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實:家裡有一個好弟媳,父母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圖文:郝素英

張平是我的弟媳,一個純樸,善良,美麗漂亮的四姑娘。

四姑娘娘家住在沛縣胡寨街上,兄妹排行中,上有一哥三姐,下有兩個弟弟,妥妥的四姑娘,苦苦的老當腰。我們老家有句方言:頭胎希罕老生子嬌,苦了老當腰。是說父母親喜歡第一個孩子。嬌貴最後一個孩子,中間的那就随他去吧。

紀實:家裡有一個好弟媳,父母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弟媳(四姑娘)和孩子們的合影

四姑娘文化沒有學到多少,學到了一身吃苦耐勞,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忍辱負重的高貴品質。這些優秀的品德,在我們家一一呈現。感謝上帝造就了她的人格典範。感謝四姑娘的父母給我們家培養了,這麼出色出衆出彩的女中楷模。

四姑娘嫁入我們家時剛剛二十歲。說來她和我家真是有緣。

四姑娘張平和我妹妹是沛縣紗廠的同僚。1980年我妹妹結婚時,紗廠的同僚到我家賀喜,一幫女孩子們好像天女下凡一樣,穿紅着紫,衣着亮麗,儀态萬方。她們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指點着,評論着,再加上自行車的鈴聲,當時的場景很是熱烈動人,和諧溫馨。

這其中就有一位身材高挑出衆,面帶笑容的大眼睛姑娘,忙着幫同僚排好自行車,招呼着大家就座。我當時仔細觀察了一下大眼睛姑娘,她的衣着是發白的藍色工作服,領口處翻出來粉色的衣領。又幹淨,又利落。

她平凡中透着典雅,典雅中不失清純。這個女孩在我腦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以至于後來我大弟要介紹女朋友時,我第一時間推薦了穿工作服的女孩。

那時候我弟弟在醫院裡上班,身高1米80,也是一表人才。用不着細細介紹,女孩就成了我家的媳婦。

四姑娘張平嫁到我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土地剛剛分給農戶,我們家在農村,當時也分了幾畝土地。平時隻有母親一人操持在家。父親早年工作在外。我們姊妹幾個也很早有了固定工作。四姑娘的到來給母親增了臂膀,添了幫手。她在紗廠八小時上班以外,全部時間精力都放在我家。

農忙時,夜裡11點下中班,母親不叫她回家,她戴上男工帽,穿上工作服,騎上大杠自行車,這一米七幾的大個子,十幾裡路轉眼到家,眯上幾個小時,天明下地幹活。母親隻在她身後指點着地邊,幫着倒水遞馍。左鄰右舍都誇她能幹,誇母親有福。

母親的福還在後邊。

四姑娘張平難道不累嗎?不知道下班後,洗去一身塵垢,躺在電扇下休息吃茶?生活不允許嗎?不是的,她不回家幫忙,我母親也不會有句怨言。這就是人的品行品德本身自有的高尚和自覺。都說母親有福,福來自貴人,來自今世遇見了命中有緣的人。

時光在幸福中渡過,日子在瑣碎中重複。生活中不光有五彩缤紛,也有數不盡的不幸和坎坷。

1988年,28歲的四姑娘張平,好像鑽進了生活的黑洞。我弟弟在醫院裡收款,他把公款借給朋友去搗賣化肥,錢打了水漂。給醫院造成了損失,判刑四年,去外地蹲了監獄。

這對于一無所知,辛苦持家的張平來說,無異于爆炸了地雷。她身邊的孩子才剛剛三歲,天塌地陷了,誰能撐起這片天啊。她悲憤,她彷徨,她的心在滴血,她的淚已流幹。好像連針吞下線,刺人腸胃系人心。可憐的四姑娘,你該何去何從?

