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場戰争,成了蒙古全面進攻中原的導火索,自此南宋再無藥可救了

端平入洛,是南宋政權建立以來,宋人對奪回失地進行的一次戰略性嘗試。金國被消滅後,南宋發動北征,希望收複此前淪陷的三京,也就是:洛陽、商丘、開封三城。然而,由于某種原因,參加這場戰争的宋軍折戟沉沙,慘淡收場,最終,此次行動更是成為了蒙宋戰争全面爆發的導火索。

這場戰争,成了蒙古全面進攻中原的導火索,自此南宋再無藥可救了

有曆史愛好者認為,倘若這場戰争中南宋能派遣名将孟珙指揮,那麼,其結果一定會大不相同。根據史料的記載來看,孟珙、史嵩之等人均認為:蒙古與南宋之間的國力有天壤之别,即便這場戰争能夠成功,亦無法防禦蒙古人的反撲。

說起來,“端平入洛”這一戰略理論是金國人首先提出的,這套戰略體系與金人早年制定的“拒關守河”戰術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的金國勢力被壓縮到黃河以南,僅能以河南一隅作為根據地,憑借天險拒守,成功封鎖了蒙古的南下之路。最後,若不是蒙古自南宋借道,恐怕一時間蒙古無法奈何金國。不過,當時金國人使用這套戰術時,三峰山地區駐紮了至少二十萬名金兵。

這也就是說,如果南宋想要照抄這份戰略,起碼要在冬季黃河結冰前部署十五萬名宋軍。以當時南宋衰落的國力及低效的行政能力來看,就算将南宋所有的兵力都抽調出來,也不超過十五萬。是以,完成這一戰略計劃的可能性無限接近于零,除了不懂得軍事的宋理宗和一些瘋狂的主戰派之外,朝中老臣并不同意執行這一戰術。

這場戰争,成了蒙古全面進攻中原的導火索,自此南宋再無藥可救了

當時進入中原奪回失地,主要可以沿着兩條戰略線路進軍,它們分别是淮西和襄陽。宋理宗制定的戰術是兵分兩路。然而,在實施作戰計劃時僅有不到七萬名淮軍參與了這次行動,史嵩之等人拒絕接受調遣,并未響應聖旨。雖然,史嵩之的行為飽受後世曆史愛好者诟病,但站在後來人的角度來看史嵩之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從兩淮地區進軍中原,尚有河道可運輸糧饷。但若從襄陽進軍,則要面臨“必須負載二十鐘而緻一石,亦恐未必能達”的窘境。既然襄陽補給線的效率低得可怕,還不如放棄這場高機率會失敗的軍事行動,保留實力。遺憾的是,宋理宗根本沒有看清當時的戰場形勢,一意孤行地派趙葵、全子才兩位将軍自淮西進入中原。

當時正值酷暑,是以,蒙古人的主力大多駐紮于黃河以北,僅有一部分投降蒙古的金人駐守在河南。是以,這六萬名宋軍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了汴京及商丘。嘗到了勝利的甜頭後,這支入洛軍兵分兩路,兩個梯隊加快速度向洛陽進發。因為蒙古人在此前的戰争中挖開了黃河河堤,以至于黃河決口洪水氾濫,黃河流域的道路普遍泥濘不适合運輸,是以,當時宋軍的補給線已成問題。

這場戰争,成了蒙古全面進攻中原的導火索,自此南宋再無藥可救了

蒙古人在收獲了情報之後,派出先鋒部隊在洛陽城外的龍門鎮進行偷襲。在此期間,由楊誼率領的第二梯隊因大意輕敵遭到蒙古騎兵的突襲,僅一回合便被打得全軍覆沒。

在另一片戰場上,蒙古主帥塔察兒率領的三萬蒙古騎兵與宋軍的第一梯隊打得有來有往,戰況相當膠着,“殺四百餘人,奪團牌三百餘,至午不解”。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南宋淮軍在野戰期間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重甲兵、弓弩手足以與蒙古騎射手抗衡。

然而,在龍門鎮一戰中,宋軍的第二梯隊全滅,是以,宋軍第一梯隊需要面臨的遠不止眼前的蒙古軍隊,還有一支戰鬥力強橫的騎兵部隊。更讓宋軍無法承受的是,蒙古人憑借機動性這一優勢封鎖了糧道,企圖與宋軍打持久戰。無奈之下,宋軍不得不向南方撤退,卻在半途中遭到蒙古騎兵的截擊,死傷殆盡。

這場戰争,成了蒙古全面進攻中原的導火索,自此南宋再無藥可救了

這場戰争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呢?

經此一役,南宋王朝損失了接近四萬名野戰軍,大量糧草、軍饷在運輸途中損毀、被截,以至于,南宋失去了與蒙古抗衡的最後一點家底。更可怕的是,原本保持着微妙關系的蒙宋兩國,因為,宋理宗的主動開戰而翻臉,蒙古人獲得了南征的口實。

就在第二年,僅野戰兵就出動了十幾萬的蒙古軍團,順理成章地對南宋展開了全面攻勢,使得南宋陷入到了萬劫不複的境地中。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這場戰争的發動就是一個錯誤,宋理宗等主戰派的無知讓南宋放棄了最後的生機。

這場戰争,成了蒙古全面進攻中原的導火索,自此南宋再無藥可救了

也是因為這場戰争,宋理宗的對外态度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端平入洛的失敗給了他很沉重的打擊,先前一度高漲的熱情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的是消極保守,并且貫穿在他之後的朝政中。宋孝宗雖然隆興北伐失利,還是和虞允文念念不忘收複中原,在治理内政上也頗有作為。宋理宗則在這次挫折後再也沒有打起精神,餘玠之死、劉整之叛等等南宋滅亡的種子就是在宋理宗當政的後期埋下的。

參考資料:

【《宋史》卷四百十七·列傳一百七十六、《齊東野語》卷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