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子發動政變,本已穩操勝券,一個問題沒想清楚導緻爛尾收場

李重俊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三子。“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趕下台後,唐中宗複位重新當上皇帝,李重俊被冊立為皇太子,成為大唐王朝的儲君。

太子發動政變,本已穩操勝券,一個問題沒想清楚導緻爛尾收場

唐中宗在年輕時就很昏庸,是以第一次皇帝生涯隻存續了55天就被他的母親武則天給廢掉了。在經曆了二十年磨難後,已到知命之年的唐中宗也沒多少長進。他在自己無病無災的情況下竟允許讓妻子韋皇後垂簾聽政,還啟用當初曾想要置他于死地的武三思(武則天侄子)做宰相。

此外,唐中宗與韋皇後所生的小女兒安樂公主嬌蠻任性,公然強占民田,還大搞賣官鬻爵。唐中宗對此卻充耳不聞。

唐中宗的昏庸無能助長了韋皇後和安樂公主的野心,母女二人都想要效仿武則天那樣成為女皇帝。

太子發動政變,本已穩操勝券,一個問題沒想清楚導緻爛尾收場

有一天,安樂公主跑來找唐中宗,要求冊立她為皇太女。唐中宗為人雖然稀裡糊塗,但也知道皇太女意味着什麼,是以沒同意公主的請求。不過作為補償,唐中宗還是賜予公主開府特權。

皇太女之事雖然沒有下文,但此事卻讓皇太子李重俊驚出了一身冷汗。李重俊并非韋皇後所生,是以韋皇後從來沒給他好臉色。身為天子嫡女的安樂公主更是看不起這個庶出的太子,經常當面呼他為“奴”。

李重俊很清楚韋皇後和安樂公主想要登頂權力巅峰的野心,而他的太子身份顯然是這母女二人眼中的最大絆腳石。是以當得知安樂公主提出皇太女要求後,李重俊自然明白自己将來的日子将會越來越不好過。

太子發動政變,本已穩操勝券,一個問題沒想清楚導緻爛尾收場

眼看“後黨”的勢力越來越大,這樣下去遲早死路一條。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擊。于是,李重俊決定發動一場政變,鏟除“後黨”的幾個關鍵角色,以此重新奪回主動權。

神龍三年(707年)七月初六,太子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将軍李多祚等人僞造一道皇帝诏書,調集三百多名羽林軍殺向宰相武三思宅邸,成功将武三思父子斬殺。随後,李重俊又帶人殺入皇宮,聲稱要誅殺唐中宗的妃嫔上官婉兒。

太子政變并已率軍入宮的消息吓壞了唐中宗,他趕緊帶着韋皇後、上官婉兒等人倉皇跑至皇宮北面的玄武門,同時命右羽林大将軍劉景仁率百餘名士兵護駕。

太子發動政變,本已穩操勝券,一個問題沒想清楚導緻爛尾收場

唐中宗抵達玄武門不久,太子就帶着人馬趕到了。此時太子手下有三百多名裝備精良的羽林軍,而皇帝身邊隻有倉促集結的一百多人。形勢對太子來說可謂是穩操勝券。然而就在此關鍵時刻,太子本人卻掉鍊子了。

看到自己的父皇站在玄武門城樓上,李重俊竟然一下子不知道該不該發動進攻,兩邊人馬陷入了對峙狀态。原本這些跟随太子的士兵們都已殺紅了眼,而且反正都已犯下謀逆大罪,隻要太子發話,誰還管城樓上站的是不是皇帝。可是太子一慫,士兵們的腦袋也漸漸冷靜下來。

太子發動政變,本已穩操勝券,一個問題沒想清楚導緻爛尾收場

在此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糊塗一輩子的唐中宗倒是難得清醒了一回。他看到太子的軍隊長時間不敢發動進攻,于是對參與政變的士兵們喊道:“你們都是朕的衛士,何苦跟着李多祚造反?隻要你們現在歸順,斬殺反賊,朕答應賜你們一場富貴!”

皇帝的話音剛落,太子軍隊中的士兵們就面面相觑。在經過短時間的猶豫後,他們轉身将刀槍指向了帶着他們殺進宮中的将軍們。

李重俊眼見政變失敗,帶着親信一路殺奔出來,打算逃到鐘南山藏匿。然而當天晚些時候,逃亡路上的李重俊就被自己的親信砍下了腦袋。這場被曆史上稱為“景龍政變”的事件以皇太子李重俊兵敗被殺告終。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