我們全家在恨鐵不成鋼的同時,也做好最壞的打算,推開弟弟這輛破車,不攔四姑娘的人生道,還她自由身,跳出這生活的牢籠。

這一天下班後,張平踉踉跄跄回到家中,母親病在床上,懷裡還抱着三歲的孫子,四姑娘撲通一聲跪在床前,泣不成聲“娘,我想好了,咱這日子還得過下去。我等他四年。我活是郝家的人,死是郝家的鬼,您老放心吧。”

我母親聽完這話,翻身下床,一把抱住張平,“兒啊,你是俺家的救命恩人,你救了我兒,救了孫,救了老娘這苦命的人”娘倆抱頭痛哭,寫到這裡,得讓我平複一會……

這是何等偉大的心胸,高尚的人格,寫到此處,才覺得我的詞是這麼的蒼白,筆是這麼的無力。突然記起,魯迅筆下須仰視才見的是誰,是她,我家的守護神張平。

紀實:家裡有一個好弟媳,父母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弟媳和公公(我父親)的合影

這以後的日子裡,我母親和張平擡起頭,挺起了脊梁,擦去了眼淚,過得步步帶勁,日日展望,她們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期待。

說來容易,寫來輕松,可是過起日子來可就風雨不顧人,陰陽不調和。

那一年夏天,又到收麥的季節。張平下中班騎車往家趕,西北方向黑雲翻滾電閃雷鳴。刹那間,傾盆大雨中夾雜着大小冰雹,張平用包頂在頭上,推車前行。

村西平時不深的水溝,此時已被大水沖平。前走不得,後退不能,急得四姑娘蹲在溝邊大哭。我母親似有感應,記得張平上班走時說要回來,母親看看到點沒回,立刻打着傘,拄着棍,打開手電筒坷坷絆絆往村西走去。

還沒到溝邊,手電筒的光給了四姑娘力量,她站起身扶住車把,母親再一照,一束亮光罩住了張平,張平張平,母親高聲呼喊着,張平急急的應着“娘,娘你站住,别滑到溝裡。”老天爺可能也看到了這一幕,停了風,住了雨,肅靜地注視着這對母女。母親用拐棍指點着水淺處,張平依仗着燈光穩步壯膽地過了河。

親情是自帶的,與生俱生,感情是培養的,接物而生。張平和母親就這樣互憐互惜,相敬相愛,感情比過了親母女。她們都在這場生活的變故中改變着自己。一家人從沒有過高聲言語,多的是關懷關愛和了解。

時間到了1998年,我母親七十歲了,得了腦血栓,左半身失去了肌體功能。卧床十年。十年這可能是當地卧床老人的最長壽命。這漫長的十年歲月中,四姑娘張平付出了心血和代價。

雖然母親有我和妹妹兩個女兒,但各自家中也有老小,生活要照顧和料理,每個星期才能去一次,每次去看母親,張平都寬慰我們:姐,你們放心,我能伺候咱娘。這是做兒女的責任。

再說了,當初我這三個孩子,不都是咱娘幫着帶大的。是的,我們很放心,母親的被褥幹幹淨淨,身上的衣服連飯漬都沒有。便盆光亮,沒有任何異味。雖說家裡的活不重,這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瑣瑣碎碎,繁繁不休,深不見底。很是磨人。

沒有寬闊的心胸,沒有厚重的品行,沒有吃虧奉獻的精神,放在你身上試試,大抵都不行。不是有句老話嗎,百天床前無孝子。這句話在我們家要改變了。十年床前有孝婦。老祖宗的話應該加上例外了。母親走時八十歲,安詳平靜而有尊嚴。

百年人生有幾何,新娶的媳婦熬成婆。

四姑娘張平在我們家生了三個孩子。兩兒一女,兩個兒子都事業有成,女兒大學畢業做了教師。下一輩人丁興旺,孫子,外孫一小群。大孫子已上了大學。這是多麼溫馨和諧的大家庭啊。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偉大都來自母親。唯有母親的執着和付出,才能孕育出一輩一輩的英才。寫到這裡,讀者可能長出一口氣,慈祥善良的四姑娘應該是苦盡甜來,安度晚年了。我真想就此收筆,免得四姑娘張平再受二茬罪。

命運總是不随人願。生活總是難以預料。一個家庭的不幸和災難,像牆倒一樣,無可取舍,無可挽回,無可躲藏,你非得承受不可。

2019年,59歲的弟弟又進了班房。還是因為借錢。他把錢借給利息稍高的小作坊。到期不還,他又動了拳。觸犯了刑法,判坐牢兩年。

此時父親已經九十多歲了。四姑娘張平也步入六十歲的晚年。這一次弟弟蹲監,給了父親至命一擊。老人早已沒有了眼淚,他躺在床上像隻曬幹的蝦。

有着70年黨齡的老父到底想的啥?他是不是覺得自己對不起這個他視為生命的共産黨?自己的兒子和黨對着幹,他教子無方愧對了黨?他是不是又想到了現實的眼前:

一日三餐誰端碗?

