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陳雲的妻子,19歲嫁給丈夫,養育5個子女,長子官至副國級

引言

自古以來,男女平等便是社會上最受關注的問題,在父系社會占據主導的情況下,女性曾經的社會地位令人堪憂。久而久之,許多國家、民族忽視男女平等,使得女性地位一度跌入谷底。而在中華民族中,曆史上不乏令人敬佩、自強不息的女英雄,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女皇武則天、巾帼英雄花木蘭等等,這一系列事迹足以證明女性在許多方面也有着過人之處。

直到革命時期,革命隊伍中也不乏女戰士的身影,在最危難的時刻她們甚至能夠忍受長征之路上的惡劣環境,也能在遭受敵人嚴刑拷打時死守秘密,她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話。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革命女性也十分優秀,年紀輕輕便參加了革命,後來嫁給了革命骨幹陳雲。

她是陳雲的妻子,19歲嫁給丈夫,養育5個子女,長子官至副國級

01

于若木,1919年出生于山東濟南市,而她出生的第二天恰好便是“五四運動”,從小便在先進的思想洗禮下長大。于若木的父母都是當地有名的知識分子,父親于明信年輕時便考入了山東最負盛名的高校,後來還到過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先進知識分子。

學成歸來後,于明信便投身于中國教育事業,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變新一代年輕學子的觀念,是以他也被後世譽為山東“四大教育家”之一。父親如此優秀,那麼身為其子女的于家後人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

她是陳雲的妻子,19歲嫁給丈夫,養育5個子女,長子官至副國級

于若木的兄弟姐妹相繼考入國内知名學府,在父親的資助下出國留學深造,學習到了國内所學習不到的先進思想。在如此濃厚的學習氛圍影響下,于若木也不甘下風,拼命地吸取一切知識,靠着自己的天賦以及辛勤付出常年占據學校的前列,是師生眼中最乖巧懂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不過由于種種原因,于若木跟着家人來到了北平生活,出色的成績使得她順利通過北平市立女一中,接觸到了較為優質的教育環境和資源。

02

1935年,“一二九”運動影響到了社會各界人士,其中呼聲最高的便是學生群體,他們紛紛放下手中的課本,參與到了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之中,就連一向乖巧懂事的于若木拒絕了家裡人的安排,投身到了革命事業。

她是陳雲的妻子,19歲嫁給丈夫,養育5個子女,長子官至副國級

16歲的于若木身單力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顯得瘦弱不堪,可她内心那團革命之火卻越燒越旺,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因那震耳欲聾的呐喊聲而變得沸騰起來。“一二九”運動之後,于若木在二哥的引薦下加入了組織,靠着自己學生的身份為地下黨員的情報工作打掩護。

次年,17歲的于若木深受上級上司的賞識,準許她加入中國共産黨的請求,進一步激發了于若木革命的信心。

1938年,于若木被調到延安的中央組織部工作,而她的第一個任務便是到陝北公學學習革命知識。恰逢此時,黨中央上司人陳雲因病被送回了延安進行療養,黨内急需一位合适的人選來照顧陳雲的日常生活,并擔起秘書的相關工作。聰明伶俐的于若木參加了選拔,最終在一衆候選人中脫穎而出,使得她能夠進一步接觸到這位日後影響她人生的革命領袖。

她是陳雲的妻子,19歲嫁給丈夫,養育5個子女,長子官至副國級

03

在于若木的悉心呵護下,陳雲的傷勢很快便痊愈起來,他對這位年輕貌美的女學生也産生了一絲好感。平日裡,一向省吃儉用的陳雲會買一些新奇的玩意兒送給于若木,雖然這些東西對于出身名門的于若木來說再普通不過,但她還是漸漸愛上了心思細膩的陳雲。最終兩人跨過了感情這道坎,順利地結為了夫妻,當時于若木19歲,陳雲33歲!

雖然婚禮十分儉樸,于若木的家人也因戰事原因無法親臨現場,但這樣的生活足以讓于若木感覺到幸福和快樂。

因工作原因,二人生兒育女後不久便被迫分離,于若木獨自一人将兒女們拉扯長大。建國後,于若木被調入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工作,晚年時還被聘為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名譽主席,在營養學方面頗有研究。

她是陳雲的妻子,19歲嫁給丈夫,養育5個子女,長子官至副國級

結語

工作之餘于若木也沒有落下對子女的教育,兩兒三女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績。長子陳元是清華大學高材生,後來成為了副國級上司人,小兒子陳方緻力于金融領域,擔任過公司董事長的職位。大女兒陳偉力曾擔任過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總經理,二女兒陳偉華早期在國家人事部工作,之後聽從父親的安排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三女兒陳偉蘭靠着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

繼續閱讀