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辛亥革命
爆發,
孫中山
推翻清王朝,宣告封建時代結束。
随着封建王朝倒塌,中國人民開始了探索民主政治的道路
。但當時的中國封建思想
根深蒂固,
再加上國家政府的腐敗、政權分裂,讓一衆軍閥勢力越發的強大,割據一方。

說到民國時期的軍閥集團,
北洋軍閥袁世凱、皖系軍閥段祺瑞、直系軍閥馮國璋、奉系軍閥張作霖
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軍閥首領。在當時,各方軍閥
暗流湧動
,對于政權的争奪在當時可謂是
屢見不鮮,
社會動蕩不安。
張作霖作為東北王,他的勢力可謂是軍閥集團中數一數二的。然而,一個軍閥集團能夠做到如此強大,背後自然少不了有
高人相助
。在那位能人的相助之下,
張作霖輕而易舉地成為了坐到了海陸空大元帥,
那麼張作霖背後的這位諸葛會是誰呢?接下來就跟着小編我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他一路輔佐張作霖,
曾讓胡适哀歎,若他不殉于軍閥制度之下,那麼東北必不會淪為日本囊中之物。蔣介石
也曾稱贊他的
才識出衆、足智多謀、忠心愛國,是日軍忌憚之人
。他就是奉系軍閥背後的能人,
楊宇霆。
楊宇霆,1885年出生于沈陽法庫。楊宇霆出生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楊宇霆的父親是一位勤勞的老實人,家中的生活也在慢慢變好。入私塾讀書的楊宇霆
頭腦聰穎,能力出衆
,在他十一歲那年,他憑借着優異的成績考入
奉天學堂。
結束了在奉天學堂的學業之後,
楊宇霆保送至日本陸軍士官學院學習。
也正是在那一段時間裡,楊宇霆認識了不少好友,其中就包括
徐樹铮。
在楊宇霆青年時期,正值中國最為動蕩,黑暗的時期。
辛亥革命之前,他還與孫中山、蔣介石等人多有書信往來。
歸國之後的楊宇霆在
東北講武堂任職
。随着封建王朝被推翻,民國成立,楊宇霆升任為
奉天軍械廠廠長
。楊宇霆有着嚴謹的作風,對于部隊的治理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培養的部隊将士各個
嚴以律己、紀律嚴明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張作霖親自召見了楊宇霆。
在兩人的言談中,第一次見到楊宇霆的張作霖對眼前之人十分欣賞。
楊宇霆不僅僅學識淵博、眼光高遠,更有超出常人聰明的頭腦
。此後,張作霖便将楊宇霆留在了身邊,讓楊宇霆擔任自己的
參謀長。
在楊宇霆
全心全意
的輔佐下,奉系軍閥内部發生了
翻天覆地
的變化。楊宇霆不僅僅将軍紀渙散的奉軍訓練成了
紀律嚴明、作戰能力出衆
的将士,他還
創立兵工廠
為奉系軍閥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将領,連
東北海軍都是在他手中建立起來的。
作為一名優秀的軍官,楊
宇霆不僅僅能打造強軍,他還能為百姓謀福祉。
他在任期間,為奉天的百姓做了不少的實事,
不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還讓整個東北省的經濟迎來了嶄新的未來。
楊宇霆多次為張作霖
出謀劃策
。北洋政府執政期間,
楊宇霆設計逼走段芝貴,讓張作霖獲得東北軍政主導權。
1918年,在楊宇霆段祺瑞的心腹徐樹铮的合作下,
他們劫走了馮國璋從日本買來的軍火,率領數萬奉軍入關南下,造就了奉軍的威嚴。
雖然楊宇霆為張作霖做了許多,但一個人總是有私心的。楊宇霆在張作霖這邊混得
風生水起
,建立了自己的威望,他便想着為自己建立一方勢力。張作霖知道後,
怒火中燒,
随即免去了楊宇霆所有職務。
作為張作霖多年的
智囊團
,奉系軍閥集團中沒了楊宇霆,許多由楊宇霆解決的問題都冒了出來。
迫不得已,張作霖在兩年後再一次啟用了楊宇霆。
衆所周知,張作霖在1928年死于
皇姑屯事件
。張作霖的兒子
張學良
作為他的接班人臨時上任。張學良平時是個纨绔子弟,許多奉系軍閥内部的老将帥們都對他沒什麼好看法,跟随張作霖的楊宇霆更是
對于張學良接任心中有不少的憂慮。
兩人都對方都沒什麼好想法,随着兩人日常中接觸變多,
最後在一次争吵中撕破臉皮
。在局外旁觀的日本人認為兩人之間的隔閡是不可錯過的時機。楊宇霆是個
堅決反日派
,曾多次阻撓日本人侵入中國的陰謀,對于日本人來說這一次正是
借刀殺人
的好時候。
總結:本就對楊宇霆不好氣的張學良,在日本的添油加醋、火上澆油之後,下定了決心要殺了楊宇霆
。在1929年1月,張學良指令警務處長以
妨害新政、阻擾統一
的莫須有罪名,槍決了楊宇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