響下,國内車市出現深層次調整,合資與自主車企走勢“大變天”。

據乘聯會最新資料顯示,12月的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為22.2%,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美系市場零售份額達到9%,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反觀自主品牌方面,12月自主品牌國内零售份額為46.3%,同比增6.9個百分點;年度份額41%,增5.6個百分點。

在車市變革下,以長城汽車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漲勢如虹,實作對多家合資企業的超越。據其2021年成績單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280993輛,同比增長15.2%,取得連續六年突破百萬銷量的成就。

而在二級資本市場上,長城汽車同樣受到追捧,市值一路飙升。截至2021年末,長城汽車市值較3月24日年度最低點大增1935.8億元,股價漲約75.7%。

另據梳理,近3月内,有24家券商機構對長城汽車予以買入、增持評級。僅今年,已有包括國泰君安、長江證券、華西證券、申萬宏源、中信證券等10家機構對長城汽車予以看好。

那麼,如今已站在4000億元市值規模的長城汽車,被二級資本市場、券商機構看好背後的邏輯為何,是否還值得投資者買入?

新車加速落子,深耕智電賽道,長城汽車迎高成長周期

被看好背後:長城汽車基本面逆勢向上

在外界有着“股神”之稱的巴菲特曾稱,股價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器,換言之,短期影響股價的因素衆多,但從長期來看,驅動股價的核心要素依然業績、基本面。

從長城汽車股價漲勢來看,則與其主營造車業務表現強勁息息相關。2021年,長城汽車聚焦使用者需求,形成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認知優勢,使得終端消費需求旺盛,刺激銷量增長。

在2021年年銷成績再創曆史新高背後,長城汽車旗下五大品牌表現可圈可點。其中,哈弗去年銷量770008輛,同比增長2.6%;歐拉去年銷量同比增長140%至135028輛;坦克品牌方面,坦克300傳遞量持續走高,全年傳遞84588輛,2021年12月傳遞11958輛,環比增長18.3%;魏牌去年12月銷售10065輛,2021年累計銷售58363輛,累計使用者突破45萬;長城皮卡方面,2021年其銷量達233006輛,同比增長3.6%。

據悉,2021年,長城汽車持續發力品類創新,前述五大品牌及沙龍汽車,共推出50餘款新品閃耀車市,包含近30款新産品及20餘款新版本車型上市或亮相,涵蓋備受市場關注的坦克500、沙龍機甲龍等。

橫向對比行業,在車市遭遇諸多“黑天鵝”背後,長城汽車表現優于大盤,銷量成績極具含金量,跑赢不少主流合資車企。在長城汽車等頭部自主車企帶動下,中國汽車品牌真正具備了與合資品牌抗衡的底氣與實力。

而放眼全球市場,長城汽車海外銷量達142793輛,同比增長103.7%,銷售占比達11.1%。在持續踐行全球化戰略背後,長城汽車2021年逐鹿全球之旅繼續高速前行,以第三代哈弗H6、哈弗JOLION、歐拉好貓、長城炮等車型馳騁海外,相繼開辟多個新海外市場。

截至2021年末,長城汽車海外累計銷售超90萬輛,整車出口到了170多個國家,在海外形成了七大規模性重點市場,包括澳洲及紐西蘭市場、中東地區及北非市場,以及歐洲區域市場等。

事實上,優異的銷量成績已展現在長城汽車的業績上,其盈利水準正不斷攀升。據長城汽車此前釋出的2021年三季報顯示,去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907.97億元,同比增長46.11%;歸母淨利潤為49.45億元,同比增長91.13%。縱向來看,這一業績表現創近5年新高,作為參考,長城汽車2017年至2020年Q3淨利分别為28.79億、39.27億、29.17億、25.87億元。

量價齊升,技術突圍支撐高成長性

在股市中,投資者大多青睐于高成長性個股,因為這些股票在後市發展中上漲的可能性很大,會給投資者帶來不菲收益。是以,投資者在選股時,高成長股是首選。而受二級資本市場熱捧的長城汽車,在技術加持下極具成長性。

2020年7月,在掌舵人魏建軍抛出那句“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反思後,長城汽車不斷用實際行動予以這句話正向的回答。同月20日,長城汽車檸檬平台、坦克平台以及咖啡平台正式釋出,這三大技術平台是長城汽車汲集團技術打造而來,成為長城汽車去年乃至今後全面突圍的發展基礎。

其中,檸檬平台擁有更高性能、更優結構的多重優勢;在動力上,該平台不僅能提供傳統的高效燃油動力、混合動力、純電動力,還能推出氫能源動力系統,全面滿足市場不同層面的需求。

新車加速落子,深耕智電賽道,長城汽車迎高成長周期

去年,檸檬混動DHT技術在魏牌瑪奇朵DHT、魏牌拿鐵DHT、哈弗赤兔混動DHT版等車型上量産搭載,掀起車市混動風潮。銷量資料顯示,截至去年末,瑪奇朵DHT傳遞量穩定爬坡,累計銷量5145輛;拿鐵DHT自去年12月17日上市以來,深受市場青睐,當月銷量達2707輛。

開源證券研報稱,國内HEV市場由日系車型占據主導地位,日系合資車市場佔有率超過 99%。本田、豐田的混動系統主打燃油經濟性,相比之下長城汽車綜合性能更佳。豐田 THS路線優勢在于工作模式靈活切換,劣勢在于機械裝置複雜導緻動能浪費,本田iMMD 路線結構簡單但是發動機直驅工況下隻有單擋,動力性欠缺。長城汽車在本田路線的基礎上開創了雙速混動新架構,變速箱具備動力擋、經濟擋2擋,發動機直驅工況下可滿足更高動力需求,代表了下一代混動系統更新的先進方向。

