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車型定點!領跑雷射雷達量産元年,速騰聚創如何站穩C位?

40+車型定點!領跑雷射雷達量産元年,速騰聚創如何站穩C位?

領跑雷射雷達市場,需修煉好四重内功。

作者 | 程希

編輯 | 文靓

多年筚路藍縷,2021年自動駕駛終于迎來了其商業化爆發的元年。這一年,L2級别的駕駛輔助已經成為标配,L3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也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對于L2級的駕駛輔助,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足以提供強大的性能支撐,而進入更進階别的L3級自動駕駛,雷射雷達開始變得不可或缺。

車企角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站上C位

在自動駕駛從L2向L3級跨越的關鍵節點,雷射雷達廠商逐漸被推到聚光燈下。其中,以速騰聚創(RoboSense)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前不久,全球知名市場研究與戰略咨詢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釋出了《2021年汽車與工業領域雷射雷達應用報告》,統計了包括全球十餘家頭部企業在内的雷射雷達研發制造商在汽車和工業市場應用的份額占比情況。其中,速騰聚創車載前裝雷射雷達全球市場佔有率占比10%,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40+車型定點!領跑雷射雷達量産元年,速騰聚創如何站穩C位?

雷射雷達廠商站到聚光燈下,是自動駕駛産業發展的必然,但某種程度上,汽車廠商激烈的競争也客觀加速了這一程序。

有機構預測,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系統的市場規模将達到6000億元,而中國市場的規模則接近1500億元。巨大的市場想象空間,使自動駕駛成為汽車廠商的兵家必争之地。眼下棋至中局,誰掌握了更先進的裝備,便能擁有更多勝算,于是大戰一觸即發。

去年11月廣州車展上的“内卷”大戲,便是最為直覺的呈現。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都不約而同地将雷射雷達車型作為了殺手锏。長城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機甲龍負責人更是直接喊話:“你有幾顆雷射雷達?4顆以下,請别說話。”

資料統計顯示,2022年内上市的、搭載雷射雷達的新能源車型将多達13款。北汽極狐阿爾法S、小鵬P5、蔚來ET7、上汽RS33、智己L7等都預告了雷射雷達的上車。可以說,幾乎所有已知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都加入了這場聲勢浩大的角逐。

相比汽車廠商你來我往的台前之争,雷射雷達廠商在台下的較量雖然少了幾分火藥味,但激烈程度也毫不遜色。目前,全球範圍内雷射雷達的主要玩家包括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Innoviz以及國内的速騰聚創、華為、大疆、禾賽科技、萬集科技等企業。

廣州車展百花齊放,唱主角的依然是國産廠商,其中成立7年的速騰聚創堪稱C位。據了解,衆多雷射雷達系統廠商中,速騰聚創目前已在全球布局雷射雷達相關專利超700項。此次廣州車展上亮相的13款前裝雷射雷達新車型中,搭載速騰聚創産品的多達6款,占比接近50%。

40+車型定點!領跑雷射雷達量産元年,速騰聚創如何站穩C位?

另外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速騰聚創共計已手握40餘款車型定點訂單,是國内雷射雷達車載前裝市場定點車型數量最多的企業。這一“戰績”無疑落實了速騰聚創國内雷射雷達企業Top 1的地位,甚至說世界Top 1也不為過。

在潛力巨大同時也日漸擁擠的雷射雷達賽道,速騰聚創為何能夠脫穎而出,成為行業Top1?

領跑雷射雷達市場,需修煉好這四重内功

在任何技術革新浪潮中,以前瞻性眼光敏銳捕捉市場變化,都是制勝的關鍵。速騰聚創能夠在雷射雷達市場脫穎而出,同樣離不開對市場走向的敏銳洞察。速騰聚創聯合創始人兼執行總裁邱純潮就曾坦言,“不是我們做得快,而是我們做得早,也确實捉到了中國新能源和自動駕駛的這波紅利。”

前瞻戰略,踏準固态雷射雷達風口

速騰聚創最早以機械式雷射雷達入局。機械式雷射雷達需要通過元器件堆疊才能達到行業性能要求,不僅可制造性和可靠性難以保障,成本也随着器件堆疊而居高不下。2016年底,面對即将爆發的自動駕駛市場,速騰聚創決定調整戰略,将重心向MEMS(微電機系統)技術方案傾斜,就此踏入風口。

研發過程中,速騰聚創基于機械多線程雷達中的經驗積累,以及對未來雷射雷達應用和發展趨勢的預判,前瞻性地布局MEMS技術路線。利用MEMS技術的優勢,速騰聚創得以在保證性能的同時将産品做得更加小巧,同時極大提高了制造上的一緻性,為其在乘用車的落地奠定了基礎。

安全性是征戰汽車市場的基本盤

一直以來,容易受極端實體環境影響,是雷射雷達的軟肋。速騰聚創自然也意識到這一點,并提出自己的方案。速騰聚創在M1上搭載了完善的配套功能,以此來應對如冰雪、泥土、沙塵、大風、陽光暴曬、以及車載電子器件幹擾等給傳感器帶來的影響,包括OTA更新、污迹檢測、智能清洗、智能加熱、性能檢測、電源管理、網路管理等。

40+車型定點!領跑雷射雷達量産元年,速騰聚創如何站穩C位?

