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故事:古墓里留下一封给他的信

唐朝贞观年间,有一个名叫贡闲云的书生,娶妻糜氏。他资质有限,科举无望,便转行去做生意。哪知道他没有把握好行情,亏得血本无归。当初本钱不够,他找好友借了五十贯,如今欠下了五十贯的债务。夫妻俩只好省吃俭用,勒紧裤带过日子,生活过得相当清苦。

这一天,缸里没米了,家里又要断炊,糜氏不耐烦地数落贡闲云无用,读什么圣贤书?还不如当一个小偷。贡闲云饿着肚子,还要接受糜氏的斥责,心里无比郁闷。说实话,他也想当小偷,但是这是一个技术活,他根本干不了。

民间故事:古墓里留下一封给他的信

思来想去,贡闲云决定盗墓。荒山野岭里,人迹罕至,大白天的盗墓,也比较安全。而且他可以专找无主的古墓下手,也不用担惊受怕。

说干就干,贡闲云扛着锄头,到山上转悠。他专往偏僻的地方走,在一处密林深处,相中了一座古墓。这座古墓破败不堪,看样子没有后人来打理,是个无主的坟墓,他开始挖了起来。

很快,贡闲云打开了棺材盖,却发现里面没有枯骨,只有一个木箱子。他打开木箱子,里面装着一块金子,和几部古籍。古籍的上面放着一封信,封皮上写着“贡闲云亲启”。

贡闲云顿时觉得寒毛直竖,古墓里为何会留下一份给他的信?他镇定下来后,颤抖着手打开封皮,抽出信笺,读了起来。

信里大致的意思是,棺材里的古籍,是一部奇书,叫做《奇门遁甲》,特地传给贡闲云,希望贡闲云专心修炼,等到他成为神仙之日,自然就会知道师父是谁了。

民间故事:古墓里留下一封给他的信

贡闲云拿了金子和古籍,把坟墓填好,跪着叩了三个响头。古墓上没有立碑,他也不知道墓主姓甚名谁。他大声祷告说:“师父,弟子贡闲云一定不会辜负恩师的厚望!”

回到家里,贡闲云把古籍藏好,拿着金子到城里换成钱币,还了五十贯欠债以外,手里还剩下一百多贯。他买了米和肉,回家后让糜氏烧火做饭。饭菜做好后,两人饱餐一顿,心满意足地打起了饱嗝。

这以后,贡闲云专心钻研《奇门遁甲》。也是怪了,他读书的时候。常常难解其意,如今读起《奇门遁甲》来,却心有所悟,似乎带着慧根。

过了两年多,贡闲云小有所成,能够通晓阴阳之事。没钱花的时候,他就拿着鹅毛扇,到山上或者荒野里转悠,常常能找到钱。他也不贪心,只要能维持粗茶淡饭就行了。人们笑称,他长着一双透视眼。他听说后,总是微微一笑,闭口不语。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贡闲云遇到了一个关口,那就是讨口封。他要找个人问一问,他像不像神仙?如果人家说像,他就大功告成,成为地仙。如果那人说不像,他就需要继续修炼。

因此,被问的人很关键,他思来想去,决定找自己的老婆糜氏来讨口封,毕竟糜氏和他同床共枕了几十年,感情深厚,至少她不会胡言乱语。

这一天晚上,贡闲云和糜氏躺在床上,他忽然开口问道:“老婆,你看我像不像神仙?”糜氏内心里埋藏着对贡闲云的不满,早就厌烦他一天到晚抱着书,不会挣钱养家,没好气地说道:“我看你像吃大便的人!”

贡闲云赶紧说:“呸,呸,呸。”他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头脑一热,晕了过去。

等到贡闲云醒来,他变得疯疯癫癫的,嘴里总是说着“呸呸呸”,尤其是看到糜氏的时候,常常对着她“呸”个不停。

民间故事:古墓里留下一封给他的信

糜氏实在受不了,带着孩子跑回娘家不回来了。贡闲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的时候,躲在屋里钻研道术。糊涂的时候,常常在路上捡一些动物的大便吃。

五年后,糜氏的嘴上忽然长了一个肉芽,风一吹就痛疼不已,连水也不能喝,更别说吃饭了。可是,不吃饭不喝水,她就会饿死。没办法,她只能忍着疼痛喝水吃饭,每当吃饭时,她常常疼得泪流满面,苦不堪言。

家里人给她请了不少名医,也找过不少高人,都治不好这个怪病。她痛不欲生,几次寻死,都被人发现,救了回来。

这一天,来了一位游方道人,颇有一些道行。糜氏经人指点,来到集市上,找到游方道人,跪在他的面前,恳求给她治病。

游方道人厉声说:“你没有口德,导致你的老公要吃十二年的大便。最毒妇人心,真是没错。你这是报应!”

民间故事:古墓里留下一封给他的信

糜氏痛哭流涕,长跪不起。游方道人说:“要想治好你的病,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诚心悔改。你以身说法,劝导别人讲话要积口德,满了一千零一人以后,怪病自会痊愈。”

糜氏只好照办,每天站在集市上,痛哭流涕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劝导人们要积口德,切不可随心所欲,诅咒别人,凡事都要捡好听的话说,以免遭到报应。

大约两年后,糜氏的怪病终于好了。她打听贡闲云的下落,想去给他道歉,继续在一起生活,这才得知,两年前,他就被游方道人带走了。

说话要留口德,切莫出口伤人!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你的支持,就是我坚持的动力源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