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快過年了,想提前給大家打一劑強心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每年盼着熱熱鬧鬧過個年,然而實際上又很發愁。

愁啥呢?

親朋好友湊一桌,很有可能會變成一些人秀優越、比孩子的大無語現場:

“今年掙得不多,就談成幾個項目;你咋樣啊,工資漲沒漲?”

“我家孩子拿了數學競賽獎,不行不行還得努力;你家孩子成績好點沒啊?”

……

以上舉例還算溫和的,總有那麼些人自己秀還不夠,非要把你和你家孩子扯上,暗戳戳奚落一番。

如果我們就是身處其中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沒升職加薪,依舊起早貪黑奮鬥着自己的小日子;自家娃也就是一個普通孩子,成績不上不下,沒啥特長……

這種時候該如何自處?

要是内心尚不足夠強大,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就很有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自我穩定的天平逐漸傾斜:

為什麼别人就能永遠都比我優秀,就我這麼普通?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别人還是覺得我不夠好?

我是不是很糟糕,一點價值都沒有?

萬萬沒想到,一部原本隻為帶娃去看的爆米花片——《魔法滿屋》,卻讓習慣逞強、總向外界展示自己完美一面、其實卻深深自卑的大人孩子都得到了治愈。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圖源:電影《魔法滿屋》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優秀堆兒裡的普通人

一個美麗的小鎮上有一戶特殊人家,家裡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賦魔法:

大姐優雅美麗且所過之處鮮花盛開,二姐非常強壯還力大無窮,三姐順風耳,哥哥會變身,弟弟能和動物對話……就連桌椅闆凳都有魔法,這家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幫助鎮上其他人。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唯獨女主角米拉貝,平平無奇杵在中間,不漂亮,身材微胖又不強壯,還沒有任何特殊能力,想努力為鎮上人們做點什麼,卻總是不小心幫倒忙,然後被嘲笑。

她很羨慕有魔法的家人,夢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擁有魔法天賦,也能發光發熱。

這樣的米拉貝,就像是生活裡那個普通的我們自己,跟周圍看上去自帶高光的優秀人兒比起來,顯得那樣格格不入,然後忍不住産生自我懷疑。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偶然間,米拉貝發現家裡房子出現了裂縫,與此同時,家人的魔法也在逐漸消失,為了拯救家族危機,米拉貝踏上了尋找真相的路途。

她漸漸發現,看似完美的家庭背後,藏着不為人知的秘密和裂痕……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完美背後的秘密

除了米拉貝,這個家族的祖母也是沒有魔法的一位,但卻擁有絕對的家長權威。

祖母守護家族的方式,是直接一廂情願,把每個擁有不同天賦的孩子,安排到最适合他們的位置上去。

這就像是現實中那些控制欲極強的家長,喜歡完美優秀的孩子,希望子女都按照自己期望的路線去發展。

他們總是自認為給孩子們提供了足夠的幫助,操碎了心。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可事實上呢?

會開鮮花的姐姐,被扣上“完美小姐”的帽子,她必須精緻到頭發絲,才能不被人挑刺。

可時刻端着的感覺,讓鮮花姐姐感到厭倦疲憊,從不知道自在是什麼感覺……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大力士姐姐,因為她強壯的形象,别人認為她應該無懼無畏,她也時刻要求自己不能哭、不能脆弱、更不能拒絕别人的求助,直到把自己累垮……

再怎麼大力,也有承受不住的重量。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邊看電影邊聯想到現實,每個完美優秀的孩子,也有想要放下包袱,展示真實自我的時候;可外界對他們的期許卻不允許,大家被迫走上“内卷”的道路。

每個人好像都很優秀,但每個人都無法做真實、快樂的自己。

有網友說,生病時候看了這部電影,哭成淚人: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很多人有和這位網友相似的感覺,她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哭,但一定是被戳中了心中最隐秘的某個角落。

那個角落就是平時總以完美一面示人的自己,明明已經滿身病痛,卻不敢告訴任何人;隻有在最脆弱、最直面真實自我的時候,看到原來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完美,才感覺被接住了。

代表優秀的“魔法”,并不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很多時候它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真正的“魔法”

原來,魔法消失的關鍵,正在于每個家族成員内心的裂痕。

為了拯救家族,米拉貝選擇了與祖母截然不同的守護方式——去傾聽每一個“完美孩子”的心聲,并盡自己最大能力去了解和包容,修補之間的裂縫。

當每個優秀孩子真實的自己被了解被傾聽之後,魔法又奇迹般地回來了。

這也是電影被诟病最多的地方,很多人覺得:就這樣莫名其妙又好了?離譜!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而這正是電影沒有直接點出的一個隐喻——強大的共情、傾聽能力,正是女主的魔法,她用自己的魔法治愈了家人,讓他們找回了自信勇氣,魔法自然恢複。