全球唯一車規量産傳遞的智能固态雷射雷達M1

在安全性加碼方面,2021年初M1在嚴格的标準下通過了随機振動、碎石沖擊、高低溫沖擊、高低溫濕熱、靜電放電抗幹擾等一系列車規測試,能在全環境場景下為車輛提供精準智能的感覺資訊。以高成熟度的姿态,解決使用者的後顧之憂。

成本是商業世界的“通行證”

諸多曆史證明,在科技領域能夠傲立商業叢林之巅的規律:“領先半步是先進,領先三步是先烈”。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在于,技術創新是勇攀高峰,可以不惜代價;而商業落地必須接地氣,投入産出比是第一要義。

對于雷射雷達廠商來說,小體積化、固态化、低成本化可以說是生存下來的必經之路。得益于獨有專利的核心器件設計,速騰聚創極大地降低了M1的成本,打破了行業對雷射雷達價格高昂的刻闆印象。

此外,M1在産品一緻性上還具有天然的優勢,因為掃描部件內建在晶片上,産品品質受工藝影響的範圍更小,更容易實作規模化量産。相比之下,同樣是掃描部件的旋轉電機由于重量大,組裝工藝和一緻性控制困難,規模化量産難度大。

量産——商業落地的“最後一公裡”

除了在技術上另辟蹊徑,為積極推動雷射雷達的車規前裝量産與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速騰聚創還采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在2021年3月落成了首條車規固态雷射雷達産線;另一方面,廣泛發展上下遊産業鍊合作夥伴,與德州儀器、立訊集團等達成戰略合作,不斷擴大量産規模、提升傳遞能力。

40+車型定點!領跑雷射雷達量産元年,速騰聚創如何站穩C位?

全國首條車規級固态雷射雷達産線

在這樣的戰略布局下,速騰聚創成為了目前全球唯一實作第二代智能固态雷射雷達車規量産傳遞的企業,引領雷射雷達行業進入“量産元年”,帶動智能固态雷射雷達在衆多汽車品牌的前裝車規量産,涵蓋比亞迪、廣汽埃安、威馬汽車、極氪、路特斯、嬴徹科技、摯途科技等企業旗下的多款車型。

依托全面的綜合實力,速騰聚創獲得了衆多汽車廠商的青睐。2021年底,速騰聚創獲比亞迪戰略投資,并與後者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更早之前,速騰聚創還和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極氪品牌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的合作将深入到硬體研發、智能制造、量産傳遞和市場協同的各個環節。

雷射雷達商業化落地加速,廠商如何把握視窗期?

經過自動駕駛商業化元年的厚積薄發,接下來自動駕駛行業勢必将迎來更迅速和更大規模的商業化落地。據麥肯錫預測,無人駕駛汽車到2025年可以産生2000~19000億美元的産值。高盛則估計,到2050年自動駕駛産業規模有望超過6000億元,發展過程呈現指數級增長。

雷射雷達作為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面對高速成長的市場,廠商該如何把握機遇,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呢?

首先是沿着雷射雷達全鍊條不斷把技術做深,建立起自身的生态壁壘。

與汽車廠商合作,雷射雷達僅提供原始的點雲資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些資料必須經過後期處理才能使用。而内部嵌入傳感器、能夠提供一定資料處理能力的感覺軟體,将極大縮短汽車企業在點雲感覺軟體端的漫長開發過程,加速汽車企業的整體方案研發進度,減輕客戶負擔。此外,雷射雷達企業可以通過後續OTA持續更新的深度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具競争力的雷射雷達解決方案,進而建構起更完善的生态壁壘。

40+車型定點!領跑雷射雷達量産元年,速騰聚創如何站穩C位?

感覺軟體基于M1點雲同步輸出感覺結果

其次是在橫向上不斷拓展細分場景。

衆所周知,自動駕駛想要在城市道路上實作大規模落地,還有一定的距離。除了繼續在乘用車市場不斷突破,自動駕駛公司能否在封閉園區、高速交通等細分場景将自身技術落地應用,并且快速實作商業變現,也十分重要。是以,雷射雷達廠商還需要根據不同場景的特點,形成更加豐富的産品矩陣,建構更加全面的競争力。以速騰聚創為例,目前速騰聚創的雷射雷達産品,沿着自動駕駛這條線,正在滲透到乘用車和商用車、無人物流車、機器人、RoboTaxi、RoboTruck、RoboBus等細分領域。這一路徑,也是其他雷射雷達廠商發展的縮影。

另外,随着細分市場的不斷拓展,更豐富、更多樣化的雷射雷達産品也将獲得市場青睐。

今年的CES前夕,速騰聚創聯合創始人兼執行總裁邱純潮向《财經汽車》透露,除了中長距的M1,速騰聚創未來還将推出短距和超長距的半固态雷射雷達産品。與此同時,機械式雷射雷達也在同步推進,在這屆CES上,速騰聚創最新的128線機械式雷射雷達Ruby Plus也成為關注焦點,該産品整體重量和體積均減少了50%以上。

雖然當下的自動駕駛市場仍在快速發展、充滿了變數,與之休戚與共的雷射雷達市場也随時可能有新的黑馬殺出。但對于已經手握多項行業第一的速騰聚創來說,無疑擁有更多的取勝之匙。

目前,速騰聚創在技術、産品、量産傳遞方面均已占據領先優勢,手握40餘款車型定點,已成為國内乃至世界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雷射雷達企業,而大量市場回報又必将進一步推動其技術研發和産品疊代,持續滲透各細分市場,穩定傳遞擴大市占率。

我們或許即将見證又一行業龍頭的誕生。

END

40+車型定點!領跑雷射雷達量産元年,速騰聚創如何站穩C位?

「虛火」的智能駕駛國産替代潮

40+車型定點!領跑雷射雷達量産元年,速騰聚創如何站穩C位?

2021 年,智能駕駛「十大關鍵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