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古墓裡留下一封給他的信

唐朝貞觀年間,有一個名叫貢閑雲的書生,娶妻糜氏。他資質有限,科舉無望,便轉行去做生意。哪知道他沒有把握好行情,虧得血本無歸。當初本錢不夠,他找好友借了五十貫,如今欠下了五十貫的債務。夫妻倆隻好省吃儉用,勒緊褲帶過日子,生活過得相當清苦。

這一天,缸裡沒米了,家裡又要斷炊,糜氏不耐煩地數落貢閑雲無用,讀什麼聖賢書?還不如當一個小偷。貢閑雲餓着肚子,還要接受糜氏的斥責,心裡無比郁悶。說實話,他也想當小偷,但是這是一個技術活,他根本幹不了。

民間故事:古墓裡留下一封給他的信

思來想去,貢閑雲決定盜墓。荒山野嶺裡,人迹罕至,大白天的盜墓,也比較安全。而且他可以專找無主的古墓下手,也不用擔驚受怕。

說幹就幹,貢閑雲扛着鋤頭,到山上轉悠。他專往偏僻的地方走,在一處密林深處,相中了一座古墓。這座古墓破敗不堪,看樣子沒有後人來打理,是個無主的墳墓,他開始挖了起來。

很快,貢閑雲打開了棺材蓋,卻發現裡面沒有枯骨,隻有一個木箱子。他打開木箱子,裡面裝着一塊金子,和幾部古籍。古籍的上面放着一封信,封皮上寫着“貢閑雲親啟”。

貢閑雲頓時覺得寒毛直豎,古墓裡為何會留下一份給他的信?他鎮定下來後,顫抖着手打開封皮,抽出信箋,讀了起來。

信裡大緻的意思是,棺材裡的古籍,是一部奇書,叫做《奇門遁甲》,特地傳給貢閑雲,希望貢閑雲專心修煉,等到他成為神仙之日,自然就會知道師父是誰了。

民間故事:古墓裡留下一封給他的信

貢閑雲拿了金子和古籍,把墳墓填好,跪着叩了三個響頭。古墓上沒有立碑,他也不知道墓主姓甚名誰。他大聲禱告說:“師父,弟子貢閑雲一定不會辜負恩師的厚望!”

回到家裡,貢閑雲把古籍藏好,拿着金子到城裡換成錢币,還了五十貫欠債以外,手裡還剩下一百多貫。他買了米和肉,回家後讓糜氏燒火做飯。飯菜做好後,兩人飽餐一頓,心滿意足地打起了飽嗝。

這以後,貢閑雲專心鑽研《奇門遁甲》。也是怪了,他讀書的時候。常常難解其意,如今讀起《奇門遁甲》來,卻心有所悟,似乎帶着慧根。

過了兩年多,貢閑雲小有所成,能夠通曉陰陽之事。沒錢花的時候,他就拿着鵝毛扇,到山上或者荒野裡轉悠,常常能找到錢。他也不貪心,隻要能維持粗茶淡飯就行了。人們笑稱,他長着一雙透視眼。他聽說後,總是微微一笑,閉口不語。

一轉眼,十多年過去,貢閑雲遇到了一個關口,那就是讨口封。他要找個人問一問,他像不像神仙?如果人家說像,他就大功告成,成為地仙。如果那人說不像,他就需要繼續修煉。

是以,被問的人很關鍵,他思來想去,決定找自己的老婆糜氏來讨口封,畢竟糜氏和他同床共枕了幾十年,感情深厚,至少她不會胡言亂語。

這一天晚上,貢閑雲和糜氏躺在床上,他忽然開口問道:“老婆,你看我像不像神仙?”糜氏内心裡埋藏着對貢閑雲的不滿,早就厭煩他一天到晚抱着書,不會掙錢養家,沒好氣地說道:“我看你像吃大便的人!”

貢閑雲趕緊說:“呸,呸,呸。”他氣得吹胡子瞪眼的,頭腦一熱,暈了過去。

等到貢閑雲醒來,他變得瘋瘋癫癫的,嘴裡總是說着“呸呸呸”,尤其是看到糜氏的時候,常常對着她“呸”個不停。

民間故事:古墓裡留下一封給他的信

糜氏實在受不了,帶着孩子跑回娘家不回來了。貢閑雲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清醒的時候,躲在屋裡鑽研道術。糊塗的時候,常常在路上撿一些動物的大便吃。

五年後,糜氏的嘴上忽然長了一個肉芽,風一吹就痛疼不已,連水也不能喝,更别說吃飯了。可是,不吃飯不喝水,她就會餓死。沒辦法,她隻能忍着疼痛喝水吃飯,每當吃飯時,她常常疼得淚流滿面,苦不堪言。

家裡人給她請了不少名醫,也找過不少高人,都治不好這個怪病。她痛不欲生,幾次尋死,都被人發現,救了回來。

這一天,來了一位遊方道人,頗有一些道行。糜氏經人指點,來到集市上,找到遊方道人,跪在他的面前,懇求給她治病。

遊方道人厲聲說:“你沒有口德,導緻你的老公要吃十二年的大便。最毒婦人心,真是沒錯。你這是報應!”

民間故事:古墓裡留下一封給他的信

糜氏痛哭流涕,長跪不起。遊方道人說:“要想治好你的病,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誠心悔改。你以身說法,勸導别人講話要積口德,滿了一千零一人以後,怪病自會痊愈。”

糜氏隻好照辦,每天站在集市上,痛哭流涕地講述着自己的經曆,勸導人們要積口德,切不可随心所欲,詛咒别人,凡事都要撿好聽的話說,以免遭到報應。

大約兩年後,糜氏的怪病終于好了。她打聽貢閑雲的下落,想去給他道歉,繼續在一起生活,這才得知,兩年前,他就被遊方道人帶走了。

說話要留口德,切莫出口傷人!本故事采用了荒誕的筆法,在于借事喻理,勸喻世人,與封建迷信無關。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評論,你的支援,就是我堅持的動力源泉!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