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畫裡的故事

年畫裡的故事

小康農家喜迎春(年畫) 廖開明/繪

我經常下鄉和農民畫家切磋農民畫創作。在交流中,我向農民畫家傳授創作經驗、繪畫技藝,看他們的畫作,聽他們談創作體會,受啟發,知不足,教學相長,受益匪淺。我走進農家院,和農民交流,了解他們生産生活情況,他們對新時代新生活有着強烈的幸福感獲得感,他們的熱情感染了我,促使我将這火一般的真情傾注到畫裡,分享給更多人。

在藝術創作中,細節至關重要,它決定作品的成敗。細節不能憑空臆造,它必須源自生活。這點在農民畫中表現最為突出。農民畫的細節豐富,真實生動,因為畫家畫的是自己的生活。隻有對生活中的各種細節爛熟于心,方能在創作中貼切運用。

我是畫家,當以畫來講故事。我的畫作《小康農家喜迎春》裡就有不少故事。一位嘉興秀洲畫鄉好友看畫後說,“現代文明之風吹拂新農村”這評語很貼切,精煉中肯。

鄉親們說,“要緻富,先修路”。畫裡公路已從家門口通過,路旁還有路燈。偏僻的鄉村再也不愁跟外界往來了,農産品能順暢外銷。公路上飛奔而過的小貨車正忙着送貨。物流通暢,鄉鎮産業興旺,農民自然富起來。實施“生态宜居”,農民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看小院四周林木環抱,小樓屋頂還裝有太陽能熱水器。再看小院矮牆外放置着分類垃圾桶,不僅環保,更展現着鄉風文明。天上飄着雪花,小院銀裝素裹,在朝霞裡分外妖娆。瑞雪兆豐年,正是大年初一的早晨,年味十足的農家院,大門上貼有春聯門畫。小樓屋檐下懸挂着紅燈籠,樓上窗戶貼有福字,兩旁挂滿金燦燦的玉米和紅豔豔的辣椒。這是農家曬出的豐收成果。小院裡靜悄悄,人都去哪兒了?從大門外的一地鞭焰碎屑便知答案。昨夜正是除夕,人們辭舊歲迎新年,太興奮太疲倦了,也許現在正酣睡。再看看屋頂上的電視天線,也許他們正在看昨晚沒顧上看的春晚節目重播哩。這故事有趣吧,我就是将這諸多細節有機地整合成“小康農家喜迎春”的完整故事。

(作者:廖開明)

來源: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