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都小記者未來營征文:如何擁抱智能時代?

南都小記者未來營征文:如何擁抱智能時代?

如何擁抱智能時代?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 柯希孟 ◎指導老師 葛菁

一說到工地,你會想到什麼?離我家不遠處就有一個建築工地。那裡粉塵滿天,煙霧刺鼻,建築勞工灰頭土臉地在腳手架上辛苦忙碌。都快半年了,那棟大樓還沒有建好。

一個叫博智林的機器人公司也許會改變這一切。1月12日,我們以南都小記者的身份參觀了博智林公司,了解了他們的建築用機器人。機器人一天可以噴塗完一棟樓的一個面的外牆,而勞工需要10天;機器人一小時可以搬運20塊内牆闆,而3名勞工一小時才能擡8塊;機器人一小時可完成200平方米的樓層清潔,掃一次頂人工掃20次。除此之外,機器人還配備了可自由上下樓梯還能後空翻的機器狗底座、可以自動避障的傳感器、都有精準測得的工地地圖,甚至配備了吸塵系統。這一切都讓人感受到機器人真是比人類強太多呀!這些機器人有的需要人的配合,用上了這些機器人能節省約80%的人力。這意味着大部分重複、機械的工作都能由機器人代替人類完成,被“解放的勞動力”該何去何從呢?

南都小記者未來營征文:如何擁抱智能時代?
南都小記者未來營征文:如何擁抱智能時代?

積極探索、善于思考,是南都小記者的閃光精神。

這個不僅是建築行業的問題,也不是最近出現的問題了。早在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就出現過這個問題,這是不是科技發展帶來的代價?事實上,人們不需要過于悲觀。首先,智能機器人大幅提高了生産效率,降低了成本,人們生活水準不就提高了嗎?比如說如果博智林的建築機器人大量使用,成本降低,房價下降,更多人就買得起房了。其次,科技發展會帶來新的需求,會創造出新的行業,比如機器人制造業、機器人維修業,都将日益蓬勃。在英國工業革命之時,确實有許多手工業勞工被機器取代,但失業率并沒有直線上升,原因之一是許多勞工轉行去開采煤礦、鐵礦等新的行業。博智林的服務面積,目前是700萬平方米,離大規模應用尚有時日,科技循序漸進的發展,要與社會的全面發展程度相适應。如要大規模應用智能機器人,須提高全民的教育文化水準,使之能從事更有創造力的勞動,這樣才能适應科技的發展程度。

統籌:尹來 遊曼妮 采寫/整理:南都記者 梁豔燕 葉斯茗 孫小鵬 實習生 王一帆 攝影:南都記者 鐘銳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