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夜談
編輯|
古往奇事說
我們都知道在軍隊當中的提升,除了要本人的能力出衆外,
資曆
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很多東西你沒有經曆過就很難明白。是以正常的軍人提拔
不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
,都是一層一層的
漸進式提拔上去
的。

然而我軍54軍
副團長王英洲
,卻在1975年
火速提拔
,
直接從副團長跨越了團長、副師長、師長
,一躍而被
提拔為了副軍長
。
他到底有什麼奇特的經曆,能夠如此迅速地升職呢?
1975年時任54團副團長的王英洲,接到了一個非常意外的指令,上級直接任命他為副軍長,要求他趕緊前往軍部報到。不論是王英洲還是王英洲的戰友們,對這個指令都感到非常的驚訝。
不要說這個
連跨三級讓人感到驚訝
,王英洲當時的條件也讓人覺得非常的驚訝——因為
王英洲此時的右手已經失去了
為什麼他會突然就被越級提拔?而且連升三級即便是在戰争年代也很少見,何況是在當時基本太平的時代呢?
不過王英洲還是堅決服從指令,很快就前往軍部那裡去報到,之後王英洲被火速提拔的原因也顯露了出來。
其實王英洲的條件
當副軍長也不是不可以
,隻是大家覺得
可能還需要一個逐漸的提升
王英洲本人在當時,可以說算得上是
戰功赫赫
了。
成長于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的他,自小就對軍隊特别的崇拜。是以等他稍微年長一些之後,便加入了軍旅生涯。
他參軍後被編入
54軍130師
。當時抗美援朝戰争已經結束了,但是54軍卻并沒有從半島上撤回來,而是被安排在半島
幫助北韓人民搞建設
,同時也是盡可能的
預防突發情況
。是以王英洲也在半島待了一段時間。
這裡的老兵很多都打過朝戰,王英洲在這裡也學到了不少東西。之後54軍終于從半島被調回國内,而這個時候王英洲則被派到了重慶一帶,因為當時的
西南地區也有許多因素
。之後果然
西藏一帶有叛軍
54軍奉命前去平定叛亂
而這個時候的王英洲已經是
偵察連班長
偵察連的任務是最為危險的,有點兒類似于古代的‘
夜不收
’。他們往往需要深入敵人的腹地偵察,并且極有可能
與敵人産生短兵相接
。是以在偵察連的人一般都是非常優秀的。
而王英洲作為偵察連的班長,自然本事不是一般的好。
不過之前他的優秀沒有太多顯眼的實戰,到底是真強還是花架子不好說。
在這次平定叛亂當中,
曆史給了他足夠的機會證明自己
他們的
偵察連
在執行任務的時候,
被1000多名叛軍突然包圍了起來
。在一個寺廟當中他們一個偵察連對戰1000多人,而且還處在
高原地區
。但是王英洲他們堅守陣地一步不退,在
幹糧都用盡了的情況下
,仍然
打退了敵人的幾十次進攻
在這次戰鬥當中王英洲表現得非常出色,是以開始
引起了不少上司的關注
不久之後
對印自衛反擊戰
爆發,作為
有着豐富高原作戰經驗
的54軍,而且
緊靠着戰場附近
,是以54軍的軍長奉命帶着
130師
出征。
而這其中為了能夠盡可能地把仗打好,自然是在出兵前花了一番心思。最重要的就是,要選那些既
有豐富作戰經驗
,又特别的
勇敢、機智、有魄力
的
,而且還能夠适應高原戰場的戰士 、幹部
,他們才能夠在新的戰場上發揮作用。
而王英洲又是首當其沖的,是以他自然也是
被當作精銳給派了過去
戰鬥打響之後正是英雄盡顯本色時。在激戰當中王英洲所在的連隊打得非常慘烈,
連指導員、兩個排長都犧牲
。這個時候就必須把幹部大量提上去,是以副連長讓王英洲做
代理排長
,并且要他做
全連的先鋒部隊
王英洲臨危受命一點兒也不害怕,反而立馬就代入了這個身份。他組織隊伍,果斷而完美地
完成了對印軍兩個營的分割
,為戰鬥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戰鬥勝利之後他獲得了
三等功
,并且是以成為了上司
重點關注的青年幹部
之後的王英洲表現一直不差,是以兩年時間内,就
從代理排長做到了連長
本來這個時候王英洲的前程一片光明,然而
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
,卻
讓王英洲差點兒直接告别軍旅生涯
