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3年洪澤湖大旱,露出19塊怪異建築,專家勘測後大喜:是明皇陵

“悲劇的開端,往往也是榮耀的起點。”——《明朝那些事兒》

在《泗虹合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楊家墩家有個窪窩,朱初一沒事的時候就經常躺在這裡,後來有一次,朱初一又躺在這個地方,就碰上了一個道士,道士對他說:“葬于此處,後代可出天子。”

1963年洪澤湖大旱,露出19塊怪異建築,專家勘測後大喜:是明皇陵

當時朱家還啥也不是,就是一窮苦老百姓家庭,原本他們一家是居住在蔣樹聲句容縣通德鄉朱家巷,但元末紛紛擾擾,官府的人也不把老百姓當人看,朱家在朱家巷熬不下去了,朱初一就帶着全家逃到了古泗州城北13裡的孫家崗,也算是一處與世隔絕的落腳處。

聽到道士的這句話,朱初一的心裡也不敢多想,不過自己葬于何處都是要入土的,葬在此處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是以朱初一回去後就對兒子朱五四說了這事,交代道:“我死後,就把我葬在那吧。”

1963年洪澤湖大旱,露出19塊怪異建築,專家勘測後大喜:是明皇陵

又是一個十年,朱五四也早已成了家,朱初一年紀大了,一病就沒有再起來,朱五四倒沒忘記父親生前說過的那句話,便将朱初一葬在了那個窪窩,半年後,朱五四的兒子朱重八就出生了。

那時候,朱家的日子越來越不如意,1244年,一場大旱災便奪走了朱五四及其妻子、長子朱重五的性命,家人相繼離世,朱元璋尚且年幼,家裡哪有錢财安葬已逝的親人,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都沒有。

1963年洪澤湖大旱,露出19塊怪異建築,專家勘測後大喜:是明皇陵

還是地主劉繼祖于心不忍,給了朱元璋一塊墳地,朱元璋便同他還在世的二哥一塊将親人埋了,之後兄弟二人在亂世中又各奔東西,朱元璋先是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但後來又遇上饑荒,朱元璋隻好離開寺廟,流浪街頭。

而在千百年前的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起義,發出“王侯将相甯有種乎”的口号,千百年後的元末,被壓迫的百姓不堪其苦,也揭竿起義了,起義軍士兵們都頭裹紅巾,稱“紅巾軍”。

1963年洪澤湖大旱,露出19塊怪異建築,專家勘測後大喜:是明皇陵

1352年,定遠的土豪郭子興廣結天下英雄豪傑,加入了起義大軍,起義軍攻下濠州後,朱元璋兒時的夥伴給他寫了一封信,讓他一塊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朱元璋心想事已至此,到哪都是活着,便去投靠了郭子興,并且給自己改名叫“朱元璋”,意為自己要成為終結元朝的利器。

另外朱元璋還給易逝的父親朱五四改名為“朱世珍”。

1963年洪澤湖大旱,露出19塊怪異建築,專家勘測後大喜:是明皇陵

而當年的老道士,還真給講對了,朱元璋後來開辟了大明王朝,登上了皇位。一朝為帝,朱元璋的身份已是非同反響,淩駕于萬人之上,是以朱元璋也想過給祖上遷移墳墓,另葬一處風水寶地,但知識淵博、尤其懂得風水的劉伯溫瞧後,卻是認為天下再無第二塊與此相比的風水寶地。

是以朱元璋隻是在原地方重建了明祖陵、明皇陵,明祖陵是朱元璋祖輩們的陵墓,明皇陵則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據相關曆史文獻記載,明祖陵原來修建有殿庶、金門、玉橋、廚庫、井亭、宰牲所、拜齋等,還種植了柏樹萬株,神道全長250多米,兩側立望柱二對,石像19對,并有祭田149頃。

1963年洪澤湖大旱,露出19塊怪異建築,專家勘測後大喜:是明皇陵

後來朱元璋離世,葬于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他的皇孫朱允炆登基為帝,為建文帝,然而政治鬥争很快就發生了,朱允炆敗歸,下落不明,其叔父朱棣即位,為永樂帝。

而明祖陵全部建成則是在1413年,但任誰也沒有想到,80年後,黃河泛濫,奪淮入海,河道開始紊亂,明祖陵漸漸沉入水底,到清康熙十九年,明祖陵和泗州城就完全被洪水吞沒了。

1963年洪澤湖大旱,露出19塊怪異建築,專家勘測後大喜:是明皇陵

數百年後,封建王朝落幕,二戰結束,新中國成立,滄海桑田,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63年,洪澤湖大旱,水位迅速下降,湖底大量的奇怪建築重見天日,引起了當地政府以及相關專家的注意,專家們查閱相關史籍,勘測後大喜:是明皇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