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40年代,在抗日戰争進行到第6個年代時,中國遠征軍也在印緬戰場英勇抗擊日寇,他們曾在此期間上演過一次規模不大卻頗為奇特的戰鬥。
為什麼說是奇特呢?因為中國遠征軍僅以1個排的兵力,卻将日軍2個中隊一舉殲滅,而2個中隊相當于1個營,也就是說雙方的兵力之比約為1:9。
有意思的是,遠征軍将士在戰鬥結束時還發現日軍為他們送上了一份“厚禮”。
那是在1943年3月初,當時中國遠征軍新38師123團奉上級指令,沿着南八公路向臘戍卡攻擊前進,目标是殲滅沿線日軍。

3營作為全團的尖刀營,在營長楊夏中率領下一路急行軍,終于在規定時間内到達指定作戰區域。
然而,楊夏中卻發現部隊所處的位置是一片開闊地,根本不是理想的伏擊地點。他馬上觀察周圍地形,發現大約3裡外有一座比較高的山,可以在那裡設定一個口袋陣,對敵軍來個“關門打狗”。
楊夏中迅速聯系123團團部,經準許後立即帶領全營再往前推進,占領了那座高山。
可是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日軍已經趕在3營前面,也正向那座山接近。就在部隊轉移途中,作為全營尖兵排的8連3排已經與日軍打響了戰鬥。
楊夏中聽到槍聲後馬上查明敵情,緊接着指令7連迅速向左翼穿插,占領了一片高地;9連向右翼推進,配合8連夾擊日軍。
沒想到情況又發生了變化,楊夏中剛向7連和9連下達完作戰指令,就發現8連方向已經沒有了槍聲,這是怎麼回事呢?
就在衆人大惑不解時,8連3排一名傳令兵氣喘籲籲地跑來報告,說他們與日軍的戰鬥已經結束了。
楊夏中驚訝地問道:“啊?槍聲并沒有響多久,怎麼這麼快就打完了?難道你們打的是閃電戰?”
緩過勁來的傳令兵随即将戰鬥詳情詳細告訴了他。
原來,3排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就推進到楊夏中所指定的那座山。他們登上山頂,正準備在制高點上架設好機槍,就發現有一批日軍(事後得知他們是2個中隊,相當于1個營)正集結在山腳下,此外還有十來名日軍正在朝山上攀爬,毫無疑問是去偵察地形的。
3排的代理排長名叫陳奇武,他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後,認為決不能日軍爬上山來與我軍搶占制高點,完全可以趁他們不備發起突然襲擊,而且這個機會稍縱即逝,不能有絲毫猶豫。
為此,陳奇武當即下達指令:把火炮和重機槍等所有的重武器集中起來,對準山下正在集結的敵群瞄準好、定好标尺,隻等指揮槍聲一響,就猛烈開火射擊。
與此同時,他又指令4班向左、5班向右,從兩側包抄過去,消滅正在爬山的日軍。
這時候,陳奇武又發現了讓他喜出望外的情況——從裝束來看,正在爬山的日軍當中有幾名是指揮官,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先把敵指揮官解決,這個仗就好打了。
陳奇武再次下令:全排各就各位,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爬山的日軍不斷接近陳奇武等人所在的位置,但陳奇武始終不為所動,直到他們爬到僅50米左右時,他才擡手一槍,發出了進攻的信号!
随着他的槍聲響起,4班和5班戰士的各種武器同時開火,11名日軍還沒來得及還擊,就已經全部被擊倒在地。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早就嚴陣以待的火炮、機槍和步槍對準山下的日軍方隊猛烈開火!
按常理來說,1個營打1個排,雙方兵力之比相當于9:1,占據絕對優勢,無論怎麼打都不至于太難看。
但事情就是這麼巧,或許那批日軍根本沒想到中國遠征軍會在這裡出現,又或許他們在緬甸的深山密林之中連日長途跋涉,早已疲憊不堪,是以被遠征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日軍更沒想到,他們以密集隊形集結在山下休息,正好給了中國遠征軍居高臨下輕松團滅的機會,畢竟遠征軍已經搶占了有利地形,而且組織起了重武器,火力很強大。
總之,日軍的2個中隊就這樣被中國遠征軍的1個排擊潰了,以至于楊夏中等營、連指揮員得知這個消息都不敢相信赢得如此輕松惬意。
事實上,這也是整個123團自進入印緬戰場以來,第一次在與日軍的交戰中赢得這麼幹淨利落,将士們無不歡欣鼓舞。
當3排官兵下山打掃戰場時,又發現一件令衆人驚喜不已的事。
原來,日軍在山下集結時,已經架起了幾口大鍋,煮好了好幾鍋大米飯,還炖上了不少牛肉。戰鬥結束時,這些米飯和牛肉也正好熟了,戰士們一下山就聞到撲鼻而來的牛肉香、米飯香,無不為之驚喜!
當楊夏中率領饑腸辘辘的大部隊趕到時,正好一邊休息一邊享用這頓大餐。這些牛肉和米飯是日軍2個中隊的食量,也正好夠遠征軍1個營飽餐一頓。
全營将士在大快朵頤時,無不對3排官兵贊不絕口:“你們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1個排擊潰了相當于你們9倍的敵人,還為咱們準備好了一頓大餐。跟在你們排後面,兄弟們可真是享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