而坦克平台方面,由該平台打造而來的車型上,裝備三把鎖、主動懸架、坦克轉彎、主動穩定杆、電控減振器以及專業四驅的豐富配置。在越野智能配置上,将提供地形自動識别、智能越野輔助以及越野蠕行功能,進一步提升了駕駛體驗。

去年,坦克300、坦克500等車型熱度頗高,已上市的坦克300甚至在終端市場出現一車難求的盛況。而在與合資、外資豪華品牌比拼下,坦克品牌瞄準硬派越野這一小衆市場發力,借此切入高端車市,不斷突破價格天花闆。

“自主品牌抓住契機推出自主豪華品牌,用愈發成熟的設計、工藝、三大件以及傳統豪華品牌無法企及的成本優勢,超預期滿足消費需求,切中細分市場痛點,入局豪華市場,實作了品牌和價值的突破。”據第三方消費趨勢洞察平台巨量算數釋出的《2021中國豪華車市場研究報告》稱,使用者對豪華品牌的理性消費和個性消費進一步擴大。

據銀河證券研報此前稱,前三季度長城單車平均價格測算為10.27萬元,同比提升12.50%。主要是三大技術平台加持下,長城汽車産品力與價值量提升,疊加管道營銷創新,帶動長城汽車産品量價齊升。

在業界看來,單車售價是衡量汽車制造企業品牌力、産品力的重要次元。這一名額的不斷攀升,意味着長城汽車在銷量、定價、市場接受度、美譽度等多方面均大受認可,真正實作從産品價格到整個品牌的向上之路。而在短短一年多款搭載新平台技術、極具競争力的産品相繼出鞘,也讓資本市場、投資者看到了長城的高成長性。據公開資料顯示,長城汽車一款全新産品的開發周期,最快可以控制在11個月,僅為多數品牌的二分之一。

押注智電賽道,科技長城依然被低估

中信證券研報稱,考慮到長城汽車2022年的高确定性增長和新車型投放會帶來的預期回升,長城汽車具有絕佳的投資成本效益,A股目标價調整為67元。換言之,按其最新股價45.62元/股來看,長城短期内還能再漲超40%。

而從科技屬性來看,在汽車産業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不斷押注智能化、電動化賽道的長城汽車,依然處于被低估的狀态。

去年,長城汽車以擁抱變局的勇氣與決心,不斷夯實“科技長城”标簽和屬性,謀定未來。在智能生态布局上,長城汽車不斷加強在體系、智能生态建設、技術創新上突破。在體系上,長城汽車成立毫末智行,加速智能輔助駕駛開發;成立産品數字化中心軟體團隊,聚焦智能座艙産品全棧解決方案等。

以毫末智行聚焦的智能駕駛領域,2021年毫末智行實作了數億元的營業收入。據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預計,2022年毫末智行乘用車輔助駕駛項目預計會擴大7倍,無人物流車項目預計擴大3倍。在其看來,2022年将是智能輔助駕駛行業發展最為關鍵的一年,乘用車輔助駕駛領域的競争将會正式進入下半場,其他場景的智能輔助駕駛也将正式進入商業化元年。

在智能生态建設方面,長城汽車去年成立咖啡智能生态聯盟,建構未來智慧出行新生态;還通過戰略投資地平線、同光股份等,正式進軍晶片産業及第三代半導體核心産業,加速智能汽車的研發與量産落地。

在技術創新方面,全新電子電氣架構、智慧線控底盤、智能座艙平台、IDC3.0高算力智能輔助駕駛計算平台等的釋出,不斷構築起長城汽車技術護城河。

“我們預計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競争将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将開始與傳統能源汽車争奪市場佔有率。”魏建軍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随着汽車智能時代的全面到來,如何在越發激烈的智能化競争中脫穎而出成為品牌制勝未來的關鍵所在。“隻有抓住市場機遇,快速放大優勢,實作在品牌價值、市場佔有率方面的突破,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全新賽道上領跑。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中國汽車行業目前面臨的國内外環境和挑戰,去年6月底,魏建軍正式對外釋出了長城汽車2025戰略。按照規劃,長城汽車到2025年累計研發投入将達到1000億元,這些投入将集中在純電動、氫能、混動等新能源領域,到2025年沖擊全球年銷售新車400萬台,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超過80%,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

同時,在國家“雙碳”目标下,長城汽車還正式對外做出了2045年實作碳中和的承諾,并計劃在2023年建成首個零碳工廠。至此,長城汽車也成為第一個提出明确碳中和目标及實作路徑的自主車企。

在魏建軍看來,包括長城汽車在内的中國車企正迎來新一輪增長的視窗期,這也是長城汽車未來發展目标的最大前提。“中國車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兩個領域具備了一定優勢,但是視窗期非常短,稍縱即逝。中國品牌汽車要想實作真正意義上的超越,隻有在這3-5年的時間點。長城汽車必須把握住新一輪的變革機遇,持續打造競争力,才能謀變未來。”

未來出行生态的發展注定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在銷量不斷攀升背後,始終扮演長期主義者的長城汽車,正不斷深耕行業智能電氣化轉型,而基于技術上的厚積薄發,“科技長城”被低估的價值也将不斷釋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