作為連長的王英洲工作比以前更加複雜,盡管當時并沒有太多的仗需要打,但是戰士們的訓練卻絲毫沒有放松。作為連長、以及經曆過實戰的老兵,王英洲自然要
擔起訓練大家的任務
然而在訓練的過程當中卻出現了一次意外。
當時一個機槍手因為緊張和意外,不知怎地
引爆了身邊的炸藥包
。這個機槍手并沒有經曆過這種情況,是以一時間
愣在了當場
王英洲這個時候非常機敏地發現了不對勁,是以直接就朝着這個機槍手跑了過去,然後
一把把機槍手給往後抓了過來
。可是眼看着炸藥包就要爆炸了,如果就在這附近爆炸,他們兩個人都要死在這裡。
電光火石之間王英洲沒有絲毫猶豫,
伸出自己的右手想要盡一切力氣把炸藥包扔出去
王英洲的反應不可謂不夠快,但是因為那個機槍手遲疑,這個時候炸藥包的引線已經差不多點完了。
還沒有等炸藥包脫手太遠,炸藥包就在王英洲右手附近爆炸了
。隻聽得一聲震天動地的爆炸聲,王英洲的
整個右臂都被炸得血肉模糊
等到王英洲從昏迷當中醒過來,他的右掌已經完全不能恢複,成了一個
二等甲級傷殘
作為一名英勇的戰士
舍己為人救戰友
,王英洲的行為當然是受到了許多人的贊歎,包括上級也對他的行為進行了表揚;可是這也意味着
他可能必須離開軍營
當時已經是總體上的和平年代了,不再像是當年的戰争時期,因為人員不足是以即便是受了傷也會繼續留下;此時為了戰士的
身體考慮和戰鬥力考慮
,一般受了這麼重的傷之後的戰士,都是
推薦其複員優待
,之後過上安康的平民生活。
然而這卻讓王英洲非常的傷心。
他
所愛的就是這個熱血澎湃的軍營
,他還想繼續在這裡
奉獻自己的一切
。這一下子上級就讓他退出他的理想所在之地,那豈不是讓他
一下子失去了一切
?是以他三番五次地向上司哀求,要求能夠把自己留下來,并且
保證自己一隻手也能保質保量完成一切任務
看到曾經的勇士如此的執着留下,最終上級還是
準許了他的想法
王英洲留下來之後,
并沒有因為失去了一隻右掌而放松要求
相反他經過幾個月的自我訓練,很快就可以
用左手開槍和寫字
。然後就可以和其他正常官兵一樣,不論是訓練士兵還是自己射擊訓練,都能夠
保質保量地完成
他的事迹很快成了全軍的熱點。許多年輕軍官都知道王英洲這麼厲害的一個人,不僅僅舍己為人救戰友;而且在失去了右掌之後仍然堅持訓練,仍然可以與之前一樣優秀。王英洲的事迹也讓上司對他更加
刮目相看
,是以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内就
升到了副團長
當時畢竟已經是戰争很少的年代了,
以他這麼年輕的年紀做到副團長,可以說之後的生涯是前途無量
。王英洲自己心裡應該也是清楚這一點的。
不過他也知道這些都是需要慢慢積累的,即便是他是當時比較傑出的、既有實戰經驗還特别年輕的軍官之一,但是做
任何事情都是要一步一步的來的
。然而他沒有想到
幸運降臨他的身上,1975年突然他就被從副團長,直接越級提拔為副軍長
。這是為何呢?
原來當時
軍中幹部出現了一定的老齡化
高層上司高瞻遠矚這種情況,意識到
必須培養一批青年進階軍官
,以防止軍隊的
人才出現青黃不接的困境
。是以就開始了
有意識地大力提拔青年幹部
而王英洲作為一個曾經
表現突出的青年幹部
各方面的條件都特别的突出
,也早就引起了上司的關注和重點培養。是以在這個時候越級提拔他也是
水到渠成
。那麼,
王英洲連跳三級之後能否勝任呢?
這個也是王英洲自己擔心的。
他來到軍部之後就感到一些迷茫,因為軍部的工作與他之前的工作有很大差別。一些事情是他從來沒有經曆過的,不過他的這種擔心都被上級考慮到了。
54軍當時軍長為韓懷智
,這可是一位
久經沙場的開國将帥
,在
1955年被授予了上校軍銜
。他看到這個青年人的加入十分的關懷,
在各方各面都引導着這個年輕人去前進
,處處給王英洲施展才華的機會,甚至在當時
大軍演當中讓王英洲當總導演
盡管王英洲多次推辭,但是韓懷智還是
大膽地給他鼓氣
王英洲于是在軍長的鼓勵下一步步學習,
最終完全勝任了這個工作
。之後的他還與韓懷智一起參加
對越自衛反擊戰
,并且在那裡
取得了不小的戰功
。後來他有在河南軍區司令員,并且在1988年被授予
少将軍銜
,1999年底王英洲将軍退休,結束了他傳奇的戎馬生涯。
平民出身一路做到少将級别,而且還是極為罕見的‘獨臂将軍’,在建國之後成長起來的将軍當中,王英洲的經曆絕對是最為傳奇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