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為何要制造南京大屠殺?三十多萬同胞被殺,一個老兵道出真相

日本人為何要制造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期間發生了什麼,竟然使三十多萬同胞被殺,無人反抗,三十年後一個老兵道出真相?

南京大屠殺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場無法忘記的國仇家恨,每當回首這段往事的時候,都會激勵我們不斷地砥砺前行。在這場,殘酷的戰争之中,中國人遇難共計30萬人,這個數字可以說非常的驚人,這些遇難者同胞們,不僅僅有參戰的軍人,更多的還有無辜的百姓。其實按照國際上的公約,屠殺百姓是一種非常不人道的行為,為人所不齒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日本人冒着被全世界唾棄的風險,也要在中國打砸搶燒,制造這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呢?難道,日本人真的是從骨子裡有着殘忍的劣根性麼?而面對日本人的惡行,中國的百姓們,為什麼又沒有逃走,也沒有反抗呢?大家的這些疑問,一位當年的老兵就可以給我們答案,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老兵的故事,讓他來為我們揭曉這個謎底吧。

日本為何要制造南京大屠殺?三十多萬同胞被殺,一個老兵道出真相

說到南京大屠殺,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淞滬會戰。其實一開始,日本人的如意算盤打得非常的好,他們自大地想要計劃在三個月之内消滅中國。是以,他們直接從海上登陸,進攻上海,打算以上海為跳闆打向南京,也就是當時國民政府的首都。當時的蔣介石,顯然也看出了日本人的意圖,這個時候的蔣介石已經取消了自己的不抵抗政策,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人,蔣介石派出了軍隊,和日本人開始了正面的交鋒,這次蔣介石也是下了血本,派出了足足八十萬的軍人,淞滬會戰打的非常的悲壯,雖然這場戰役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日本的侵略計劃,也被延誤和打亂。隻不過,上海沒有逃脫淪陷的結局,而南京也更是岌岌可危。

也就在這個時候,蔣介石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打算放棄南京的地盤,儲存自己的兵力,這樣就能讓自己不要元氣大傷,等到自己調整好狀态之後,還可以卷土重來。蔣介石的很多心腹,都和蔣介石有着相同的想法,但是偏偏這個時候,唐生智忽然有了異議,唐生智認為,南京安置着孫中山的陵墓,不管怎麼說,也要留下一個人,和日本人浴血奮戰,這樣才能對得起孫中山的亡靈。于是他自己請命,而蔣介石也同意了唐生智的提議,還撥給了他13個師的人手,讓他和日本人對抗,故事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唐生智還真是一條有血有肉鐵骨铮铮的漢子,但是接下來的故事,一定會讓大家大跌眼界。

日本為何要制造南京大屠殺?三十多萬同胞被殺,一個老兵道出真相

唐生智臨危受命,接下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之後,就開始着手布置戰略部署,他把整個南京城的船隻都收繳了過來,讓一些上級軍官進行管理。而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要堵死所有人的退路,給軍人們一種拼死一戰的決心。然而,唐生智的這種做法,并沒有十分見效,因為他忽略了一個非常可觀的問題,那就是他手下軍人的戰鬥力。

雖然名義上,蔣介石留給了唐生智13個師,但是這十三個師的組成卻非常的複雜。其中的三個師,剛剛經曆了一場淞滬會戰,他們不僅士氣受挫,而且有的人還受了傷,這三個師雖然有着一定的作戰經驗,但是不管是從氣勢上,還是作戰的精力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優勢。而剩下的十個師,則是臨時組成的,他們都是剛剛入伍的新兵蛋子,他們沒有作戰經驗,更沒有所謂的作戰默契,這樣的一支軍隊,作戰能力是非常差的。這支隊伍,就像是一個繡花枕頭,隻能看不能用,而很快,他們就在日軍的進攻下,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很快日本人就打入了南京,唐生智帶着手下的軍人和日軍開始了交戰,但是卻在日軍的炮火中節節敗退。而就在唐生智苦不堪言的時候,蔣介石給唐生智發來了撤退的指令,而這個時候,唐生智當時沒收的船隻派上了用場,很多國軍的上級軍官,都趁機乘船走水路逃跑,而唐生智也是其中的一員。唐生智一衆人的臨陣脫逃,不僅僅讓南京城内的士兵群龍無首,他們更是開走了南京城内絕大多數的船,沒有了将領的指揮,所有的士兵也都無心戀戰,他們也隻能四散而逃,各尋出路,有的人因為水性好,決定遊泳逃走,但是當時正值冬季,即使水性再好,也可能會發生意外,溺水而亡。是以更多的人,選擇了留在岸上,朝下關方向逃竄,可是此時的日軍已經封鎖了很多的陸路要道,僅僅剩下了挹江門一條生路,眼看着士兵們已經開始逃命,城裡的百姓也亂成了一鍋粥,但是挹江門就那麼大,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場面一片混亂,真正能從這裡逃出去的人,少之又少,而很快這條路,也被封鎖了,南京城徹底的陷入了日本人的控制之中。日本人在每一個要道,都安排了人把守,人們随意出城就會遭到機槍的掃射,為了活命,百姓們也隻能留在城裡,然而,等待他們的依然是死亡。

