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不怕得罪達官顯貴,太子都不放在眼裡

但凡是得位不正而且不夠自信的人,總是喜歡做兩件事:一個是拼命強調自己是天命所歸,得位方法絕對正經;另一個就是搞特務統治,用暴力手段強迫人們閉嘴。朱棣靠發動戰争奪了本應屬于自己侄子的帝位,他自己心裡自然很清楚自己的手段有多見不得人。為了讓天下人閉嘴,朱棣一方面通過重修《太祖實錄》等方法抹掉相關曆史記載來使人們逐漸忘卻那段曆史,另一方面則通過扶植文武兩位官員來搞特務統治,武官就是之前講過的紀綱(請看我之前的文章《他是明代第一特務頭子:輕易弄死大才子,皇帝的女人也敢搶!》),文官則是在紀綱篇裡面露過面的那位陳瑛。

錦衣衛頭子紀綱

陳瑛是滁州人,和朱元璋也算是老鄉,而且在個性上和朱元璋也有相近之處:都很殘忍。早年陳瑛因為才學過人被推薦為太學生,畢業後進入監察系統公知。朱允炆繼位後被調往北平,在任上他就站對了隊:被人舉報收受朱棣的賄賂,被貶到廣西去了。

朱棣篡位後自然忘不了這位老兄弟,把他從廣西調回來幹老本行,做到了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最高檢常務副院長)。對上司投桃報李的陳瑛一上任就對朱棣說:“陛下憑本事做的皇帝,百姓誰敢不服!像齊泰、黃觀等那些不聽号令誓死追随建文的,應當判處叛國罪,請您一定要繼續追殺下去!”殺人成性的朱棣都覺得有些過分了:“朕要殺的奸臣隻是齊泰他們幾個,其他大部分人還是好的,就不要殃及無辜了。”

黃觀塑像

充分領會上司意圖的陳瑛果然沒有再去找其他人的麻煩,隻是那幾位點名的人就遭了大殃:齊泰等人不僅自己身首異處,家裡的妻小也無一幸免,運氣好的發配,運氣不好的陪着家主一起死(據說方孝孺被誅十族就有他的功勞)。不僅僅是人家家裡面的人倒黴,能扯上關系的陳瑛也一并拖下水;一個叫胡閏的官員被罰,竟然牽連到數百家人一起死!辦案的禦史都目不忍視,連陳瑛自己都臉色慘白,不過還是辯解道:“不把這些人扣上叛逆的帽子,要我們幹嘛?”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終于“建文忠臣”們都絕了後。

此人不怕得罪達官顯貴,太子都不放在眼裡

方孝孺

在坑害同僚方面,陳瑛相當的一視同仁:不僅對文官和武官都一起收拾(齊泰、黃觀是文臣,而同時期遇害的盛庸、耿炳文是武将),建文遺臣和燕王嫡系他也一概彈劾,更厲害的是管你是芝麻官還是皇親國戚他都一并處理!朱棣靖難過程中最大的運輸大隊長、打開南京城門的首功之臣、也是他表侄的李景隆在朱棣篡位不久以後就被陳瑛告了;海上的運糧船遭遇風暴翻掉了,陳瑛也要讓負責押運的兵丁賠償;兩位驸馬因為一點點小事也被他彈劾了;就連專門負責司法的刑部尚書都被陳瑛弄死了!

此人不怕得罪達官顯貴,太子都不放在眼裡

李景隆

陳瑛不僅僅敢跟漢族人過不去,少民兄弟他也敢惹一把。有個少數民族的頭領騷擾了邊境的一個州,還把知州給擄走了。朱棣聽聞以後派了個使者去質問,順便展示了一下帝國的實力,那個首領馬上學乖,立刻把搶走的人和東西全還了回去,并且派弟弟去京城做人質。按說這個事也就到此為止沒必要搞大,陳瑛卻又跳了出來,要求把人質關起來受審,從全國角度出發的朱棣自然不會同意,并且批評了陳瑛這種做法太過魯莽。

此人不怕得罪達官顯貴,太子都不放在眼裡

明成祖朱棣

亂咬人的瘋狗雖然暫時可以獲得主人的喜愛,但是太過兇猛遲早會招緻主人的忌憚甚至厭惡,更何況主人還有可能會換。朱棣确實需要陳瑛這樣的人來代替他去收拾那些建文帝的忠臣,但當這些反對他的人都被清洗幹淨以後,這條走狗就逐漸失去作用了。更何況,朱棣還算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相對更加需要的是建設國家的人才,而陳瑛在建設國家方面毫無才能可言,反倒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搞破壞,這就讓朱棣逐漸對他心生厭惡了,更何況朱棣遲早會死,太子遲早要接班。

朱棣外出巡視時由皇太子監國,不把太子放在眼裡的陳瑛更加變本加厲地開始坑人:他彈劾一位兵部主事受賄,主事的妻子不服要告禦狀,太子受理了,并讓各部大臣一起會審。但是等了半天,被下了大獄的主事都沒來,隻來了個賄賂的人。衆人大驚,接着一查才知道,原來主事和其他三位嫌疑人已經被打死幾天了!再一審才知道,原來這件事隻是因為陳瑛的幾個狗腿子去兵部借人沒有借到,就由他們的主子制造罪名坑人!

此人不怕得罪達官顯貴,太子都不放在眼裡

皇太子、日後的皇帝仁宗朱高熾

寬厚的皇太子本來不打算收拾陳瑛,但不久以後他做的另一件事徹底激怒了太子:一位學官因為犯了事被罰做太學的夥夫,太子覺得這樣做對讀書人太刻薄,就要相關機關改判,陳瑛再次頂撞了太子。太子終于忍不住駁斥道:“愛卿用心太刻薄,國家的方針政策一定也不了解,哪有一點做大臣的樣子!”

陳瑛還以為自己有皇帝的寵幸,并不把太子的話放在心裡。隻是朱棣終于對他也開始厭煩了,巡視回來不久以後就找了個罪名處死了陳瑛。陳瑛死的那一天,百姓無不拍手稱快,京城歡聲雷動。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陳瑛攀附朱棣并沒有什麼錯,但他一味構陷同僚、甚至無中生有的織造罪名來坑人,不僅惹得天怒人怨,最終也會在失去所有利用價值以後被抛棄。人在做,天在看,所謂的報應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有時其實自有其内部的必然規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