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中國第一位女将軍,出身凄涼悲慘,幸虧有一位偉大的革命媽媽

新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女将軍李貞,1955年,中南海,懷仁堂誕生。

新中國第一位女将軍,出身凄涼悲慘,幸虧有一位偉大的革命媽媽

李貞(1908年—1990年),少将,湖南省浏陽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參加了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戰争時期,紅二方面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抗日戰争時期任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解放戰争時期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秘書長,最高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新中國第一位女将軍,出身凄涼悲慘,幸虧有一位偉大的革命媽媽

童養媳是中國舊社會存在的一個惡瘤,而我們的女将軍李貞就是誕生在這個社會惡瘤中。1908年2月,李貞出生于湖南省浏陽縣小闆橋鄉。父親李光田給這個在早上出生的二女兒取名“旦娃子”。父親一直希望有一個兒子可以幫助自己可是天不随人願,李家一共出生了6個女兒,在舊社會如果不是家裡養不活人誰又舍得把自己的女兒送給别人當童養媳,旦娃子也沒有逃脫這個命運,不到6歲的時候,她就被送做童養媳。

從進婆家門第一天起,旦娃子就起五更睡半夜,洗衣燒飯,提水砍柴,稍有不随婆婆和比她大四歲的小丈夫的意,就是一頓打罵。有時她實在忍受不了虐待欺淩,就跑回娘家哭訴。可是家境貧寒,母親茹苦含辛,她又何嘗不想讓女兒過好日子?實在是窮得無奈啊。“再苦也要忍着,要熬下去!”母親的忍痛叮囑常常萦繞在旦娃子的腦海。滿腹苦水向誰傾訴?她隻有和近處的幾個童養媳在一起打柴打草時,說上一場,哭上一陣。哭訴完了,懂事的旦娃子照樣砍上兩擔柴,一擔給婆婆,一擔給娘家。

如此苦難的條件讓李貞萌生了逃離這個家的打算,有一天,她上山砍柴,結果碰上了大雨,回到家的李貞如同從水裡撈出來的,結果婆家因為沒有幹衣服換,就罵她,旦娃子氣急地說:“我到山上砍柴了,哪裡有工夫洗呢?”婆家人見她頂嘴,抓起東西就是一頓痛打。

感覺自己活不下去的李貞想到門前水塘求死,左鄰右舍把她追了回來,鄰居婆婆含淚勸她道:“旦娃子,女人就是女人啊,你看我六十多歲了,還要上山砍柴,還要挨罵,女人有受不盡的苦啊!”

感歎世道不公的李貞還是決定逃出去。

1926年,李貞參加了當地的革命組織婦女組織。她毅然剪掉辮子,參加了婦女協會,第一次正式使用自己的名字——李貞。1927 年 3 月,經張啟龍等同志介紹,李貞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李貞入黨之後的一個月後,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共産黨人進行血腥大屠殺。反動派叫嚣着“甯肯錯殺一千,也不漏掉一個”。白色恐怖中,區委辦公的地方已經被“剿”,李貞也受到通緝。

同志們被殺得被殺,逃跑得逃跑,還有一些叛變得,這堅定了李貞對于黨得忠誠,在山裡躲了幾天以後她偷跑回了家,母親一見李貞回來,大哭了一場,得到消息得叛徒和家族頭人跑來她家勸她投降自首,說自己是來救她得。

李貞氣得冒火:

“一年前,我做小媳婦那般苦,你們為什麼不來救我呀?今天,我是為着要活,而不是為着要死。我不願意聽你們這些話。我老實告訴你們:我的頭可以斷,血可以流,就是不向國民黨自首。”

他們被李貞罵走了,母親把她拉到一邊問:

“娃子,娘隻能生你的身,不能生你的心。假若你是共産黨,好漢做事好漢當,絕不要去自首!共産黨現在是倒黴的時候,可是石頭也有翻轉時!”

新中國第一位女将軍,出身凄涼悲慘,幸虧有一位偉大的革命媽媽

李貞得母親并沒有受過什麼高深得教育,可是她卻說出了一個這麼深明大義得話,給了李貞莫大得鼓舞,當天晚上,母親偷偷賣了糧食,請人架船将李貞送到了城裡。

風聲一過,李貞又重返家鄉并且恢複了黨組織,李貞任支部書記後,李貞的家就成了地下黨經常開會議事的地方,李貞的媽媽開了個賣油鹽、火柴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店,作為秘密聯絡站的掩護,她老人家也參加了革命工作。後來,她還将李貞的兩個妹妹送去當了紅軍。特委書記張啟龍和王首道經常出入李貞家,稱贊李貞媽媽是

“革命的媽媽”

可惜的是長征開始以後,李貞再也沒有見到母親,直到解放以後,李貞才知道母親在遭到日本兵痛打以後,去世了。

新中國第一位女将軍,出身凄涼悲慘,幸虧有一位偉大的革命媽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