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典電影《七宗罪》講述了人性弱點的故事

作者:愛生活的媛寶寶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七宗罪》。

經典電影《七宗罪》講述了人性弱點的故事

七種罪行屬于人類邪惡的範疇,其中七種是暴飲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欲望和憤怒,這是天主教教義中提到的七種人性罪行。

電影"七宗罪"描繪了城市中的一起連環兇殺案,死者恰好是犯下七項罪行之一的人之一。兇手不穩定的作案手法讓老兵、冷靜的警官摩根·弗裡曼(Morgan Freeman)和渾身是血的新警官米爾斯(布拉德·皮特飾)陷入了案件的神秘面紗。他們去圖書館研究但丁的《神歌》,試圖尋找線索,最後找到了兇手犯罪計劃和手段的線索。但就在這時,兇手來了,這讓大家松了一口氣,案子已經結束了,但畢竟還是逃不出兇手的謀殺邏輯,這次兇手針對的是犯下"憤怒"罪行的人,而米爾斯的妻子成了"憤怒"犯罪的受害者,兇手告訴米爾斯,他的妻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死了, 這讓米爾斯很難過,他是選擇了正義,還是成為"憤怒"罪行的兇手?

這部電影看似是一部帶有一些編劇技巧的連環殺手故事,其實是一部可以說是深刻的社會反思電影。觀衆在觀看過程中似乎能夠預測劇情的發展,但傳統的思維方式還是會誤導他們對劇情的了解,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打破了傳統戲劇結局善惡,其更為開放的結局和兇手的比較哲學和現實意義的總結對于電影來說不能被跨越。特别是當我看到米爾斯上警車時,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結局。

影片中兇手的真正原因,是現實世界中人類懶惰等壞習慣的忽視和放縱。現狀是無法改變的,是以影片的兇手變成了自我承認的救世主,人性的碎片化是永恒的,是以邪惡永遠無法消除。導演大衛·芬奇通過這樣一部電影看到了社會上的一些不足,表面上是簡單的叙事,其實更多的是導演對社會反思的影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