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媒:制定對華政策,美國忘了兩個教訓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香港“亞洲時報”線上1月15日文章,原題:美中競争和“安全困境” 副題:試圖加強本國安全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結果美中關系緊張加劇并不令人驚訝。但若美國的目标是保護國家安全并維護東亞和平,那麼在東亞地區建構軍事同盟并擴充軍力,其實是不合理的。美國軍事力量的加強可能會導緻與中國的軍備競賽。這不僅會令美國付出高昂代價,還有緻命的(沖突)更新風險。

港媒:制定對華政策,美國忘了兩個教訓

拜登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為防止對華軍備競賽,美國政策制定者不應忘記“安全困境”的影響。已故政治學家羅伯特·傑維斯對這個術語提出經典了解:一個國家試圖增加安全的許多手段,會減少其他國家的安全。換句話說,如果你有一把槍,别人無法判斷你會怎麼使用。中國将美英澳安全同盟視為對自身安全的威脅。從“安全困境”的角度看,這不無道理。

美國現代史上的兩個例子——北韓戰争和古巴飛彈危機,足以說明忽視安全困境影響帶來的後果。從中可以得出兩個教訓。第一,武器多、軍力強并不一定意味着國家更安全。第二,美國的外交政策制定者需認清狹義的國家利益。這将使美國避免對中國這樣的核大國采取不必要的挑釁行動。鑒于北韓戰争和古巴飛彈危機這兩個教訓,美國政策制定者有必要了解中國對美國在東亞加強軍事聯盟的看法。(作者本傑明·吉爾特鈉)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1月15日文章,原題:一切從安全視角看待對華競争,這對美國不利美中之間越發傾向于從安全角度來看待競争。美國外交政策機構沒有加強亞太地區的經濟夥伴關系,而是熱衷于推動結盟,依靠安全夥伴關系如AUKUS。但在與北京的競争中過分誇大安全問題,會産生不利後果。華盛頓不僅可能浪費政治資本,還可能誤判經濟決策被“安全化”的程度。

美國忽視地區的多邊經濟協定。而中國對地區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将使亞太地區更接近中國軌道,并使這個地區最大經濟體能施加更大影響。

經濟領域才是美中競争最激烈的地方。過度強調安全催生了一個與美中競争的經濟基礎日益不相容的美國戰略。一個深思熟慮的大戰略,應認真考慮地緣經濟現實,與那些針對中國的合理的安全關切政策共存。例如,紐西蘭收緊電信法規以應對5G網絡安全問題。但同時,惠靈頓成功更新與北京的自貿協定。美國的其他夥伴也試圖在安全與經濟需求之間取得類似平衡。

将中美關系“安全化”容易導緻競争更新和危險的零和博弈。基于恐懼的政治盛行,隻會使兩國将對方視為生存威脅,進而增加沖突的可能性,同時忽視競争的真正驅動力——經濟。正是這種驅動力引導亞洲其他國家對華接觸并競争。(作者普伊恩·基米亞傑,喬恒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