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民是文藝之母。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文藝工作者肩負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偉大使命,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中堅力量。一直以來,廣東堅定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南方網文化頻道推出“人民的文藝”系列報道,邀請廣東省各領域的文藝工作者接受采訪,談談他們對于文化強省建設,對于文化自信,對于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感想。
南方網訊 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以下簡稱省民協)是由省内民間文藝家組成的專業性、學術性的人民團體,是廣東省文聯的團體會員。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民間文藝工作者和民間文藝家的橋梁和紐帶,五年來,省民協一直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多元方式傳播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尋找文藝現代表達的新路徑,并取得了豐碩成果。近日,記者采訪了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李麗娜。

2018年10月,由廣東省民協主辦的“漁歌裡說——我唱漁歌給黨聽”汕尾漁歌專場,在北京民族劇院演出
“省民協要走深、奏響廣東民間文藝的品牌活動,用大家聽得懂、看得懂、感興趣的表達方式,團結引領民間文藝工作者,把廣東的故事講好、講透。”李麗娜表示,廣東是民間資源非常豐富的大省,而省民協工作涉及民間文學、民間工藝、民間表演藝術、民間禮儀習俗多個方面,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以在傳播嶺南文化方面需要這種民間藝術的群衆性和生活性相結合。
2020年11月,由廣東省民協承接的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在中山舉行
近年來,省民協舉辦了各類民間文藝惠民品牌活動推動廣東民間文藝傳播發展,創立了嶺南民俗文化節、廣東花燈節、廣東民歌會、廣東七夕文化節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民間習俗文化品牌活動,此外還承辦了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第十三屆、十四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盛典,中國(廣東)民間工藝博覽會等一系列國家重大藝術活動,吸引全國的民間文藝工作者來到廣東。
廣東民協組織民間藝術家“赴美國洛杉矶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在對外交流方面,省民協積極策劃品牌活動——嶺南文化世界行,把嶺南文化帶到世界各地,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
近年來,省民協還加強學術交流研讨,開展了古村落研讨會、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和傳承研讨會、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高峰論壇等重量級文化研讨。
2021年10月,廣東省民協邀請馮骥才先生莅粵調研,在廣東省古村落——龍湖古寨談壁畫保護
2021年10月,組織策劃著名文化學者馮骥才調研潮汕文化活動,先後赴順德、潮州、汕頭等地調研民間文藝,考察古村落、民間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等工作。李麗娜介紹,廣東省民協從2007年開始對全省的古村落進行摸查,截止2021年12月,廣東已經開展八批古村落認定工作,行走了700多個村落,完成368個古村落、74個民間文藝之鄉和傳承基地(含30個國家級)的認定工作。
廣東各地申報廣東省古村落的材料
另外,省民協為保護嶺南民間文化,制作釋出廣東民間故事叢書、廣東稀有劇種劇本系列叢書、廣東古村落系列叢書、廣東十大民間工藝叢書、《民間工藝內建》等書籍,使衆多嶺南民間文化得以保留、記錄和儲存,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資源。
“我們工作最大的成效就是文化認同,提升了廣大人民群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自信,回歸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守護了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李麗娜表示。
據了解,省民協未來将以科技的手段記錄、寄存、傳播嶺南民間文化,建設嶺南民間文化開源圖譜,打造嶺南文化基因庫和嶺南文化素材庫的資料存儲與開發利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