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鮮為人知的桃嶺戰鬥:雖然規模不大,卻在紅軍曆史上有特殊意義

1935年4月中旬,紅二十八軍在政委高敬亭率領下(未設軍長),到達湖北潛山縣湯池畈地區,繼續開展遊擊戰。

4月19日傍晚,部隊在湯池畈東北面的桃嶺(又名桃樹嶺)宿營。

在戰士們休息時,高敬亭卻不顧多日行軍的勞累,親自和八十二師政委方永樂去察看周邊地形。

桃嶺山勢險峻,坡陡路狹,山上蒼翠的松林遮天蔽日。

山下的來榜河,彎彎曲曲地繞山腳而過,河中常年有水潺潺流淌。

鮮為人知的桃嶺戰鬥:雖然規模不大,卻在紅軍曆史上有特殊意義

桃嶺從山腳到山頂,有唯一的天然通道,羊腸子似的挂在林間。

高敬亭邊走邊看,不住地點頭微笑。緊緊跟随在他身邊的方永樂見此情形,不禁好奇地問道:“高政委,你為啥這麼高興?”

高敬亭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反問道:“永樂啊,咱們被敵人追了這麼久,是不是該好好打個勝仗了?”

“那當然啦!”方永樂答道,“同志們都憋壞了,早就盼着出口惡氣了!”

“沒錯。咱們要擺脫敵人的‘追剿’,在大别山生存紮根下去,單純的走是不行的,必須瞅準機會,狠狠地揍敵人一下,才能夠變被動為主動。”

鮮為人知的桃嶺戰鬥:雖然規模不大,卻在紅軍曆史上有特殊意義

“那……什麼時候才能動手呢?”方永樂追問道。

高敬亭笑了笑,很有把握說道:“你看,機會就在眼前,戰場就在這裡!”

“就在這裡?”方永樂既興奮又疑惑。

“沒錯!”高敬亭胸有成竹地說道:“敵九十五旅一九〇團這一路緊追着咱們不放。而桃嶺的地形,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易守難攻,是個打伏擊仗的理想地點。咱們可以在這裡狠狠教訓一下敵人!”

鮮為人知的桃嶺戰鬥:雖然規模不大,卻在紅軍曆史上有特殊意義

“太好了,咱們就在這裡給敵人來個迎頭痛擊!”方永樂和警衛員都摩拳擦掌。

随後,高敬亭馬上召開了營以上幹部會議,傳達了作戰決心,部署了作戰任務。

具體安排是:由特務營占領坳口及其兩側,誘敵上山并加阻擊,堅守山口;三營為預備隊,配置在852高地西南側。

紅二十八軍自泥頭店整編後,部隊連續幾天行軍,遇敵即走,指戰員早就憋足了勁,求戰心切,士氣高昂。

各營連受領任務後,戰士們不顧疲勞,當即準備戰鬥。

鮮為人知的桃嶺戰鬥:雖然規模不大,卻在紅軍曆史上有特殊意義

敵九十五旅一九〇團雖然連日來一直尾追紅二十八軍,已被拖得疲憊不堪,但十分狂妄自大,仍緊緊尾追。

下午4時30分,敵人擺出後三角隊形,向紅軍發起猛烈攻擊。

當敵人的先頭營推進到位于坳口南側的前沿陣地時,高敬亭指令正面部隊居高臨下突然開火,給敵人以大量殺傷,同時将其壓制在山坡上不能前進。

敵人并不就此甘心,認為紅軍還是老戰法,隻不過是小部隊在此阻擊,擋一陣子就會撤退,因而以更加密集的隊形發起第二次沖擊。

經過半個小時激烈戰鬥,紅軍連續打退了敵人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沖鋒。

鮮為人知的桃嶺戰鬥:雖然規模不大,卻在紅軍曆史上有特殊意義

敵人氣急敗壞,讓他們的後續梯隊也投入了戰鬥,在炮火掩護下向紅軍發起第四次沖鋒,并以一部兵力迂回坳口東側的紅軍陣地,情況非常危急。

特務營營長立即帶領戰士們與敵人展開肉搏戰,戰鬥異常激烈。

高敬亭見形勢危急,親自臨陣督戰。根據戰場情況,他果斷下達了一系列指令。

首先,指令方永樂率二四四團(欠三營)和手槍團,沿桃林沖西北側山凹部敵側後迂回。

接着,派出一部兵力穿插到桃嶺的西南側,切斷敵人前面兩個營的退路,阻止敵人後續部隊增援。

鮮為人知的桃嶺戰鬥:雖然規模不大,卻在紅軍曆史上有特殊意義

與此同時,指令二十八軍主力部隊插向桃嶺沖及其東南側,将敵人分割成數段,在他們的側後發起迅猛攻擊。

特務營見此,趁勢向敵人出擊,敵第一九〇團二營很快就被他們全殲,敵營長包士信在戰鬥中被擊斃,其後衛營也被特務營擊潰。

等到敵九十六旅一九二團聞訊趕來增援時,紅軍将士們都已勝利撤出戰鬥,經伏龍寨向馬家畈方向轉移。

桃嶺戰鬥雖然規模不大,如今也已鮮為人知,但它在紅軍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義。

因為這是紅二十八軍第三次組建以來打的第一個大仗,一次全殲敵人兩個營,極大地鼓舞了紅二十八軍堅持大别山區遊擊戰的信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