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楚塞三關隘,雲峰入望重·義陽三關雞公山

主桐柏山和大别山主脈東西一線展布,有衆多關隘和山峰。雞公山有武勝關、平靖關、九裡關三個隘口呈三角型護衛。春秋——北宋,信陽為義陽,故稱“義陽三關”,為中國九大要塞之一。

義陽三關均為南北來往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信陽市,古稱義陽,地處大别山、桐柏山兩大山脈會合處,自然形成三個險要隘口。東為九裡關,西為平靖關,中為武勝關。又由三關為豫楚分界,與信陽互為首尾,東西呼應,是以得名“義陽三關”。三關均有古代箭樓、炮台和近代碉堡、戰壕等建築。在曆史上,“義陽三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每個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著名詩人何景明詩雲:

三關

明·何景明

楚塞三關隘,雲峰入望重。

何年戎馬地,空有昔人蹤。

積水沉秋堞,長煙帶古烽。

乾坤當夫據,饕餮任群兇。

此詩道出了古戰場的景象。由此,雞公山得以扼三關之隘,控武漢門戶,故,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當今,關隘周圍松杉密布,百鳥争鳴,水流潺潺。果園、茶園和竹園遍布,郁郁蔥蔥,景色壯麗。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楚塞三關隘,雲峰入望重·義陽三關雞公山

武勝關,是“義陽三關”之一,也是“中國九大雄關”之一。又稱武陽關、禮山關,北屏中原,南鎖鄂州,扼控南北交通咽喉,中國古代大别山脈與桐柏山脈之間重要隘口。武勝關關口,被人們稱為“青分豫楚、氣壓嵩衡、襟扼三江”的一塊風水寶地,地質學上為秦嶺褶皺山系東段桐柏山脈和大别山脈的東西交界處,中國南北地理的中點。武勝關發生的戰事,最早追溯到黃帝與蚩尤的争戰,春秋以後有記載的大大小小戰争就有60多次。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楚塞三關隘,雲峰入望重·義陽三關雞公山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楚塞三關隘,雲峰入望重·義陽三關雞公山

平靖關,古稱冥扼,又名恨這關、憾這關、石城山,為古代義陽三關之一,天下九塞之一。位于武勝關西,鄂豫交界處。這裡地勢險要,兩側群山對峙,道路狹窄險阻。曆代為中原戰略要地,南北交通要道,曾在此設驿站或巡檢司。自春秋以來,這裡戰事頻繁。公元前506年,吳楚柏舉之戰,軍事家孫武曾率吳兵經此,奪關南下,随後占領郢都,“楚失三關,而後失江山”。這一戰後,差點讓楚國遭滅頂之災。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楚塞三關隘,雲峰入望重·義陽三關雞公山

九裡關,古稱大隋關,又稱黃岘關、廣蚬關、百雁關,也是一處著名關塞,湖北北大門。北宋楊家将曾屯兵于此,抵抗金兵外侮;宋寶裕末,蒙古忽必烈等分道南侵,自光山會軍渡淮,入靈山駐九裡關;明末清軍攻至,明将田國忠、田國用兄弟戰死于此;抗戰時,李先念多次來此地,九裡關地區是新四軍重要抗日據點。此外,楊家将中的楊八姐在這裡大戰王和尚,趙匡胤在此抽中上上簽,朱元璋也曾在九裡關參禅悟道。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楚塞三關隘,雲峰入望重·義陽三關雞公山

何景明的詩道出了雞公山古戰場上一幅幅金戈鐵馬、征戰沙場的戰争畫面。

上古時期,炎黃二帝聯兵經武勝關追擊九黎族首領蚩尤于雞公山下......

春秋戰國,吳國名将孫武、伍子胥率大軍自東向西奔突而來,取九裡關,揮師南下......

三國蜀将關羽鎮守荊州,陳兵于此,恨不能過平靖關,直取中原......

宋朝嶽武穆于興安寨内習武屯田,抗擊金兵......

和靜砦上,清軍組織團練,修築圩寨,以禦匪患......

山下名關古寨,已逾千年,依舊魏然屹立于桐柏、大别山間,猶如一道天然屏障延綿千裡于江淮之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雄偉磅礴之勢呼之欲出......

參考文獻:《雞公山文化》

2019年第1期 山翁

編輯:潘旭

稽核:劉捷 姬晨琛

責編 李詩勝 豫快報、俊佳知訊、河南科技報、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