日本為何要制造南京大屠殺?三十多萬同胞被殺,一個老兵道出真相

說到這裡,很多人大概就知道,為什麼人們不逃走了,因為在當時的環境之下,人們根本就無處可逃。那麼,這個時候相信很多人就會問了,既然人們逃不掉,為什麼不跟日本人同歸于盡,拼個魚死網破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日本人打砸搶燒的原因,以及中國人沒有反抗就受死的原因。

剛剛我們也提到過,在淞滬會戰之後,日本因為取得了勝利,于是他們趁熱打鐵,從上海打到了南京,可以說整個過程非常的迅速。當時,戰争的加速,也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後勤物資補給上的不足,當日軍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放棄了所謂的人道主義原則,他們開始在南京,進行強取豪奪,用這種暴力的方式,給軍隊進行補給,而這就是日本人南京大屠殺的序幕。

在失序的戰争中,人們會慢慢地喪失理智和人性,開了這個口子之後,日軍的底線也開始一點一點地下降。日本的部隊雖然精銳,但是因為涉及到了上海和南京兩大城市,是以日本的兵力,相對比較分散,一部分的兵力并沒有進入南京城,實際上,當時進城的日軍隻有5萬人,這也就意味着,這五萬人的日軍,要管理13個師的戰俘,統治這個高達30萬人的城市,對于日軍來說,這樣的管理,非常的緊張,難度也非常的高。

日本為何要制造南京大屠殺?三十多萬同胞被殺,一個老兵道出真相

是以為了實作自己的統治,日本人做出了一個殘忍的決定,他們要殺死所有的戰俘,來換取自己在南京穩定的統治。但是,日軍也考慮到了南京城戰俘的兵力,他們知道一旦對這些戰俘進行強制的剿殺,勢必會引起人們的恐慌,甚至會導緻人們的反抗,這麼多的人,一旦出現了高漲的反抗情緒,即使自己的部隊再精良,也難免會遭受到不必要的損失,是以為了能夠不費一兵一卒的秘密處決這些戰俘,日本的想到了一條歹毒的計謀。

在徹底地控制了南京城之後,日本人對外聲稱,他們會遵守《日内瓦公約》,隻要南京城的百姓和士兵肯繳槍投降,他們就會善待中國人,不僅不會傷害他們,而且還會給他們提供充足的食物物資,還會送他們出城,日軍的這個舉動,無疑非常有效的安撫了南京城内,中國百姓恐懼的心理。很多人,都放松了警惕,交出了自己的武器,正式成為了日本人的俘虜,唐光譜就是其中一個投降的老兵。而他也親眼目睹了,日本人的背信棄義,慘無人道。

投降的中國人,被日本人帶到了戰俘營關押了起來,但是衆人很快就發現,日本人根本就沒有兌現之前的承諾,在被關押的這段時間裡,日本人沒有給他們提供任何的糧食和物資,這些俘虜隻能忍饑挨餓,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手無寸鐵的俘虜們,更是喪失了戰鬥力,乃至逃跑的力氣。除此之外,日軍每天都會從戰俘營把一些俘虜帶走,聲稱是要把他們送走,但是很快唐光譜等人就意識到了不對勁,這些被帶走的人,實際上,都是被日軍給秘密處決了。唐光譜等人想過要逃走,但是長期的虐待,讓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力氣,再加上日軍固若金湯的防守,他們根本就逃不出日軍的戰俘營。

日本為何要制造南京大屠殺?三十多萬同胞被殺,一個老兵道出真相

很快,厄運也降臨到了唐光譜的頭上,這天他們也被日軍帶到了碼頭,緊接着,日軍架起了機槍,開始對這些可憐的俘虜進行了瘋狂的掃射。人們痛苦地掙紮,嘶吼,但是日軍根本就不為所動,沒有絲毫的手軟,就這樣,無數的俘虜倒在了血泊之中,而唐光譜因為當時被一個戰友的屍體擋在了身下,是以幸運的逃過了一劫。

人們在真正的死亡前,都會爆發出強烈的求生意志,但是人們一旦看到任何的希望,就會希望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而日軍正是利用了這人類的弱點,他們給了這些中國人強烈的希望,但是卻是用這種希望,這種陷阱,來麻痹他們的意識,然後再趁着這個機會痛下殺手。日本人的狡詐和殘忍,真的是讓人防不勝防。

日軍在那段時期,對于中國人的燒殺搶掠,所作所為,簡直是駭人聽聞的,日軍的惡行,不僅給中國人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更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難以治療的創傷,如今這段曆史已經過去了八十多年,但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敢忘記這段屈辱的曆史,國之榮辱,吾輩當自強。希望這段曆史,可以成為我們砥砺前行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