一早一晚衣怎穿?

拉屎撒尿誰提褲?

出門走走誰來摻?父親三天沒下床,一口茶飯都沒沾,他是想自行了斷,絕食而亡。我可憐的老爹,他還怕給家添麻煩,怕耽誤孫子的工作,怕兒媳婦伺候公公不友善,他想的很遠很遠……。是的,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詩不是我們讨論的話題,單單這遠方,父親還有遠方嗎?

且看四姑娘張平的心胸。她先是按通知去了一趟看守所,送去錢物并安慰了丈夫,轉過頭來,坐在父親床邊,強忍痛苦不急不躁的和父親說着話:“爹,咱這家河東又轉河西了,你經曆的比我多,您給我指條路吧。我來咱家40年了,我是啥人您還不知道嗎,我能不伺候您嗎,咱能叫鄉鄰鄉親看笑話嗎。”

張平這幾句話,直白且清醒,溫柔且深情。這幾句擲地有聲的問話,點醒了父親,給父親的生命裡打了一針強心劑,父親老淚縱橫,吐出了真言。我這九十多歲的人了,早走晚走都一樣,我不能再拖累你了,我那個不孝子,已經拖累你一輩子了,我們郝家對不住你呀,我的兒啊。爺倆哭得痛徹心扉。

紀實:家裡有一個好弟媳,父母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弟媳(四姑娘)在服侍自己的公公(我父親)

四姑娘停住哭聲,擦幹眼淚說“爹,您放心,我一定把你平安交到你兒子手中。兩年不算遠,咱一天一天地熬,您現在還能走動,比母親卧床的十年好熬,有我在您一天苦也受不了,我盡心盡力的伺候您,再苦再難也要等到您兒子回來。”

有了張平的這番安慰,父親慢慢地有了生的希望。兩個月後,他拄着拐棍又入了人場。隻是進家第一句話先喊張平,隻要聽到張平的應聲,他就吃的香,睡的穩。弟弟蹲監後的第一年平安而過。這一年張平學會了理發,刮胡子,剪指甲,修腳。

你想想九十多歲的老人,拉屎撒尿拉在褲子裡,床上,那都是小事情,洗屎擦身很平常。大部分都是張平做的。趕上星期天我們才能幫上忙。父親還有個便秘的老毛病。不用開塞露拉不出來,用了開塞露,你還得帶上手套,把硬屎頭扣碎才能拉出來。

我說出來,你聽着都可能惡心。但這是真實的情景,我們家的人,人人都經曆過這個事情。張平比我們做得更多,她戲稱自己是父親家庭醫生。一提起這些事,我就心痛,心痛的是我家欠了四姑娘還不起的情。

我已無力握筆,我已泣不成聲。我的爹娘啊,你們何德何能,你們因為兒媳的孝出了名。上至千古,下至如今,敢問世間孝如張平者有幾人?曆史上有幾人?

享兒媳如此盡孝的公婆有幾人?史上有幾人?張平應該成為引領孝善風尚的社會表率,道德表率。站到最高的領獎台上。

2021年11月10号,父親又住院了,是膽管結石,已不能進食,父親央求兒媳婦:張平啊,兒啊,别再三星三點地伺候我了。你做的飯,我聞到香味想吃,可是已不能下咽。我這輩子欺了祖了,我活的年紀最大,享的福最多。我一天罪沒受,我沒有任何遺憾。讓我就這樣安心走吧。

終于父親在出院後的一星期病故。享年93歲。離我弟弟刑滿釋放還有18天。張平痛哭流涕,說是父親沒有等到兒子回來,是她一生中的遺憾。謝謝你張平,你已做到竭盡全力,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結局嗎。

是你四姑娘撐起這個家。你受的苦,吃的虧,忍的痛,擔的責我們一家永遠不會忘記。你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這個家。你做了貞潔的妻子,慈祥的母親,孝順的兒媳,唯獨沒有自己,你腳腫腿漲,背麻腰彎,終年辛勞落下一身的病。但你從沒有倒下,生活以痛吻你,你卻滿懷感恩地撲向生活。這就是你的偉大,你的卓越。

紀實:家裡有一個好弟媳,父母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弟媳(四姑娘)在服侍自己的公公

如果此文感動了你,請你贊美我的弟媳。如果此文沒有感動你,那是我的文化低,請你贊美我的弟媳,她一定當得起。

謹以此文獻給四姑娘張平,我的弟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