強勢的祖母也終于明白:造成家族災難的源頭,不是外來因素,正是家庭内部完美外表下暗湧的沖突與傷痕。

而家族最初的魔法,正是誕生于外祖父對妻子、子女永不磨滅的愛。

當這種愛變得扭曲,甚至不再是正面表達時,魔法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願你和孩子,都不再被完美裹挾

這部電影除了戳中在完美僞裝下成長起來的大人們,在對孩子三觀的塑造上也更有意義。

我們小時候看的童話故事,總愛将女主角塑造成本就出身不凡、天賦美貌出衆的傻白甜,最終的成功總是依附于被他人拯救;

仿佛我們努力成長、變得美好,都是為了增加自己被選擇的幾率,而不是自己掌握選擇權,女孩子本身那種鮮活、蓬勃的生長力,被完全忽視了。

而這部童話的女主米拉貝,則是一個被困在非凡世界的普通人。

這在異次元突破正常的設定,卻更貼近我們真實的世界。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面對人均優秀的周遭環境,她有困惑,有對自己的懷疑,可最終的蛻變是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内心平衡的支點,而不再是“嫁給王子,萬事大吉”。

其中的各種角色也是如此,完成了悅納真實自我的過程——“完美小姐”并不需要時刻完美,強壯的人也可以脆弱哭泣……

米拉貝和她家人們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現在或是我們孩子以後會面臨的問題。

真實的女性,真實的人,終于被看到了;

不被世俗定義的“完美”束縛的真實人生,多麼美好!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當每個人都熱衷于對外展示完美形象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對孩子會始終如一秉持一個态度:

沒有人是完美的,你也無需多麼完美;

你存在本身,就有“魔力”,就是奇迹;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自信而快樂。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絕版自信的來源

讓人驚喜的是,《魔法滿屋》中文版給女主配音的演員辣目洋子,與女主米拉貝不僅形象相仿,個人特色和成長經曆也與之極其相似,這波選角色屬實用心了。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圖源網絡,侵删

今年突然火起來的辣目洋子,也是這樣一個不完美,但卻真實自信,鮮活有趣的女孩子。

在帥哥靓女衆多的演藝圈,她硬是用自己肉肉的小圓臉挑戰了傳統審美對女性的凝視。

被說水桶腰、洋芋臉又怎樣,在一衆嫌棄流量小花、小鮮肉演技的老前輩、大導演面前,辣目洋子照樣獲得一緻好評。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辣目洋子最出圈的一場表演,

毫無形象包袱卻用演技征服衆人

(圖源網絡,侵删)

她的努力,不是為迎合别人喜好,硬凹不适合自己的形象,而是把自身的潛力挖掘到極緻。

清晰的自我認知讓她沒有過多心理内耗,直奔目标而去,真實不做作。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辣目洋子的高中日記

這樣的辣目洋子,即便不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大美女,卻讓見到她的人都不自覺感慨:

“這個女孩子好陽光啊,上帝創造她時一定吻了無數遍舍不得放手。”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上帝不一定存在,但她這份絕版自信的來源,是真的有“魔法”——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支援。

在辣目洋子的微網誌裡,有很多與父母的互動,父母經常配合她做一些朋友之間才會做的事。

比如在視訊通話時相擁高歌《敖包相會》,還會在大半夜向女兒發送“蹦迪”邀請。

我為什麼說,“完美”的孩子最不幸

圖源:辣目洋子微網誌

很多網友看到都表示:家庭氛圍真好,辣目洋子的幽默細胞就來自可愛的家人吧。

這樣可愛的父母,便是辣目洋子成長道路上堅強的後盾。

她面臨過太多的否定和嘲諷,可不論自己想做什麼,父母都是這樣全力配合。

這些愛的正面表達,就是不斷在向孩子暗示:

不論你什麼樣,你永遠是我們最可愛的孩子。

敢向外展示多少真實的自我,最底層便是父母給了孩子多少支援,這些愛意足以抵抗外界一切的質疑聲。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如今花見花開的歡樂喜劇人辣目洋子,她也成為了當初最想成為的那個自己。

就像電影《魔法滿屋》最後的隐喻一樣:

無條件的愛,真的可以産生魔力,讓孩子有實作夢想的勇氣,成為最獨一無二的自己,自信又成功。

作者介紹:阿怪,尹建莉父母學堂原創内容編輯,育兒工作者,不斷學習和傳播育兒知識。養娃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