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春天是播種好時節,秋天是豐收好時節,那冬天就是祛疤好時節。
出汗少,不怕傷口感染;
紫外線弱,不用擔心返黑;
穿得多,不怕二次傷害;
說到祛疤,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到“塗祛疤膏”,好像不管什麼樣的疤,隻要一抹,就能複原。
事實上,并不能!
疤痕是皮膚受傷後修複過程中必然的産物[1]。
皮膚受傷後,會根據受傷的情況啟動組織修複機制,讓傷口愈合,這就可能形成疤痕。
傷得越深,範圍越大,留的疤也就會越明顯。

整個過程十分複雜,祛疤膏很難幹預;如果疤痕已經長出來,更是皮糙肉厚,塗祛疤膏幾乎不可能祛除。
那到底什麼才是有效的方法呢?
别急,先來看看你身上的疤是哪種,因為不同類型的疤,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
痘坑——凹陷性瘢痕
最常見的凹陷性瘢痕莫過于痘坑了,長青春痘、水痘,還有藥水祛痣後,都容易留這種凹坑。
對于散個的、較大的凹坑,治療原則是:“填平”。
比如利用玻尿酸、自體脂肪等做填充治療。
玻尿酸的優點是創傷小、恢複快、改善效果快,不過它不來自身體,是以需要定期補充。
自體脂肪的優點是維持時間更久,填充後對局部的膚色、膚質也有一定的改善,但由于是手術治療,恢複期要長一些[2]。
(來源:參考文獻2)
那如果痘坑滿臉都是呢?
别着急,這種可以嘗試微針或滾針類治療,比如黃金微針等。
它們主要是利用微針/滾針在皮膚表面來復原動,開放大量穿透真皮的微細通道,激發皮膚的自我修複機制,促進皮膚新陳代謝。
有時還可以導入促進修複、淡化色素等的成分,或搭配雷射治療,讓坑坑窪窪變得比較光滑平整[3]。
(來源:參考文獻3)
手術留下的疤痕——增生性瘢痕
生過孩子的人可能都知道,剖腹産後肚子上容易留一種疤:突出于皮膚,摸起來硬硬的,時不時還會覺得癢。
這就是增生性瘢痕。
對于增生性瘢痕,治療原則就是:“打平”。
“打平”需要分兩步:
第一步:
在前期疤還很硬的時候,需要先打“瘢痕軟化針”,主要是糖皮質激素類、化療類藥物如5-氟尿嘧啶等等,讓疤痕變平、變軟,還可以減輕瘙癢[4]。
第二步:
等疤痕變平、變軟以後,就可以做光電治療了。
不同雷射作用不同,具體用哪種,需要醫生綜合判斷後決定。
常用的雷射有點陣雷射,類似于玉石打磨,把表面凹凸不平的疤痕變得光滑平整;
還有染料雷射,主要是退紅,适合表面顔色很紅的疤痕,尤其是有明顯紅血絲的[5]。
接受點陣雷射治療後的皮膚
▼
關節部位的疤痕——瘢痕疙瘩
前胸後背、關節等處的皮膚經常拉伸收縮。
摔傷後,甚至隻是長了一顆小痘痘摩擦破了,傷口都容易長出疤痕疙瘩,又癢又痛。
瘢痕疙瘩比較麻煩,治療原則就是:“聯合打平”。
早期打“瘢痕軟化針”讓瘢痕疙瘩變平變軟;
然後做手術切除;
再做雷射治療進一步改善外觀,以及小劑量的放療抑制瘢痕增生[6]。
(來源:參考文獻6)
看到這你可能覺得祛疤也太麻煩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祛疤還有個加分項,那就是“早期幹預,效果更好”。
早期的疤痕,就像小孩子,還在可塑期,我們正确護理,可以讓它盡量愈合得好一些;愈合後及時治療,能讓它顔色變淡,或讓它變平變軟。
但陳舊的瘢痕就像成年人,想改變它的“三觀”已經很難,治療效果不如早期幹預。
是以啊,如果姐妹們最近不小心受傷留疤了,正确處理,省下的錢和時間可不少!
審稿專家
房林|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雷射美容中心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Daniel A Potter,et al. Scarring and wound healing. British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2019;80(11):C166-C171.
[2]Norbert Pallua,et al. Microfat and Lipoconcentr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Scars. Clin Plastic Surg.2019;47:139–145.
[3]Neil S. Sadick,et al.Laser treatment for facial acne scars: A review. JOURNAL OF COSMETIC AND LASER THERAPY.2018;20(7-8):424–435.
[4]Butt, Muhammad Qasim,et al. KELOIDS AND HYPERTROPHIC SCARS; COMPARISON OF INTRALEISION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LONE AND TRIAMCINOLONE MIXED WITH 5 FLOUROURACIL IN TREATMENT OF KELOIDS AND HYPERTROPHIC SCARS. Professional Medical Journal.2017;24(6):812-817.
[5]Oosterhoff Thijs C.H,et al. Laser treatment of specific scar characteristics in hypertrophic scars and keloid –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2021;74(1):48-64.
[6]Young In Lee,et al. Combine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Keloid Treatment. Dermatol Surg.2019;45:802–810.
内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