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香菱身世凄涼、命運悲苦,但個性天真爛漫。
薛蟠為人又壞又蠢,香菱不幸被他買來、當然沒有好日子過。
薛姨媽為人苛刻,香菱玩遊戲弄髒裙子都怕被責罵,瞬間被寶玉說中“姨媽時常絮叨你們不會過日子”的恐懼心事。

糟糕處境,卻并不影響香菱個性天真爛漫。
甚至有幾分“咋咋呼呼很可愛”的意思。
前有香菱學詩專注到癡傻地步,心中自有明月、不染世上塵埃;
後有香菱路遇寶玉,一番連環問話字字句句見天真。
彼時香菱終于有機會進賈府,特意讨要差事進入大觀園,遇見寶玉很是激動。
“我且問你,襲人姐姐這幾日可好?怎麼忽然把個晴雯姐姐也沒了,到底是什麼病?二姑娘搬出去的好快,你瞧瞧這地方好空落落的”。
第一個問題是襲人可好,這是尋常寒暄、無足輕重。
後兩個問題,晴雯因何“病死”、迎春又為何急急忙忙被安排婚事,都是不知情的香菱在渾然不覺情況下無心紮刀,字字帶血。
仔細看這句“怎麼忽然把個晴雯姐姐也沒了,到底是什麼病”,她對背後的悲劇顯然并不知情。
或許其中也有一二分“真是病死嗎”的疑惑,但如若她知曉晴雯悲劇的真相、知曉寶玉之痛之悲,斷然不會如此局外人式發問。
晴雯之死,官方理由是病故。
從實體現象上來說,她确實是病死。
但背後的真實原因,則是被逼至死。
逼死她的人,有害怕她和寶玉“做醜事”“敗壞寶玉名聲和前途”的王夫人。
有明明自己和寶玉肉體關系不清不楚卻告密、當眼線的襲人。
有不喜歡她素日心高氣傲、目下無塵目中無人模樣,進而煽風點火的衆人。
這背後的原因,賈寶玉自然知道。
林黛玉等人,也非常清楚。
他們對晴雯的悼念和惋惜,都不是單純以“意外亡故”方式來進行。
賈寶玉怡紅院裡,無名無姓的兩個小丫頭,被賈寶玉找來問話“你襲人姐姐派人去看過晴雯沒有”的“類似路人角色”,都知道,晴雯之死沒那麼簡單。
賈府裡自然沒有不透風的牆,晴雯的故事大概早已經傳遍。
而薛寶钗其人,耳聰目明、消息靈通,且看事情能看透本質。不用别人傳遞消息給她,她自己就能明确猜出:晴雯有此悲涼結局是因為什麼。
一衆人等中,香菱和薛寶钗關系最為親近。
親屬關系上,薛寶钗是香菱的小姑子。
實體距離上,查抄大觀園之後、薛寶钗搬出去住,和香菱相處時間很多。
但香菱能這樣問出“怎麼忽然把個晴雯姐姐也沒了”,就意味着薛寶钗沒有告訴她晴雯悲劇的真正核心。
這未必是因為薛寶钗避諱香菱,有意瞞着香菱。
她身邊的一号大丫頭莺兒,大概也不能從她嘴裡聽到些什麼,這是薛寶钗“嘴嚴”的一貫畫風。
如果香菱能一直保持這樣的天真,也算是一種幸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